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 保持鬆緊適度

來源:經濟參考報 發布日期:2015-11-09

央行在最新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鬆緊適度。

央行在最新發布的《201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指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鬆緊適度,適時預調微調,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為(wei) 經濟結構調整與(yu) 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央行表示,綜合運用數量、價(jia) 格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強和改善宏觀審慎管理,優(you) 化政策組合,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hui) 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堅持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本質要求,盤活存量,優(you) 化增量,改善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多措並舉(ju) ,標本兼治,著力降低社會(hui) 融資成本。同時,更加注重改革創新,寓改革於(yu) 調控之中,把貨幣政策調控與(yu) 深化改革緊密結合起來,更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jue) 定性作用。針對金融深化和創新發展,進一步完善調控模式,加強預期引導,強化價(jia) 格型調節和傳(chuan) 導機製,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ti) 經濟的傳(chuan) 導渠道,提高金融運行效率和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采取綜合措施維護金融穩定,守住不發生係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的說法引起市場人士廣泛關(guan) 注。中信建投首席宏觀分析師黃文濤分析稱,防止結構調整中的慣性下滑,表明貨幣政策就是托底式的寬鬆政策。不能過度放水和不妨礙市場有效出清的表述,表明央行一直希望把改革和市場自主的結構調整放在更重要位置。方正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當前經濟存在趨勢性下行壓力,關(guan) 於(yu) 貨幣刺激,市場存在一定預期。央行此時表明貨幣政策“中性適度”“不能過度放水”,相當於(yu) 否定了大規模貨幣刺激的可能性。未來整體(ti) 定位是中性適度寬鬆。

不少業(ye) 內(nei) 人士也表示,雖然該句話是貨幣政策報告中的新增表述,但類似觀點央行此前曾經發表,並非新增量,也不宜過度解讀。實際上,央行連續降息降準並非主動放水,而是在外匯占款趨勢性下降背景下的對衝(chong) 操作。民生證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組負責人李奇霖表示,報告披露的三季度超額準備金率為(wei) 1.9%,基礎貨幣比年初減少1.4萬(wan) 億(yi) 元。基礎貨幣減少因外匯占款收縮,而降準的對衝(chong) 措施不影響基礎貨幣,僅(jin) 改變了準備金結構,將法定存款準備金轉為(wei) 超額存款準備金。但從(cong) 超儲(chu) 率看,也僅(jin) 為(wei) 1.9%,較2015年二季度降低0.6個(ge) 百分點,外匯占款還是對流動性產(chan) 生了收縮效應,目前看央行降準僅(jin) 勉強算得上是對衝(chong) 措施,正常的超額準備金率應該在2%至2.5%之間。盡管10月外儲(chu) 超預期上升,但考慮到美國非農(nong) 數據超預期,12月美聯儲(chu) 加息概率顯著增加,後續央行仍需寬鬆對衝(chong) 外匯占款下降的影響。

郭磊也指出,此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曾表示“3%的赤字紅線率可以反思調整”,這是一次重要的政策放風,暗示政策將主要通過擴大財政支出來穩經濟,“寬財政穩貨幣”仍是政策主思路。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