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產能過剩新政策出台 中國力推結構性改革
21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積極穩妥化解產(chan) 能過剩”列為(wei) 2016年首要工作任務。專(zhuan) 家分析指出,產(chan) 能過剩是中國經濟和產(chan) 業(ye) 重大結構性矛盾之一,而力推結構性改革已成為(wei) “國家行動”。
目前,中國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包括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煤炭、多晶矽等行業(ye) 。據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近日發布的報告,產(chan) 能過剩導致企業(ye) 經營效益持續惡化。1至10月份,全國大中型鋼鐵企業(ye) 累計虧(kui) 損達386.38億(yi) 元人民幣,其中主營業(ye) 務虧(kui) 損720億(yi) 元。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數量經濟與(yu) 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鬆表示,由於(yu) 實體(ti) 經濟利潤下降,投資積極性受到製約,製造業(ye) 投資增速亦有所回落。
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副院長王鵬表示,產(chan) 能過剩已經成為(wei) 中國經濟和產(chan) 業(ye) 的重大結構性矛盾之一,不光對實體(ti) 經濟帶來衝(chong) 擊和影響,而且可能延伸到整個(ge) 經濟領域,帶來係統性風險。
產(chan) 能過剩的企業(ye) 多負債(zhai) 高企,如不及時處置,進而出現資不抵債(zhai) 現象,將麵臨(lin) 資金鏈斷裂、銀行呆壞賬等風險。
“如果是在工業(ye) 化中期,還有可能通過新的需求來吸收過剩產(chan) 能,但中國已經從(cong) 工業(ye) 化中期轉到後期,不會(hui) 有新的需求高峰,隻能通過強硬措施來調整產(chan) 能,讓難以退出市場的”僵屍“企業(ye) 死掉。”中國社科院工業(ye) 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表示,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市場出清後,可以將投資轉向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中國製造2025等領域。
實際上,中國提出化解過剩產(chan) 能已有多年,不過效果有限。究其原因,主要是體(ti) 製機製問題,如地方政府出於(yu) 保就業(ye) 、保穩定考慮,銀行等債(zhai) 權人出於(yu) 破產(chan) 導致呆賬變壞賬考慮,幹擾企業(ye) 正常破產(chan) 退出。
王鵬認為(wei)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的化解產(chan) 能過剩措施,首要明確了市場化方向。目前產(chan) 能過剩大範圍、多領域存在,僅(jin) 靠行政手段化解是不夠的,甚至可能帶來一定負麵影響,因此應讓市場發揮主要作用。
同時,針對體(ti) 製機製性障礙,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全麵配套的政策體(ti) 係,破解“破產(chan) 破不掉,重組推不動”的困境。在破產(chan) 方麵,會(hui) 議提出“為(wei) 實施市場化破產(chan) 創造條件,加快破產(chan) 清算案件審理”。
人員安置和資產(chan) 處置是解決(jue) 好“僵屍企業(ye) ”退出問題的關(guan) 鍵所在。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指出,“要提出和落實財稅支持、不良資產(chan) 處置、失業(ye) 人員再就業(ye) 和生活保障以及專(zhuan) 項獎補等政策,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ye) 兼並重組”。這意味著推出政策托底措施,破解各方後顧之憂。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還提出“多兼並重組,少破產(chan) 清算”。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feng) 飛此前表示,“僵屍企業(ye) ”可以通過市場化兼並重組和依法破產(chan) 兩(liang) 條途徑進行處置,依法破產(chan) 又分為(wei) 重整、和解、破產(chan) 清算三種具體(ti) 形式。處置“僵屍企業(ye) ”要多重組、少破產(chan) ,並確保社會(hui) 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