2007年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
2007年是水泥工業(ye) 結構調整曆程劃時代的一年,水泥生產(chan) 工藝新型幹法比重超過其他工藝比重,水泥生產(chan) 企業(ye) 趨向專(zhuan) 業(ye) 化、大型化。
新型幹法工藝比重超過50%今年前8個(ge) 月,全國水泥熟料產(chan) 量6.01億(yi)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6%,其中預分解窯熟料3.11億(yi) 噸,增長18.9%;其他熟料2.9億(yi) 噸,下降0.6%。新型幹法工藝比例51.70%,比去年全年水平上升5.7個(ge) 百分點,在曆史上首次超過其他工藝比例。
水泥生產(chan) 新型幹法工藝比例的提高是由於(yu) 預分解窯熟料產(chan) 量大幅度增長和其他熟料產(chan) 量增長停滯兩(liang) 方麵作用的結果。一年來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生產(chan) 企業(ye) 新增31家(包括重組),新增企業(ye) 今年累計生產(chan) 預分解窯熟料產(chan) 量1714萬(wan) 噸。今年前8個(ge) 月全國預分解窯熟料產(chan) 量淨增4940萬(wan) 噸,廣東(dong) 、河南、廣西、吉林、陝西、內(nei) 蒙、四川、福建8省區新型幹法熟料產(chan) 量增速超過30%,其中河南、陝西、內(nei) 蒙、福建增速超過40%,四川增速達到55%。
截至8月末,其他熟料生產(chan) 線停產(chan) 企業(ye) 533家,這533家企業(ye) 去年全年熟料產(chan) 量5585萬(wan) 噸,這意味著去年全年4.71億(yi) 噸其他水泥熟料產(chan) 量中有5500多萬(wan) 噸將被淘汰。
煤炭價(jia) 格持續上漲是新型幹法工藝加速發展和落後生產(chan) 能力退出的直接原因,立窯及其他熟料停產(chan) 較多的都是煤炭價(jia) 格高居不下的省份。浙江水泥企業(ye) 原煤購進價(jia) 格在全國最高,今年2月份以來平均每噸都在570元以上,浙江今年其他熟料生產(chan) 線停產(chan) 企業(ye) 57家,停產(chan) 企業(ye) 去年全年水泥熟料產(chan) 量1426萬(wan) 噸;2004年以來江蘇水泥企業(ye) 原煤購進價(jia) 格就一直在平均每噸550元附近波動,今年江蘇其他熟料停產(chan) 企業(ye) 70家,減少水泥熟料年產(chan) 量973萬(wan) 噸;今年5月份山東(dong) 全省水泥企業(ye) 原煤購進價(jia) 格平均每噸突破500元,其他熟料停產(chan) 企業(ye) 35家,減少水泥熟料年產(chan) 量625萬(wan) 噸;3年中廣東(dong) 水泥企業(ye) 原煤購進價(jia) 格平均每噸上漲了200元,今年以來平均每噸在480元左右,廣東(dong) 今年其他熟料停產(chan) 企業(ye) 53家,減少水泥熟料年產(chan) 量503萬(wan) 噸;今年6月份河南水泥企業(ye) 原煤購進價(jia) 格平均每噸突破400元,水泥出廠價(jia) 格今年持續下降,河南今年其他熟料停產(chan) 企業(ye) 53家,減少水泥熟料年產(chan) 量471萬(wan) 噸。
2007年8月末部分省區其他水泥熟料生產(chan) 企業(ye) 停產(chan) 情況產(chan) 量單位:萬(wan) 噸截至8月末,其他熟料生產(chan) 企業(ye) 新增或重組98家,新增其他熟料產(chan) 量1064萬(wan) 噸,存續企業(ye) 其他熟料產(chan) 量增長8.5%。其他熟料新增產(chan) 量和存續企業(ye) 產(chan) 量增長都低於(yu) 新型幹法熟料的增長。
在水泥熟料生產(chan) 中,除上海、北京、安徽、天津新型幹法比例早已超過80%外,浙江、江蘇由於(yu) 落後水泥生產(chan) 能力的大規模退出,其他熟料產(chan) 量大幅度下降,新型幹法比例大幅度上升,浙江新型幹法比例今年達到96%,江蘇達到72%。廣東(dong) 、陝西、廣西、吉林、湖北預分解窯熟料產(chan) 量大幅度增長,其他熟料產(chan) 量下降或停滯,新型幹法比重也大幅度提升。
由於(yu) 各地區水泥市場情況的差異,河南、四川、內(nei) 蒙古、福建、江西、湖南、黑龍江等省預分解窯熟料產(chan) 量雖然增長很快,但其他熟料產(chan) 量也保持著較高的增長率,影響新型幹法比例的提升。水泥生產(chan) 大省山東(dong) 和河北新型幹法比例的提升相對緩慢。
從(cong) 目前新型幹法與(yu) 立窯水泥工藝能耗對比情況來看,新型幹法水泥工藝噸水泥熟料實物煤耗比立窯水泥工藝低39千克;噸水泥熟料電耗低11千瓦時;噸水泥熟料綜合能耗低21千克標準煤。如果今年全國水泥熟料生產(chan) 中新型幹法比例提高5個(ge) 百分點,全國水泥熟料生產(chan) 將減少煤炭消耗180萬(wan) 噸,減少電力消耗5億(yi) 千瓦時,能耗總量減少100萬(wan) 噸標準煤。因煤炭和電力消耗的減少,全國水泥熟料生產(chan) 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40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萬(wan) 噸。
水泥生產(chan) 向專(zhuan) 業(ye) 化方向發展由於(yu) 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的替代,立窯等其他工藝生產(chan) 水泥熟料產(chan) 量的減少並沒有影響水泥產(chan) 量的增長。今年前8個(ge) 月全國水泥產(chan) 量8.46億(yi)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2.6%。
