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德:“三大利器”破解水泥行業“十對矛盾”

來源:中國建材報 發布日期:2014-03-22
 

核心提示:如何看待2013年的水泥工業(ye) 情況?如何把握2014年行業(ye) 的發展脈絡?當前麵臨(lin) 的困惑與(yu) 症結有哪些?怎樣破解行業(ye) 發展中的矛盾?日前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hui) 會(hui) 長、中國水泥協會(hui) 會(hui) 長喬(qiao) 龍德就此接受媒體(ti) 采訪。

如何看待2013年的水泥工業(ye) 情況?如何把握2014年行業(ye) 的發展脈絡?當前麵臨(lin) 的困惑與(yu) 症結有哪些?怎樣破解行業(ye) 發展中的矛盾?日前中國建築材料聯合會(hui) 會(hui) 長、中國水泥協會(hui) 會(hui) 長喬(qiao) 龍德就此接受媒體(ti) 采訪,依舊是開門見山,直入主題,依舊是思維縝密,脈絡有序。喬(qiao) 龍德對建材行業(ye) 如數家珍,娓娓道來,語言中充滿了智慧的力量,也充滿了堅定的信心。

2013:合力爆發的臨(lin) 界點

2013年,在全國經濟增長整體(ti) 下滑的形勢下,水泥行業(ye) 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發展態勢,產(chan) 量達24.14億(yi) 噸,同比增長9.6%,利潤766億(yi) 元,創僅(jin) 次於(yu) 2011年的曆史第二好水平。喬(qiao) 龍德把去年水泥行業(ye) 發展歸結為(wei) 四大進步。第一,從(cong) 長遠角度來講,第二代新型幹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已確定了8項創新方案,提出了2016年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研發目標,並已落實具體(ti) 分工,這項工作是行業(ye) 的一件大事,已經定論、定調、定案,開始進入實施階段。第二,節能減排工作成為(wei) 曆年來力度最大、亮點最多、認識程度最深的一年,政府對此高度重視,國家出台了《水泥工業(ye) 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協會(hui) 正在製定實施的行業(ye) 政策、技術、組織形式等方麵的節能減排實施方案,企業(ye) 在思想認識、行動準備、達標措施方麵有了明顯提升,這一切為(wei) 今後的行業(ye) 節能減排工作的具體(ti) 實施奠定了良好基礎。第三,行業(ye) 的自律和協調工作提升到一個(ge) 新的水平。由中國水泥協會(hui) 製定、會(hui) 員代表大會(hui) 通過的《中國水泥行業(ye) 自律與(yu) 協調公約》,把行業(ye) 自律與(yu) 協調上升到製度的層麵,是一個(ge) 極大的進步。廣大水泥企業(ye) 在自律與(yu) 協調方麵的理智增強,使這項工作的有效性與(yu) 曆年相比得到充分提升。第四,在遏製新增產(chan) 能、市場秩序好轉、優(you) 化存量控製成本多軌齊下、多項作用形成合力之後,行業(ye) 經濟效益從(cong) 去年年初低穀到中期彈起再到年底回升,逐步走向正常的市場運行軌跡。

