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及對水泥行業的影響

來源:中國水泥網研究院編譯 發布日期:2016-01-08

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已經停擺,而在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和非洲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經濟仍然有前進動力。本文從(cong) 設備製造商和水泥生產(chan) 商的角度探討未來經濟發展對全球水泥行業(ye) 的影響。 

全球經濟麵臨(lin) 一係列不利因素,這些因素將降低經濟發展速度: 

財政/金融的不穩定性 

石油生產(chan) 國因石油產(chan) 品帶來的收入下降 

政治動蕩(尤其是在中東(dong) 和北非) 

新型病毒如埃博拉病毒 

環境退化 

商品價(jia) 格暴跌 

人口過剩 

高失業(ye) 率 

需求疲軟 

腐敗 

人口老齡化 

同時也存在一係列可以支撐經濟發展的因素,這些因素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上述問題引起的不良影響:   

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自動化水平和機器人水平不斷進步 

工業(ye) 效率不斷提高(包括工業(ye) 4.0) 

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 

人口增長 

教育和醫療的改善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技術進步 

生產(chan) 力提高 

廉價(jia) 能源(石油和煤炭) 

環境影響節能減排 

低利率 

在一些特定國家,這兩(liang) 類因素之間的平衡決(jue) 定了經濟發展趨勢。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2011-2015年全球GDP增速穩定在3.1%-3.8%之間,我們(men) 可以發現過去幾年全球經濟似乎處於(yu) 一個(ge) 異常穩定的階段,而這與(yu) 全球經濟每隔4-6年會(hui) 有一個(ge) 繁榮和衰退周期個(ge) 經濟特征不甚相符。有人說貪婪和恐慌是資本主義(yi) 市場的兩(liang) 種主要情緒,這兩(liang) 個(ge) 情緒可以很好的用來體(ti) 現全球GDP增長,可以看出在某一時刻世界經濟是否被貪婪或恐慌籠罩。從(cong) 全球GDP增速走勢(下圖)可以看出目前全球處在內(nei) 部恐慌、內(nei) 部恐懼的時期,未來的走勢可能朝著這兩(liang) 種情緒之一發展。 

從(cong) 主要工業(ye) 國家的GDP走勢我們(men) 可以看到一幅喜憂參半、包羅萬(wan) 象的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的圖像。南非和印度大致呈上升趨勢,巴西和土耳其GDP增速不穩定,中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2000年以後)甚至美國都可以看到GDP增速下降的趨勢:盡管他們(men) 的經濟在上漲,但增速越來越慢。 

IMF短期的2015年7月世界經濟展望指出發展中國家正在麵臨(lin) 短期的經濟發展放緩:“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預計為(wei) 3.3%,略低於(yu) 2014年。發達國家逐漸複蘇,新興(xing) 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放緩。2016年GDP增速預計將提高至3.8%。”報告中還指出“在新興(xing) 市場經濟體(ti) ,持續的經濟增速放緩折射出一些問題,包括商品價(jia) 格下降、外部金融環境更為(wei) 嚴(yan) 格、結構性瓶頸、中國的再平衡以及地緣政治因素導致的經濟困境等等。一些不良經濟體(ti) 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反彈或許將成為(wei) 2016年經濟增長的起點。”IMF指出“大宗商品價(jia) 格的下降將給經過多年快速增長的低收入發展中國家帶來較大風險”。對於(yu) 發達國家,報告建議“經濟活動逐步加速的潛在驅動因素是保持寬鬆的財務環境、歐元區更為(wei) 中性的財務政策、保持低廉的燃料價(jia) 格、改善市場信心的勞動力市場狀況”。 

世界銀行對於(yu) 未來經濟短期預測(至2017年)為(wei) :發達國家平均經濟增速在2%左右,全球平均增速在3%左右,發展中國家增速接近5%(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表現最為(wei) 突出)。長期至2050年,GDP強勢增長仍將集中於(yu) 當今的發展中國家。普華永道最近的一份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前十大經濟體(ti) 將重新排位,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ya) 將進入前十,法國和英國將推出前十(德國將從(cong) 第五名滑落至第十名)。到2050年,中國和印度經濟規模將超過美國,將分別成為(wei) 全球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ti) 。 

當前全球GDP增速較過去幾年“正常”水平並未明顯減弱或增強。不同國家出現不同的走勢,各國GDP增速走勢圖因各種“噪音”畫麵複雜。中國已經“強勁不在”,似乎或多或少的實現了“硬著陸”-這令其主要貿易夥(huo) 伴經濟受到很大影響。然而,由於(yu) 勞動力成本低、勞動力資源龐大、自然資源和新興(xing) 中產(chan) 階級的增長,中國很可能會(hui) 回歸到一個(ge) 健康的經濟狀態,盡管是“新常態”水平。從(cong) 各國數據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增長的“火炬”已經從(cong) 發達國家(如俄羅斯、德國、法國、意大利,這些國家經濟表現不佳,出現不增長或負增長的局麵)傳(chuan) 遞到發展中國家(如印度、印尼、泰國、菲律賓、孟加拉國等)。世界經濟增長的支撐點將更多的依賴於(yu) 發展中國家而遠離那些所謂的發達國家。 

經濟增長對水泥行業(ye) 的影響 

發達國家比發展中國家需要更少的發展,由於(yu) 基礎設施建設已經相對較為(wei) 晚上,他們(men)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花費的更少。鐵路、公路、橋梁、學校、醫院等一旦建成(水泥消耗量超過1000kg/人/年),基礎設施發展趨勢將切換到“維護”模式,人均水泥銷量將迅速下降至300-500kg/年。 

