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財政部接二連三釋放利好 項目達6650個
一邊是民間資本洶湧,一邊是資產(chan) 項目荒蔓延,最終催生了PPP的投資生意。
國家發改委日前公布了第二批PPP推介項目,共計1488個(ge) 、總投資2.26萬(wan) 億(yi) 元,加上第一批次項目總投資已達到3.5萬(wan) 億(yi) 元。如果再加上財政部公布的兩(liang) 批次示範項目,PPP總投資額超過了4萬(wan) 億(yi) 元。
與(yu) 此同時,財政部還在繼續釋放利好。12月17日,財政部出台以獎代補政策,對中央財政PPP示範項目中的新建項目予以獎勵,最高獎勵800萬(wan) 元。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近日表示,經初步統計,全國公布推薦的PPP項目有6650個(ge) ,計劃投資額8.7萬(wan) 億(yi) 元,涵蓋了交通、環保、城市公共事業(ye) 等領域。
“2015年度是PPP熱身之年,隨著創新金融工具的推出,以及中央轉移支付對PPP項目的傾(qing) 斜支持,可以預期,2016年度將是PPP項目更多落地之年。”北京政企合盈谘詢執行合夥(huo) 人李剛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兩(liang) 部委力推
PPP作為(wei) 穩增長、緩解地方債(zhai) 務壓力的重要工具,其推廣工作獲得上至中央、下至地方的高度關(guan) 注。目前,隨著各地PPP項目政策的逐步落實,一些觀望的地方政府紛紛行動起來,推出的PPP項目動輒千億(yi) 級。
財政部近日稱,對中央財政PPP示範項目完成采購確定社會(hui) 資本合作方後,按照項目投資規模給予一定獎勵,其中“投資規模3億(yi) 元以下的項目獎勵300萬(wan) 元,3億(yi) 元(含3億(yi) 元)至10億(yi) 元的項目獎勵500萬(wan) 元,10億(yi) 元以上(含10億(yi) 元)的項目獎勵800萬(wan) 元”。
北京大嶽谘詢公司總經理金永祥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通過以獎代補新政,地方獲得的獎勵可以用於(yu) 補償(chang) 前期工作,這樣可以激勵地方政府認真做好前期工作。這個(ge) 政策有助於(yu) 提高PPP項目的質量。”
除了財政部,發改委對PPP同時釋放了利好,近期公布了第二批推介項目,同時對第一批PPP項目進行了更新,保留了繼續推介的PPP項目637個(ge) 、總投資1.24萬(wan) 億(yi) 元。目前,發展改革委PPP項目庫總計包含2125個(ge) 項目、總投資3.5萬(wan) 億(yi) 元。
按財政部官員今年9月的說法,截止到目前全國範圍內(nei) 的PPP項目多達1800多個(ge) ,總投資額達到3.4萬(wan) 億(yi) 元。這個(ge) 數字與(yu) 發改委公布的數據相當。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認為(wei) ,因財政部發布的示範項目側(ce) 重於(yu) 項目的模式結構和融資方法,而發改委推介的項目側(ce) 重於(yu) 項目對城鎮化的貢獻,所以“示範”與(yu) “推介”項目的重複率極低,僅(jin) 有十餘(yu) 個(ge) 項目重複。所以,PPP總投資項目額相加得出,財政部和發改委所推PPP項目已達到4.4萬(wan) 億(yi) 元。
目前,經過一年的時間醞釀,各地推出的PPP項目陸續進入簽約和落地期。根據發改委提供的數據,今年5月第一批推介項目取得積極進展,有329個(ge) 項目已經簽約,簽約率為(wei) 31.5%。
《華夏時報》記者從(cong) 接近財政部的人士處了解到,目前財政部也在摸底調查PPP簽約和落地項目,但還沒有公布最終的結果。
根據管清友的調查,PPP簽約項目數量達到約590個(ge) ,總簽約金額達到約1.7萬(wan) 億(yi) ,“簽約項目中被示範、推介項目所包含的僅(jin) 有40%,我們(men) 發現財政部示範項目中約有19.3%進入簽約流程,而發改委推介項目中約有12%的項目進入簽約流程,交集之外的是大量的不在示範、推介項目之列的PPP簽約項目”。
PPP谘詢業(ye) 的爆發式增長也從(cong) 側(ce) 麵印證了PPP的火爆。大嶽谘詢數據顯示,今年項目簽約增長50%達150個(ge) ,這些項目相當部分為(wei) 財政部示範項目。金永祥說:“二批次示範項目中,我們(men) 參與(yu) 的超過了1/4,目前落地的項目有75個(ge) ,占比近一半,落地項目共涉及的投資額近1200億(yi) 元。”
輸血地方政府
目前,中央層麵正在大力推進供給側(ce) 改革。
12月初,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經濟工作專(zhuan) 家座談會(hui) 再次談到PPP與(yu) 供給側(ce) 改革時稱,“要實現‘十三五’良好開局,必須繼續從(cong) 供需兩(liang) 端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以創新供給帶動需求擴展,以擴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給升級,要深化改革,尤其是投融資體(ti) 製改革。充分運用公私合營(PPP)、特許經營等改革方式。”
原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認為(wei) ,公共產(chan) 品和服務長期供給不足的原因是政府投資不足而導致的產(chan) 品供給不足,成熟的做法就是PPP模式,通過這種方式一可滿足廣大人民的需求,二可拉動內(nei) 需、克服經濟下行的壓力。
在傳(chuan) 統的經濟驅動力不足的背景下,PPP模式成為(wei) 拉動經濟發展的雙引擎之一,是穩增長的重要手段,2016年如何進一步加大PPP的有效投資,增加落地率成為(wei) 關(guan) 鍵。
清華大學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教授、PPP專(zhuan) 家王守清認為(wei) ,地方政府存在政府信用透支的問題,金融體(ti) 係壟斷,融資方式單一,缺乏監管,這些問題都要逐步解決(jue) ,才能讓PPP項目順利進行。
北林地景設計院副院長田園認為(wei) ,PPP項目在落地過程中資產(chan) 評估也是個(ge) 大問題,很多地方政府擔心與(yu) 社會(hui) 資本合作存在國有資產(chan) 流失的問題,如果是與(yu) 國企央企合作可能沒有那麽(me) 擔心,這也是央企國企落地率高的原因之一,“落實PPP的核心問題,還需要對資產(chan) 分類的底線規劃好,把負麵清單劃好,使得資產(chan) 評估更加的客觀、準確”。
“對社會(hui) 資本而言,PPP的落地並不像想象的那麽(me) 簡單,需要各方配套準備到位,而PPP的成功有賴於(yu) 成熟的谘詢業(ye) 。”金永祥認為(wei) ,PPP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政府要有平等觀念和契約精神,社會(hui) 資本也不能急功近利,公眾(zhong) 也不可求全責備。
此前,為(wei) 規範PPP谘詢工作,財政部不僅(jin) 發文而且申請了2億(yi) 美元主權貸款用於(yu) PPP項目前期開發費用。李剛認為(wei) ,應規範財政部評審或谘詢專(zhuan) 家行為(wei) ,讓谘詢機構更好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