在剖析經濟效益提升的原因時喬(qiao) 龍德指出,一是源於(yu) 市場的拉動,全年水泥用量增長2億(yi) 噸,說明市場的剛性需求拉動還是存在的;二是在成本構成上;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幅度有限,煤炭價(jia) 格大幅下降使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降低;三是新增產(chan) 能得以控製,同比上年新增產(chan) 能減少了100多條生產(chan) 線,這是一個(ge) 相當重要的因素;四是水泥企業(ye) 通過強化管理、能效對標、降低成本、優(you) 化存量,效益有了明顯增長;五是各級行業(ye) 協會(hui) 在行業(ye) 自律與(yu) 協調方麵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喬(qiao) 龍德強調,我國現階段還處於(yu) 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過渡時期,市場機製尚未健全與(yu) 完善,法律製度與(yu) 市場需求還有很大的距離。因此,協會(hui) 工作的重要性就顯得格外突出。我們(men) 尤其要注意分清市場競爭(zheng) 和無序競爭(zheng) 的區別,分清反壟斷和自律協調界限的區別,分清成熟的市場經濟和進入市場經濟後尚未成熟的市場經濟的區別,市場經濟的目標一定要清楚,現實實際更不能忽視。競爭(zheng) 與(yu) 協調都是手段,提升進步與(yu) 盈利才是目的。市場競爭(zheng) 也要在供需、價(jia) 格、競爭(zheng) 三大規律方麵有較完善的資源配套係統,要有法律法規政策和健全的規則支撐才能站立,而不是名義(yi) 上打著市場競爭(zheng) 的旗幟,實際上以單純的價(jia) 格大戰引發的無序競爭(zheng) 叫市場競爭(zheng) 。競爭(zheng) 的真正目的是要通過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實現優(you) 勝劣汰,實現行業(ye) 結構調整,檢驗競爭(zheng) 的標誌應是以行業(ye) 整體(ti) 進步作為(wei) 衡量的標尺。中國水泥協會(hui) 組織行業(ye) 認真學習(xi) 《反壟斷法》的同時,對協調工作也應賦予新的內(nei) 容,在行業(ye) 能效對標、製度管理、節能減排、技術進步、兼並重組等方麵都可以開展工作。

2013年年初,國家有關(guan) 部門對行業(ye) 反壟斷調查正在進行,因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引發的經濟效益滑坡使行業(ye) 籠罩著悲觀情緒;到年度中期,在煤炭價(jia) 格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整個(ge) 行業(ye) 實現利潤僅(jin) 為(wei) 2.33億(yi) 元,1/3的企業(ye) 處於(yu) 虧(kui) 損狀態。當時,喬(qiao) 龍德果敢地提出了目前水泥行業(ye) 主要任務就是遏製新增產(chan) 能和提高經濟效益。他不斷向政府直麵呼籲,深入企業(ye) 調查研究,製定協會(hui) 應對工作方案,組織媒體(ti) 跟進宣傳(chuan) 。回顧當時的情景,喬(qiao) 龍德說:“即使在那樣的困難時刻,我對水泥行業(ye) 依然保持著堅定樂(le) 觀的態度。”之後,國家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政策的出台,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中國水泥協會(hui) 以及各地水泥(建材)協會(hui) 做了大量細致的組織協調工作,企業(ye) 在優(you) 化存量、加強管理的同時,行業(ye) 自律的理性也大大增強,幾種力量終於(yu) 在下半年這個(ge) 臨(lin) 界點形成了巨大的合力並持續爆發。這才是到年終水泥行業(ye) 回歸到正常運行軌道並取得良好經濟效益、一舉(ju) 扭轉長期頹勢的關(guan) 鍵所在。看似一切來得突然,實則盡在情理之中。

當行業(ye) 樂(le) 觀情緒普遍抬頭,甚至一些企業(ye) 高層已認為(wei) 2014年企業(ye) 利潤將創曆史新高的背景下,喬(qiao) 龍德卻陷入了更深層次的思索。

十對矛盾:由水泥在建材行業(ye) 中的作用與(yu) 影響力而引發的思考

喬(qiao) 龍德身兼中國建材聯合會(hui) 會(hui) 長與(yu) 中國水泥協會(hui) 會(hui) 長雙重職務。長期工作經驗的積累與(yu) 善於(yu) 思考問題的習(xi) 慣,使得他能及時而敏銳地發現製約行業(ye) 發展的症結所在。

喬(qiao) 龍德通過一係列數據的對比分析發現,在建材行業(ye) 中,水泥工業(ye) 無論是從(cong) 整體(ti) 比重,還是技術裝備水平的角度看都是處於(yu) 前列。水泥主營業(ye) 務收入占整個(ge) 建材工業(ye) 的22.35%,利潤總額占建材工業(ye) 的24%。然而,能耗卻占建材工業(ye) 的73%,各種汙染物的排放量亦居建材工業(ye) 之首,粉塵排放量約占75%,二氧化硫排放量約占55%。作為(wei) 行業(ye) 的龍頭,其發展水平、經濟運行、節能減排和經濟效益都直接影響到整個(ge) 建材產(chan) 業(ye) 的發展。他認為(wei) ,不管誰來當會(hui) 長,牽牛要牽牛鼻子,抓建材行業(ye) 的進步和發展,第一個(ge) 就是要抓水泥的進步與(yu) 發展。