在其他熟料生產(chan) 線停產(chan) 的533家企業(ye) 中,有210家轉作粉磨站,1~8月份生產(chan) 水泥3234萬(wan) 噸。浙江停產(chan) 的57家企業(ye) 中44家轉為(wei) 粉磨站,1~8月份生產(chan) 水泥885萬(wan) 噸。江蘇停產(chan) 的70家企業(ye) 中55家轉為(wei) 粉磨站,1~8月份生產(chan) 水泥813萬(wan) 噸。
近年來水泥熟料作為(wei) 商品廣泛進入市場,水泥生產(chan) 向專(zhuan) 業(ye) 化方向發展。截至8月末,全國已有水泥粉磨站1380家,比去年年末增加250家,粉磨站水泥產(chan) 量2.08億(yi) 噸,占全國水泥總量1/4.在3600多家有熟料生產(chan) 的企業(ye) 中,純熟料廠108家,1~8月份水泥熟料產(chan) 量4980萬(wan) 噸,占水泥熟料總量8%。水泥廠大量出售熟料,水泥生產(chan) 的兩(liang) 個(ge) 階段——熟料燒成和水泥粉磨分離,使水泥工業(ye) 地區分布發生深刻變化。在無資源、有水泥市場需求的城市興(xing) 建粉磨站,使水泥生產(chan) 貼近市場;在資源豐(feng) 富、交通便利的地區形成熟料生產(chan) 基地。
上海、天津、海南水泥熟料生產(chan) 萎縮,日益成為(wei) 水泥熟料和水泥輸入地;隨著立窯生產(chan) 線的淘汰,浙江金華,江蘇鹽城,河北唐山,山東(dong) 的濟南、濰坊、臨(lin) 沂,廣東(dong) 江門,廣西柳州等地正逐步演變為(wei) 水泥熟料輸入地區;江蘇的蘇南地區,浙江的寧波、溫州、嘉興(xing) ,福建的福州、廈門、莆田、漳州,安徽的合肥、蚌埠、馬鞍山、黃山,江西南昌,湖北的武漢、鄂州,河北廊坊,內(nei) 蒙古的包頭、通遼、呼倫(lun) 貝爾,遼寧的沈陽、鐵嶺已逐步成為(wei) 水泥粉磨生產(chan) 地。
安徽是我國最大的水泥熟料輸出省份。2006年安徽水泥產(chan) 量隻占全國總量3.7%,列第十位,而水泥熟料產(chan) 量占全國總量的7.29%,列第5位,全省水泥熟料與(yu) 水泥產(chan) 量比例為(wei) 139%。皖南地區的蕪湖、銅陵、安慶、宣城、池州依托資源優(you) 勢和長江黃金水道之便利,2006年水泥熟料產(chan) 量4721萬(wan) 噸,其中輸出境外和省外3500多萬(wan) 噸。今年1~8月份,皖南地區水泥熟料產(chan) 量3737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0%,約有近3000萬(wan) 噸輸往境外和省外地區。
在縣級行政單位中,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chan) 基地非廣東(dong) 清遠的英德市莫屬。2006年英德水泥熟料產(chan) 量1700萬(wan) 噸,其中外銷熟料約1100多萬(wan) 噸。今年1~8月份,英德水泥熟料產(chan) 量1240萬(wan)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5%,約有750萬(wan) 噸輸往外地。
除以上兩(liang) 個(ge) 水泥熟料生產(chan) 基地外,浙江湖州的長興(xing) ,東(dong) 北的長春、吉林市和遼源,內(nei) 蒙古的烏(wu) 海,河南的平頂山,廣東(dong) 的肇慶和雲(yun) 浮,廣西貴港的平南縣都已成為(wei) 水泥熟料輸出地。今年1~8月份,全國水泥熟料輸出地熟料產(chan) 量都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速度增長,水泥生產(chan) 過程中的熟料燒成和水泥粉磨分離趨勢進一步顯現。
水泥生產(chan) 的專(zhuan) 業(ye) 化趨勢,熟料燒成和水泥粉磨分離,水泥粉磨和大型熟料生產(chan) 基地的興(xing) 起,有利於(yu) 提高全社會(hui) 資源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有利於(yu) 提高水泥工業(ye) 的環保水平。
水泥生產(chan) 向大型企業(ye) (集團)集中無論是新型幹法比例的提升還是大型水泥熟料生產(chan) 基地的興(xing) 起,其背後都有大型水泥企業(ye) (集團)活躍的身影。是大型水泥企業(ye) (集團)促進了水泥工業(ye) 的結構調整和地區布局的改變,大型水泥企業(ye) (集團)在水泥工業(ye) 中影響力也在結構調整中擴大。
截至8月末,年生產(chan) 規模在300萬(wan) 噸以上企業(ye) (集團)已有64家,1~8月份水泥熟料產(chan) 量2.32億(yi) 噸,占全國總量的38.63%,熟料增長率18.1%,比全國平均增長率高9.4個(ge) 百分點;預分解熟料產(chan) 量2.15億(yi) 噸,占全國總量的69.22%,預分解熟料增長率20.2%,比全國平均增長率高1.3個(ge) 百分點;水泥產(chan) 量2.51億(yi) 噸,占全國總量的41.8%,水泥增長率17.1%,比全國平均增長率高4.5個(ge) 百分點。
今年以來大型水泥企業(ye) (集團)的兼並重組和生產(chan) 擴張仍十分活躍,年生產(chan) 規模在300萬(wan) 噸以上企業(ye) (集團)的產(chan) 量增長速度高居各類型企業(ye) 之首。
(來源:中國水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