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政治局會議:“供給端”、“需求端”共同推進水泥產業升級

發布日期:2015-12-15

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分析研究2016年經濟工作,要求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同時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努力實現“十三五”發展的良好開局。小編為(wei) 您整理出了此次整治局會(hui) 議中與(yu) 水泥行業(ye) 有關(guan) 的幾個(ge) 方麵,以供閱讀。可以看出此次會(hui) 議從(cong) “供給側(ce) ”和、“需求側(ce) ”兩(liang) 端的“組合拳”共同推進產(chan) 業(ye) 改革升級。

一、需求端:化解房地產(chan) 庫存 加快農(nong) 民工市民化

1、 房地產(chan)

會(hui) 議內(nei) 容:要化解房地產(chan) 庫存,通過加快農(nong) 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推進以滿足新市民為(wei) 出發點的住房製度改革,擴大有效需求,穩定房地產(chan) 市場。

市場評述: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麵積2.7億(yi) 平方米,全國商品房銷售麵積10.99億(yi) 平方米。而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麵積6.8億(yi) 平方米,全國商品房銷售麵積接近9.5億(yi) 平方米,庫存劇增成了商品房市場不得不直麵的問題。

同時,11月房地產(chan) 投資增速下降5.1%,大幅低於(yu) 預期;11月單月新開工依然疲弱,同比下降20.9%。過去一個(ge) 季度,全國銷售轉好使得開發商已經在多數城市拿地提速,但新開工與(yu) 投資同比增速在低基數情況下依然低於(yu) 預期,結合土地購置費增速維持低位來看,說明實際建設活動已經大幅放緩,開發商也拉長了土地款支付時限,去庫存到再庫存的時間依然很長,政策刺激的必要性也在提升。

據住建部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商品房市場和棚改安置房打通;商品房與(yu) 公租房打通;商品房和租賃市場打通。打通這三條渠道,有助於(yu) 化解住房市場矛盾。在供給側(ce) 改革範疇,麵向青年群體(ti) 租賃需求的長租公寓,也是去庫存、穩市場的新領域。一些開發商已瞄上出租公寓這一萬(wan) 億(yi) 元級市場。

中原地產(chan) 首席分析師張大偉(wei) 表示,從(cong) 全國房地產(chan) 市場看,一、二線城市市場升溫,庫存降低,但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庫存積壓已經非常嚴(yan) 重,局部三、四線市場即使在救市的情況下,依然醞釀崩盤風險,尤其是商業(ye) 地產(chan) 庫存壓力依然非常大。

東(dong) 方證券房地產(chan) 行業(ye) 分析師竺勁認為(wei) ,未來中央會(hui) 繼續大力推行包括公積金改革在內(nei) 的去庫存措施,看好這些舉(ju) 措對於(yu) 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積極作用,但短期內(nei) ,投資開工的低迷趨勢難以扭轉,預計12月仍將持續。

2、“一路一帶”建設與(yu) 基礎設施建設

會(hui) 議內(nei) 容:要抓好“一帶一路”建設,促進國際產(chan) 能合作,抓好重大標誌性工程落地。會(hui) 議研究部署城市工作,強調要推進農(nong) 民工市民化,要增強城市宜居性,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you) 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建設。

市場評述:中金公司宏觀經濟分析師梁紅表示,“一帶一路”肩負對外開放和區域發展的雙重任務,在“一帶一路”大框架下,對外開放將在三方麵著重施力:一是加快互聯互通、大通關(guan) 和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預計廣西、雲(yun) 南、新疆等沿海、沿邊口岸將直接受益;二是構建中巴、孟中印緬等經濟走廊;三是積極推動上海、廣東(dong) 、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建設。

二、供給端:去僵屍,長期虧(kui) 損和非主業(ye) 成重點

會(hui) 議內(nei) 容:會(hui) 議強調“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和效率”,“要積極穩妥推進企業(ye) 優(you) 勝劣汰,通過兼並重組、破產(chan) 清算,實現市場出清。”同時強調要幫助企業(ye) 降低成本,包括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企業(ye) 稅費負擔、社會(hui) 保險費、財務成本、電力價(jia) 格、物流成本等,打出一套“組合拳”。

市場評述:

興(xing) 業(ye) 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wei) ,這些表述意味著2016年供給側(ce) 改革力度可能加大,一些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企業(ye) 違約風險上升。對於(yu) 具體(ti) 哪些屬於(yu) 要被去的僵屍企業(ye) ,12月9日的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給出了明確的指導:“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和長期虧(kui) 損的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企業(ye) 實行關(guan) 停並轉或剝離重組,對持續虧(kui) 損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結構調整方向的企業(ye) 采取資產(chan) 重組、產(chan) 權轉讓、關(guan) 閉破產(chan) 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處置“僵屍企業(ye) ”,到2017年末實現經營性虧(kui) 損企業(ye) 虧(kui) 損額顯著下降;加快從(cong) 非主業(ye) 領域退出,……。”一句話,就是兩(liang) 類:一是長期虧(kui) 損的;二是非主業(ye) 的。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降低企業(ye) 成本,是針對當前實體(ti) 經濟麵臨(lin) 較大困難、利潤和盈利能力下降、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下降的同時成本上漲較快等問題而采取的切實行動。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hui) 議已指出,要降低成本,幫助企業(ye) 保持競爭(zheng) 優(you) 勢。“十三五”規劃建議也明確,開展降低實體(ti) 經濟企業(ye) 成本行動,優(you) 化運營模式,增強盈利能力。


亞(ya) 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經濟進入新常態,我國製造業(ye) 麵臨(lin) 著嚴(yan) 重的產(chan) 能過剩困擾。在化解過剩產(chan) 能上政府已采取一係列措施,但還須繼續發力,很多“僵屍企業(ye) ”仍然存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化解過剩產(chan) 能必須取得實質性進展,為(wei) 結構調整和新產(chan) 業(ye) 培育創造空間。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