水泥工業(ye) 是一個(ge) 傳(chuan) 統行業(ye) ,在它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尖銳的矛盾與(yu) 問題。有些是客觀形成的,有些是在特定曆史階段產(chan) 生的,有些是由於(yu) 政策不配套所造成的。喬(qiao) 龍德通過縝密思考,總結了當前製約水泥行業(ye) 發展的十對矛盾。

一、創新提升式發展與(yu)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的矛盾。建材行業(ye) 的發展戰略是要超越引領世界先進水平。一個(ge) 行業(ye) 的發展進步離開了新的生產(chan) 線的建設就無立足起點,新的技術肯定是要在新的生產(chan) 線中形成的。所以這個(ge) 行業(ye) 要超越和引領世界先進水平就必須要有新的發展作支撐,但目前現有水平的重複建設達不到創新提升的目的,所以更要控製產(chan) 能的過剩,這樣就形成了矛盾。

二、研發瞄準世界領先的創新技術與(yu) 研發係統的單位技術分割且研發技術儲(chu) 備不足的矛盾。技術創新必須要瞄準世界領先水平。但是我們(men) 的研發單位和機構,包括技術的掌握都是分割的,研發的技術力量不足且無法形成合力,所以這又形成了矛盾。資源分割、機構分割、技術支撐點分割與(yu) 行業(ye) 科技形成合力的發展方向不匹配。

三、行業(ye) 走高標號減量化的發展道路與(yu) 應用標準製定是分割的,提高水泥生產(chan) 質量,發展高標號水泥或者特種水泥走減量化的道路應該是對的。但是現有的應用標準不改革及行政管理體(ti) 製的分割,在短期內(nei) ,難以改變現在的發展格局。實際上就是行業(ye) 發展與(yu) 國家管理體(ti) 製之間的矛盾,要解決(jue) 這個(ge) 長遠的根本的問題步履維艱。現階段,現有水平的重複建設亟待遏製。從(cong) 長遠看,應用標準問題解決(jue) 得越早,對化解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越有利。減量化是個(ge) 目標,但是減量化的真正路徑還沒有出現。

四、優(you) 化產(chan) 能的目標與(yu) 目前的路徑狹窄、潛能挖掘程度有限之間的矛盾。由於(yu) 實現優(you) 化產(chan) 能、優(you) 化存量的路徑狹窄,挖掘潛力有限,所以企業(ye) 在優(you) 化存量的工作中,無論從(cong) 精力上、時間上還是從(cong) 投入的財力和物力方麵都不太夠,盡管優(you) 化存量我們(men) 也喊了好多年,但是步子很慢。如果能把現有的32.9億(yi) 噸產(chan) 能進行優(you) 化,其效益是無量的。優(you) 化存量還缺乏係統的設計,缺乏路徑,實施非常艱難。

五、節能減排任務艱巨與(yu) 缺乏根治技術和有效政策支持進程緩慢的矛盾。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節能減排,無論是環境治理需要還是達標需要,可能要關(guan) 停的企業(ye) 很多,政府將越來越加強約束性、引導性、限製性地推行節能減排方略,對水泥企業(ye) 實施更大的動作。目前北京、河北等地已經開始行動,會(hui) 砍掉一大批難以達標且規模較小的水泥企業(ye) 。現在既要推進節能減排但又缺乏根治的技術和有效的政策支撐。氮氧化物排放目前通過技術工藝的進步解決(jue) 的減少排放不占主體(ti) ,而脫硝雖然是個(ge) 好辦法,但還不是最理想的辦法。關(guan) 鍵是要治本,但現階段不推廣達標更沒有辦法。沒有治本技術的突破,造成了與(yu) 節能減排的約束性、緊迫性之間的矛盾。

六、有序市場的經濟運行需要規則但尚未形成與(yu) 建立規範,造成需要與(yu) 無序競爭(zheng) 的矛盾。現存的問題是優(you) 質不能優(you) 價(jia) ,競爭(zheng) 缺少規則,容易形成無序競爭(zheng) 。市場競爭(zheng) 應是多方麵的,包括產(chan) 品質量、實物消耗量、排放量、成本等,僅(jin) 落實到價(jia) 格上,就不是公平競爭(zheng) ,在成本構成中,因區域、生產(chan) 條件不同,有很多不可比因素。

