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工業轉型重在提質增效

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日期:2016-01-04

2016年是我國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的關(guan) 鍵之年。“2016年,我們(men) 要立足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全局,著力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進兩(liang) 化深度融合、軍(jun) 民深度融合和信息通信業(ye) 轉型發展,強化互聯網管理和網絡信息安全保障,提升供給體(ti) 係的質量、效率和層次,實現工業(ye) 通信業(ye) 平穩增長和提質增效。”工信部部長苗圩如是說。 

這意味著,在保證工業(ye) 平穩增長的前提下,提質增效將是2016年我國工業(ye) 發展的重點;也意味著2015年所推出的一係列重大措施的延續和落實,包括繼續推進中國製造2025、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係列重大措施,也包括繼續落實網絡提速降費、“互聯網+”行動等一批事關(guan) 全局、影響長遠的重點工作。 

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 

作為(wei) “十三五”的開局之年,2016年工業(ye) 轉型如何謀篇布局十分重要。工信部部長苗圩在日前召開的全國工業(ye) 和信息化工作會(hui) 議上明確表示,2016年要立足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全局,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提升供給體(ti) 係的質量、效率和層次。苗圩同時提出具體(ti) 發展目標:力爭(zheng) 實現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增長6%左右、能耗降低4%,單位工業(ye) 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電信業(ye) 、互聯網行業(ye)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收入分別增長3%、25%和14%左右。 

這個(ge) 目標是在對整個(ge) “十三五”期間的謀篇布局下作出的,也有著深刻的現實背景。當前,我國工業(ye) 運行下行壓力巨大,存在著經濟減速未觸底、產(chan) 能過剩問題凸顯、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困難加大、金融風險隱患加大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不是周期性的,也難於(yu) 通過短期刺激來實現反彈。因此,有必要做打持久戰的準備,適當提高換擋降速容忍度,強化體(ti) 製動力和內(nei) 生活力,努力實現工業(ye) 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 

從(cong) 這個(ge) 視角來看,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的目標便有了豐(feng) 富的內(nei) 容。2016年在推進製造強國建設方麵,我國將聚焦十大領域的細分行業(ye) ,加強與(yu) 省區市之間協商協調,實現差異化和梯次發展。以5大工程項目為(wei) 牽引,在關(guan) 鍵共性領域和重點行業(ye) 率先突破,推動製造業(ye) 整體(ti) 水平提升。在網絡強國建設方麵,工信部將按照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總體(ti) 部署,圍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絡安全等重點任務,加快推動信息通信業(ye) 轉型發展。 

提升工業(ye) 供給體(ti) 係質量 

在工業(ye) 運行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我國工業(ye) 將立足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戰略全局,提升供給體(ti) 係的質量、效率和層次。 

在日前舉(ju) 行的中國產(chan) 業(ye) 經濟學術年會(hui) 上,中國電子信息行業(ye) 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兼秘書(shu) 長周子學表示,供給側(ce) 改革是要增加高端行業(ye) 供給,應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這是目前發展態勢較好、很少有產(chan) 能過剩的產(chan) 業(ye) 。周子學認為(wei) ,當前我國的供給側(ce) 改革的主要目的是為(wei) 了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實現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調整,最終增加高端行業(ye) 的供給。周子學表示,在這方麵比較典型的是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高達2184億(yi) 美元,供給嚴(yan) 重不足,因此要作為(wei) 供給側(ce) 改革中的重點發展對象。 

事實上,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也是為(wei) 了提升工業(ye) 供給體(ti) 係質量。在工信部2016年的工作規劃中也專(zhuan) 門提到,2016年將“落實國家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發展推進綱要”。不僅(jin) 如此,我國在2016年將實施智能製造工程,支持高檔數控機床與(yu) 工業(ye) 機器人、增材製造、智能傳(chuan) 感與(yu) 控製、智能檢測與(yu) 裝配、智能物流與(yu) 倉(cang) 儲(chu) 五大關(guan) 鍵裝備創新應用。繼續實施智能製造試點示範行動,確定60個(ge) 以上新模式試點示範項目。同時,工信部在今年還將深化“互聯網+”製造業(ye) 創新發展、深入推廣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增強關(guan) 鍵技術研發和支撐能力、積極落實國家大數據戰略、提升工業(ye) 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 

在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去產(chan) 能”是2016年五大結構性改革任務之首。這次會(hui) 議同時明確了“多兼並重組,少破產(chan) 清算”的思路。因此,下大力氣化解產(chan) 能過剩,進而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也是我國2016年工業(ye) 轉型升級的重點之一。 

我國在2016年將抓緊製定實施推動產(chan) 業(ye) 重組、處置“僵屍企業(ye) ”總體(ti) 方案,協調出台扶持措施,堅持多兼並少破產(chan) ,妥善安置好職工,引導“僵屍企業(ye) ”平穩退出。進一步優(you) 化企業(ye) 兼並重組市場環境,積極推進破局性、戰略性兼並重組。對此,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我國將要分業(ye) 施策調整存量,製定實施機械、汽車、輕工、紡織、電子、建材等重點行業(ye) 分業(ye) 施策專(zhuan) 項方案,支持困難行業(ye) 加快去產(chan) 能、去庫存、降成本,實現產(chan) 品升級、轉型轉產(chan) 、扭虧(kui) 增盈。 

化解產(chan) 能過剩方麵,我國將通過嚴(yan) 格環保、能耗、技術等標準,利用工業(ye) 企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獎補資金,加大特困行業(ye) 過剩產(chan) 能化解力度。開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ye) 化解過剩產(chan) 能試點,嚴(yan) 控新增產(chan) 能,依法依規查處頂風審批擴能。 

據了解,為(wei) 繼續加快調整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我國在化解產(chan) 能過剩的基礎上,2016年還將實施綠色製造工程,在清潔生產(chan) 、節能降耗、汙染治理、循環利用等重要環節,實施一批重大改造項目和示範工程。同時,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產(chan) 業(ye) 升級轉移規劃,發布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方案,製定重點區域產(chan) 業(ye) 轉移指南。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