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水泥業將從產能過剩發展到環保新產業

發布日期:2013-05-29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核心提示:如今,日本大多數水泥企業,實現了控製產能、轉向環保這兩個方麵的轉變。雖然產能過剩的問題並未根治,但情況已好轉。而且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部分多餘的產能,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派上了用場。處理生產生活方麵的垃圾,也讓水泥廠有了新的功能,為維持水泥廠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山多,石灰岩也多,有石灰岩就能燒製水泥,所以水泥業在日本特別發達。因為完全依靠國內原料從事生產,也使日本水泥業競爭特別激烈。
 
  不過,今天的日本水泥業已經走出了過度競爭、產能過剩的階段,並且在環保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市場淘汰誕生三巨頭
 
  “1990年,日本的水泥產量為8628萬噸,那是日本最高的水泥產量,以後一直在下滑。估計今後能維持在4000萬噸以上。”三菱綜合材料公司橫瀨水泥廠廠長橋本光一說。
 
  治理產能過剩,日本慣常的做法是,在必須淘汰一些產業時,政府會出台某種政策,讓需要淘汰的工廠,盡快將勞動力、投資方向轉向新產業。為此,國家也會給企業一些稅收上的優惠政策,甚至給一些企業以補助。
 
  然而,水泥業卻沒有享受這樣的政策,市場自然淘汰起到關鍵性作用。
 
  在市場開始萎縮的時候,企業不得不關閉一部分工廠,堅持到最後的企業成為大頭,獲得壟斷的機會。
 
  “水泥方麵的三大企業,一直維持著各自的市場占有率,這些年未出現太大的變化。”橋本說。
 
  日本建築商不太會變更水泥供貨商。各家水泥廠的技術水平大致相當,不存在明顯的質量好壞之分。在能維持自己市場占有率的前提下,企業便選擇放棄一部分過剩的產能。
 
  燃燒垃圾生產水泥
 
  水泥廠離用戶越近,運輸費用就越低,成本也就能夠減少一些。三菱綜合材料公司橫瀨水泥廠,建在東京郊外的秩父山中。隨著東京不斷擴張,水泥廠周邊已經聚集了橫瀨鎮近萬的居民,數公裏外便是秩父市,那裏更是6.5萬人生活的地方。工廠等於建在了居民區中。
 
  日本政府要求水泥廠必須在2010年以前完成每燒製1噸水泥,使用400公斤產業垃圾的任務。廢塑料、廢油、使用過的汽車輪胎,有較好的可燃性,1450℃高溫,能讓這些垃圾基本上燃燒幹淨。留存的一些殘渣,如輪胎中的鋼絲等,是水泥生產中本來就需要添加的原料。這樣使用垃圾,一方麵減少了水泥生產中需要的煤炭等能源,同時處理了生產生活中的垃圾,讓水泥廠有了新的功能。
 
  在橫瀨工廠內,從一些燃燒器噴出的已經不是重油,而是廢塑料片。廢輪胎、汙水處理廠送來的汙泥等也在燒製水泥過程中被添加了進去。
 
  “為了防止噪音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我們在噪音較大的機器邊設置了專門的隔音壁。汙水處理工廠送來的汙泥味道很重,我們建造了專門堆放汙泥的密封倉庫,選用負壓的方式,不讓內部臭氣散發出來。”橫瀨水泥廠副廠長日野隆一介紹說。
 
  如今,日本大多數水泥企業,實現了控製產能、轉向環保這兩個方麵的轉變。雖然產能過剩的問題並未根治,但情況已好轉。而且在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部分多餘的產能,在災後重建的過程中派上了用場。處理生產生活方麵的垃圾,也讓水泥廠有了新的功能,為維持水泥廠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