七、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增加產(chan) 能集中度,推進兼並重組與(yu) 地方政策、利益導向衝(chong) 突的矛盾。目前企業(ye) 數量仍有3500家,既不利於(yu) 資源能源效率利用,也不利於(yu) 提升管理與(yu) 效益。近幾年來,兼並重組僅(jin) 在大企業(ye) 中推行,總體(ti) 進展緩慢。既要提高資源利用率又要增加集中度,但在政策、觀念、利益導向方麵卻有很大阻力。

八、行業(ye) 自律、協調與(yu) 一些企業(ye) 尚缺理智,以利用價(jia) 格下跌占據市場份額之間的矛盾。盡管去年行業(ye) 利潤有了提高,但虧(kui) 損企業(ye) 仍占23%,有的是自身缺乏競爭(zheng) 力,有的是為(wei) 了占市場不惜血本拚市場份額。行業(ye) 理智雖有所提升,但對自律、協調仍有不同聲音存在。

九、 優(you) 化結構、產(chan) 業(ye) 升級與(yu) 地方利益保護主義(yi) 的矛盾。由於(yu) 地方利益的驅動,現還有1億(yi) 多噸該完成淘汰任務的立窯產(chan) 能尚未淘汰,影響了整體(ti) 產(chan) 業(ye) 升級的進程。

十、堅持中國企業(ye) 走出國門與(yu) 配套政策不健全、企業(ye) 自身能力受限的矛盾。現存狀況是:國外有需求,但缺乏政策支撐,很多企業(ye) 自身也缺乏“闖天下”的能力。

這十對矛盾,高度涵蓋了當前水泥行業(ye) 發展道路上所存在的問題。喬(qiao) 龍德說,矛盾的形成過程是複雜的,破解矛盾的手段也不可能是單一的,更不可能單純依靠主觀意誌和協會(hui) 單方麵去解決(jue) ,而是需要係統、需要時間、需要努力。

三大利器:

破解矛盾的關(guan) 鍵及有效手段

喬(qiao) 龍德認為(wei) ,要破解這十對矛盾,關(guan) 鍵要抓好以下三點:首先,在新一代技術裝備沒有成形之前,必須嚴(yan) 格控製現有的同類水平的重複建設。新增產(chan) 能如果無法控製,所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重點表現在抑製了未來技術創新的提高空間,造成了資源與(yu) 財力的浪費,給市場增加混亂(luan) ,擾亂(luan) 行業(ye) 戰略的發展;同時,使現有的存量產(chan) 能得不到有效發揮,造成極大的浪費和損失。

其次,要以最大的努力加快技術裝備創新提升,要將第二代新型幹法水泥的技術創新進步瞄準世界頂端的、領先的水平實施攻關(guan) 。加快第二代新型幹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的步伐,同時還要在國際上提升影響力,掌握話語權;還要在國內(nei) 引導現有的水泥企業(ye) 加快技術創新與(yu) 改造。“二代”的研發意義(yi) 在於(yu) :下一步的發展要以二代技術為(wei) 標準,從(cong) 而全麵實現水泥工業(ye) 轉型升級;要給全行業(ye) 帶來啟示,技術創新與(yu) 提升是無止境的。

再次,要下大力氣將節能減排視為(wei) 行業(ye) 生存與(yu) 發展的頭等大事。新的能耗標準必須達標,並努力同國際接軌;強製執行國家、行業(ye) 、協會(hui) 排放標準的達標,並要對能耗和各種汙染物的排放進行達標評估、檢查,排放控製要一年上一個(ge) 台階。節能減排搞好了,水泥行業(ye) 才能在社會(hui) 上有立足之處。

喬(qiao) 龍德進一步指出,控製新增產(chan) 能,加快創新提升,搞好節能減排是破解行業(ye) 矛盾的三大利器和有力措施,這三項措施做到位了,其他的矛盾有的會(hui) 迎刃而解,有的會(hui) 消失、淡化,最終必將為(wei) 行業(ye) 的轉型升級、為(wei) 行業(ye) 的健康發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四三二三”:

