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新常態” 多地下調GDP增長目標
地方政府正在主動適應經濟“新常態”。在今年的地方兩(liang) 會(hui) 上,政府工作報告審議稿對經濟發展目標進行了相應調整。從(cong) 已出爐的23個(ge) 省級政府的政府工作報告審議稿來看,“新常態”頻頻被提及。有的地方下調今年的GDP增長目標,有的取消了對GDP的考核,有的對經濟增長目標進行優(you) 化。各地政府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環境保護和民生。
調優(you) 化結構
有15個(ge) 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新常態”,並提出主動適應新常態。多數省份下調今年的GDP增長目標。例如,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將GDP增長目標下調至7%,而去年提出的目標是7.5%。2011年—2013年,北京市的GDP增長目標一直定在8%左右。北京市認為(wei) ,目前已進入新的經濟發展階段,開始減速增長,並開始調整疏解、結構調整、環境治理、節能減排。去年發布的《北京市新增產(chan) 業(ye) 的禁止和限製目錄(2014年版)》減少了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產(chan) 業(ye) ,未來還將對新增產(chan) 業(ye) 更嚴(yan) 格地把關(guan) 。
上海市成為(wei) 第一個(ge) 取消GDP增長具體(ti) 目標的地方政府。在今年上海市兩(liang) 會(hui) 上,上海市市長楊雄以“經濟平穩增長,結構繼續優(you) 化,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與(yu) 經濟保持同步增長”代替了具體(ti) 的GDP增長目標。上海對自身的定位是,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和科學發展先行者,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jun) ,不斷提高城市核心競爭(zheng) 力。
浙江作為(wei) 沿海經濟發達的省份,今年將GDP增長目標定在7.5%左右,是近20年來首次低於(yu) 8%。浙江省省長李強強調,突出一條主線,就是突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不斷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浙江今年將繼續集中精力抓工業(ye) ,重點支持工業(ye) 大市大縣、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和重點企業(ye) 發展。浙江還將繼續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浙江將全力打好治汙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的“五水共治”攻堅戰,並把這項工作作為(wei) 倒逼經濟轉型升級的戰略舉(ju) 措。
此外,河北今年的GDP增長目標從(cong) 2014年的8%下調至7%左右,寧夏從(cong) 10%左右下調至8%,新疆從(cong) 11%下調至9%,重慶從(cong) 11%左右下調至10%左右,湖南從(cong) 10%下調至8.5%,甘肅從(cong) 10%下調至8%。
突出創新驅動
對於(yu) 科技創新,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北京將加快創新驅動發展,計劃安排資金逾450億(yi) 元,部分用於(yu) 新材料、新能源等重大關(guan) 鍵技術的研發。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對創新設置了具體(ti) 的數字指標,全社會(hui) 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yu) 地區生產(chan) 總值的比例要達到3.6%以上。
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在兩(liang) 會(hui) 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上表示,今年北京將著力建設好中關(guan) 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積極爭(zheng) 取中關(guan) 村創建全麵創新改革實驗區試點,在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優(you) 化創新環境上爭(zheng) 取更多國家政策支持。
在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驅動與(yu) 結構調整密不可分,其大篇幅談及創新驅動,強調要把創新驅動作為(wei) 結構調整的主引擎。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表示,除技術創新外,重慶還會(hui) 進一步重視商業(ye) 模式、管理方式等多方麵的創新。
生態環境保護也被提至重要位置。浙江省委書(shu) 記夏寶龍表態稱,寧舍經濟翻番也要保綠水青山。作為(wei) 治理“霧霾”的重要舉(ju) 措,環保和淘汰落後產(chan) 能的要求也在提高。在京津冀的兩(liang) 會(hui) 上,治汙成為(wei) 熱議話題。2014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降低4%,未能達到5%的目標。2014年鋼鐵大省河北省壓減煉鐵產(chan) 能1500萬(wan) 噸、煉鋼1500萬(wan) 噸。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今年將化解粗鋼產(chan) 能500萬(wan) 噸、水泥600萬(wan) 噸,壓減煤炭消費500萬(wan) 噸。河北省省長張慶偉(wei) 提出,一定要以背水一戰的決(jue) 心,加大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工作力度、投資力度、政策力度,堅決(jue) 打贏這場攻堅戰,力爭(zheng) 三年有好轉、五年大改善。
青海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生態保護第一是立省之要,是麵向未來發展的戰略抉擇。新疆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新疆需要空氣清新、水質清澈、環境安全,更需要綠色、低碳和循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