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中國經濟增速無需固守7% 死守某一個點
國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6.9%,外界稱之為(wei) “破七”。對此,李克強表示,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講過要死守某一個(ge) 點,而是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麵講,這個(ge) 七還真不是“破”了,而是來之不易。
日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央黨(dang) 校就當前經濟形勢和重點工作作了報告。中國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6.9%,外界稱之為(wei) “破七”。對此,李克強表示,我們(men) 從(cong) 來沒有講過要死守某一個(ge) 點,而是讓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另一方麵講,這個(ge) 七還真不是“破”了,而是來之不易。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放棄了“唯GDP論英雄”,經濟發展更注重質量而非數量,增速確實出現了放緩的跡象。不過,無論是國人還是國際社會(hui) ,都還是習(xi) 慣於(yu) 用GDP增速作為(wei) 中國經濟狀況的王牌指標,這難免會(hui) 出現一些誤讀。
近年來,當經濟增速有所下滑時,“保8”、“保7”常常會(hui) 成為(wei) 輿論熱詞,仿佛一旦“破8”、“破7”,中國就陷入萬(wan) 劫不複的衰退。其實,中國經濟增速從(cong) 兩(liang) 位數到一位數,比破8或破7的振幅大得多——後者不過是小數點後數值的變化——但十多年來經濟社會(hui) 還是比較平穩地發展。
GDP的增速固然值得重視,但是隨著基數的提高,現在每增長1%對應的經濟體(ti) 量,相當於(yu) 5年前增長1.5%,相當於(yu) 10年前增長2.6%。簡單地拿前後增速來比較,容易“失之毫厘,謬以千裏”。世界上經濟總量2萬(wan) 億(yi) 美元以上經濟體(ti) 增長超2.5%已是不俗的表現,中國目前7%左右的增速已經是超凡的發展了。
正因為(wei) 如此,固守8%或7%並不見得合理,尤其是基於(yu) “穩增長”的命令去追求數字上的“好看”,有可能違背經濟運行規律,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即便一些舉(ju) 措短期有效,長期也未必有利於(yu) 經濟。中國值得“死守”的應該是經濟增長的合理區間,還有經濟增長的質量。
今天十八屆五中全會(hui) 將開幕,其中備受關(guan) 注的是“十三五”期間經濟增速的定調,但更需要思考的則是如何全麵深化改革,尤其是對“深水區”、“硬骨頭”的改革部署。同時,“調結構”也應該為(wei) 一些重點產(chan) 業(ye) 帶來重大機遇,回顧“十一五”、“十二五”規劃,當初的重點產(chan) 業(ye) 都迎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一些行業(ye) 湧現出世界級企業(ye) ,還造就了大批的高淨值人群。
目前看來,新能源、機器人、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中國製造2025以及農(nong) 業(ye) 現代化等都會(hui) 寄予厚望。我們(men) 期待的並不限於(yu) 這些產(chan) 業(ye) 貢獻巨大的GDP,而在於(yu) 它們(men) 能夠優(you) 化和提升中國經濟的結構。比如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我們(men) 未來可能麵臨(lin) 勞工荒,這就需要機器人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幫助中國跨過“未富先老”的坎。
同時,一個(ge) 老年人口比重越來越高的社會(hui) ,對於(yu) 醫療護理的需求也會(hui) 與(yu) 日俱增。有報道稱,“健康中國”有望在“十三五”規劃中上升為(wei) 國家戰略,它將開啟一場十萬(wan) 億(yi) 級的產(chan) 業(ye) 投資盛宴,整個(ge) 醫療衛生行業(ye) 以及大健康產(chan) 業(ye) 將進入黃金發展期。服務業(ye) 的提升將有效改善我國的產(chan) 業(ye) 結構,更會(hui) 提升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
我們(men) 認為(wei) ,放下對經濟增長“8%”或“7%”的執著,才更可能有利於(yu) 平衡穩增長、促改革和調結構的關(guan) 係,越是輕裝前行,越有利於(yu) 中國經濟的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