中國水泥協會(hui) 今年的主要工作

作為(wei) 中國水泥協會(hui) 的掌門人,喬(qiao) 龍德繼2013年在建材行業(ye) 推行“兩(liang) 個(ge) 遏製、三個(ge) 加快”,在協會(hui) 內(nei) 部進行“三定”、提升管理整合之後,又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重點部署。包括:掌控四條主線,摸清三個(ge) 家底,提高兩(liang) 個(ge) 能力,加強三個(ge) 合作。簡稱:“四三二三”。

喬(qiao) 龍德告訴記者:掌控四條主線,就是要把工作重心放到四條主線上來。

第一條主線:堅決(jue) 控製新增產(chan) 能,化解產(chan) 能過剩,促進、結構調整的主線。

從(cong) 市場需求和現有的32.9億(yi) 噸產(chan) 能來說,國家發改委等政府部門已經部署,無論是新增項目,還是以前以各種名目批的或以弄虛作假冒名頂替已建的不合理的項目都要進行清理,而且要求清理幹淨;對違規頂風上馬的,不但要停建,還要追究決(jue) 策人的責任。國家將下放水泥投資項目的審批權,這次下放的概念不是權力下放,而是機製調整、製度的改革,是對審批製度的改革,所以下放的概念不是放權,而是要改革這一存在弊端的審批製度。解決(jue) 並不是這種審批製度的延續,而是一種約束與(yu) 責任的建立與(yu) 落實。行業(ye) 協會(hui) 要積極參與(yu) 到製定政策的過程中,力求實現機製的轉變而非權力的轉變。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41號文件精神,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六個(ge) 一批”當中最關(guan) 鍵的是遏製一批。不遏製,其他幾項就無從(cong) 談起,正所謂“前門堵不住,後門關(guan) 不上”。對繼續違規者要發動企業(ye) 舉(ju) 報,媒體(ti) 要調查曝光。對經過實踐檢驗的一些有效措施應繼續推進實施,緊抓不放。要全方位梳理優(you) 化存量,包括產(chan) 品結構調整,產(chan) 業(ye) 鏈延伸,技術改造,生產(chan) 組織方式的重塑再造等。不同企業(ye) 有不同的優(you) 化重點,要抓若幹個(ge) 正麵典型,開現場會(hui) ,樹立先進樣板進行企業(ye) 對標。

第二條主線: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加快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帶動行業(ye) 技術水平的全麵提升。

第二代新型幹法水泥技術既有實實在在的技術裝備的先進性,又有實實在在的經濟指標和節能減排指標的先進性,還有一個(ge) 體(ti) 現理念的先進性。技術創新無止境,所以必須創新提升,從(cong) 而帶動現有存量的技術進步。今年是“二代”研發的關(guan) 鍵時期,一是頂端技術的定位與(yu) 攻關(guan) ,其中,攻關(guan) 的內(nei) 容、責任與(yu) 落實是關(guan) 鍵;二是用創新思維抓“二代”,這是個(ge) 重要前提,因為(wei) 技術進步是動態的,我們(men) 不能完全滿足已定攻關(guan) 技術,還要在創新中攻關(guan) ,否則“二代”領先難得保證。要抓關(guan) 鍵的技術製高點,同時加快現有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帶動行業(ye) 全麵升級。

第三條主線:著力推進節能減排,以提升標準、創新政策,全麵實施能耗新標準,著力推進以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為(wei) 主要目標的水泥行業(ye) 的生態文明建設。

資源消耗高、環境壓力大,突出表明我國高投入、高排放、難循環、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長方式還沒有根本改變。要增強企業(ye) 的緊迫感。要係統研究財稅、價(jia) 格、信貸、擔保、市場準入等方麵的配套政策措施,如垃圾焚燒、處理危廢等方麵的政策,充分發揮經濟手段扶優(you) 限劣的作用。要管理和技術相結合,創建節能減排產(chan) 業(ye) 鏈。要製定政策,抓試點。設立節能減排分會(hui) 和達標評估、檢測機構,執行者要把柔性管理變為(wei) 剛性管理,全方位強化技術、裝備、政策、組織等各個(ge) 環節。要創新標準,空氣汙染排放標準要細化,全方位實施能耗新標準,不僅(jin) 要檢查落實,而且要分類確定達標時間,今明兩(liang) 年內(nei) 不達標的企業(ye) 予以黃牌警告。

第四條主線:繼續推動兼並重組,拓展政策,積極實施兼並重組方案,進一步提高產(chan) 業(ye) 集中度,不斷提高資源、能源效益利用率和企業(ye) 管理水平。

要解決(jue) 政策不統一,地域利益阻擋等問題,創新政策。還要創新兼並重組的談判機製,改變一對一的談判方式,要有中介評審機構參與(yu) ,評價(jia) 、作價(jia) 、詢價(jia) 、講價(jia) 都要有透明度。對兼並企業(ye) 要有補貼,保留現有職工和切實保護他們(men) 的利益。地方協會(hui) 、專(zhuan) 業(ye) 協會(hui) 、聯合會(hui) 要共同聯手,成立組織,穿針引線,專(zhuan) 門協調。

喬(qiao) 龍德繼續說,摸清三大家底:一是要全麵摸清全國水泥生產(chan) 線規模、數量與(yu) 分布,以及各省、市產(chan) 能產(chan) 量;二是要全麵摸清全國水泥企業(ye) 技術裝備情況、經濟效益情況、節能減排情況,並分三類排列出提升型、改造型、擬淘汰落後型的名錄,把這項工作做好難度很大,但必須要做;三是要全麵摸清各地擬建和在建水泥生產(chan) 線的企業(ye) 數量和分布情況。

喬(qiao) 龍德指出,提高兩(liang) 個(ge) 能力:一是要努力提高水泥協會(hui) 引領、協調服務行業(ye) 的能力,尤其在行業(ye) 發展的技術路線圖、節能減排、經濟運行等宏觀層麵作出適時的引導與(yu) 指導,繼續提高水泥行業(ye) 的整體(ti) 經濟效益,2014年全行業(ye) 要朝著實現利潤總額1000億(yi) 元的方向努力;二是要努力提高水泥協會(hui) 自身的創收能力,從(cong) 增強服務意識和服務功能著手,創新管理機製,拓展服務領域,提高協會(hui) 經濟實力。

喬(qiao) 龍德強調,加強三個(ge) 合作。一是要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為(wei) 促進中國水泥國際化,繼續加強與(yu) 國際間同行組織和機構的交流合作,一方麵有利於(yu) 促進中國水泥企業(ye) 走出國門,同時提升中國水泥在國際上的地位,發揮中國水泥協會(hui) 在國際組織和製定國際有關(guan) 規則中的作用。二是要加強與(yu) 各省(自治區)市水泥(建材)協會(hui) 的合作。在凸顯四條主線、摸清三大家底等重點工作中,必須與(yu) 地方協會(hui) 深度合作並取得地方協會(hui) 的支持,共同推進行業(ye) 各項工作的落實,共同推進行業(ye) 健康發展。三是要加強與(yu) 重點大企業(ye) 的合作。大企業(ye) 對行業(ye) 發展和實施各項重點工作具有引領作用,充分發揮他們(men) 對抑製產(chan) 能過剩和自律協調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他們(men) 在技術創新中的轉型升級示範作用,要進一步嚴(yan) 格執行水泥協會(hui) 領導和各部門負責同誌聯係重點企業(ye) 的工作製度。

喬(qiao) 龍德最後說:“對於(yu) 今年的展望,如果把上半年工作抓好,今年行業(ye) 整體(ti) 就不會(hui) 差。在和企業(ye) 家交流的過程中,有句話對我深有觸動,那就是‘行業(ye) 好了,企業(ye) 才能好’。的確,行業(ye) 如果好了,企業(ye) 就能夠形成平穩增長和協調發展,就不會(hui) 完全受製於(yu) 外部因素製約。做好行業(ye) 的事情全靠我們(men) 自己,要把工作細化,關(guan) 鍵在於(yu) 抓落實。”

兩(liang) 個(ge) 小時的訪談很快結束了,喬(qiao) 龍德的話語如餘(yu) 音繞梁,言猶在耳。早春時節,萬(wan) 物複蘇。中國水泥行業(ye) 猶如一匹英俊的戰馬,伴隨著和煦的春風,奮蹄,迅跑。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