在歐洲經濟發生大衰退(2007-201?年)甚至之前,工業(ye) 發達的國家已經不需要危機前的全部水泥產(chan) 能。大規模的水泥企業(ye) 關(guan) 停、封存和拆除。一些生產(chan) 線已經明顯是在不經濟的運行(市場對這類生產(chan) 線生產(chan) 的產(chan) 品已經沒有需求),仍保持運行狀態隻是為(wei) 了保留碳排放權。在中國,這些“僵屍”水泥廠得以維持有很多原因。

在水泥需求低速或已經停止增長的國家或地區(市場典型特征為(wei) 供給過剩、價(jia) 格競爭(zheng) 激烈)水泥企業(ye) 資本支出仍在持續,支出水平較之前低很多且多集中於(yu) 以下幾個(ge) 區域: 

企業(ye) 日常維係 

減排(通常都是由於(yu) 受越來越嚴(yan) 格的環境法規的影響) 

可替代燃料項目(努力節約燃料成本及綠色化發展) 

電能效率項目(電力能源占生產(chan) 成本三分之一,變頻器和效率更高的磨機受到推崇) 

降低熟料添加比例(熟料是水泥生產(chan) 中成本最高的原材料,水泥企業(ye) 不斷努力——在成本壓縮的要求下——選擇可替代膠凝原料如礦渣、飛灰、矽粉和穀殼灰) 

新增或替換熟料產(chan) 能將很少出現,隻在那些仍有低效舊產(chan) 能的區域建設。此外,我們(men) 可以看到水泥企業(ye) 正通過不斷開發新的高附加值產(chan) 品來增加基礎產(chan) 品的附加值,如: 

油井水泥 

白水泥 

耐硫酸鹽水泥 

低碳水泥 

水泥基板材 

水泥基建築材料,包括蒸壓加氣混凝土/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 

發展中國家新的黎明 

未來幾十年內(nei) ,發展中國家將會(hui) 有完全不同的地位。在需求充分的市場或者水泥企業(ye) 有利可圖的情況下,企業(ye) 資本支出處於(yu) 活躍狀態,並將被引導至發達地區的不同領域: 

附加生產(chan) 線 

附加熟料粉磨能力 

設備升級以提升產(chan) 能 

提升產(chan) 品分配的裝卸效率和物流效率 

投資海運港口裝卸基礎設施以充分利用全球供大於(yu) 求的熟料 

建設更多便於(yu) 即時滿足當地需求的易安裝的集裝箱研磨設施 

浮動終端的回歸 

發達國家早期的“數字時代”忽視的基礎信息係統進入水泥行業(ye) ,水泥生產(chan) 商選擇移動終端和APP進行訂購、支付,以及基於(yu) GPS的訂單跟蹤和自動付款核對及記賬係統。 

工業(ye) 4.0 

德國工業(ye) 4.0概念--所謂的繼蒸汽機、大規模生產(chan) 的電力和數字革命之後的第四次工業(ye) 革命--開始有了一些明確的內(nei) 容。工業(ye) 4.0設想工業(ye) 生產(chan) 與(yu) 數字技術全麵整合,包括物聯網以及能夠進行自主決(jue) 策的分散機和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 

然而,水泥行業(ye) 想要全麵實現工業(ye) 4.0概念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想象一下你是雅加達、曼穀、馬尼拉、達卡或者吉隆坡、墨西哥、韓城或迪拜的一個(ge) 建築承包商,在幾年之內(nei) 你的工作流可能是:   

你的工作需要100立方米混凝土:你用手機APP下訂單預定供貨商次日上午6點將混凝土運至你的工作現場。支付係統會(hui) 自動通過你網上業(ye) 務製定的賬戶在交付任務完成後進行支付。 

水泥廠信息係統接受到你的訂單,將訂單添加至第二天的訂單隊列中。 

水泥廠的人工智能係統根據訂單、庫存水平來調整在未來24小時的生產(chan) 計劃,並指示水泥廠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生產(chan) 正確數量的每種類型的產(chan) 品。 

圍繞材料加工、物流和高位處理等各個(ge) 方麵的上萬(wan) 個(ge) 傳(chuan) 感器形成一份水泥廠的報告:傳(chuan) 感器將數據發送回水泥廠在線的虛擬人工智能模型,通過這個(ge) 模型完全控製生產(chan) 。可以雇一個(ge) 員工來確保沒有人有目的的關(guan) 掉電腦。 

水泥廠的AI自動化係統通過一個(ge) 未來28天灰漿立方體(ti) 性能特征的虛擬模型來調整水泥的成分和礦物組成。 

在規定時間內(nei) 預拌混凝土商采購這些水泥,對水泥運輸車輛進行GPS定位,業(ye) 主與(yu) 客戶都可以進行信息追蹤。

最終產(chan) 品在正確的時間運送到正確的地點:客戶點擊付款鏈接。 

全程無紙質文件流通,所有步驟都是數字化。沒有什麽(me) 能達到100%的效率,電腦可以;不需要雇人去做危險的工作;沒有員工;沒有工作。 

如果你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遙不可及的場景,那麽(me) 想一下過去的商品交易所中喊紅臉的交易場景如今變成了在一個(ge) 房間裏通過安靜低吟的黑盒子進行的算法來交易。水泥工廠未來實現上述交易生產(chan) 過程的步驟已經存在,工業(ye) 4.0隻是將這些步驟連接起來。 

盡管工業(ye) 4.0是一個(ge) 德國概念,但如果能夠被移動電話正在成為(wei) 常態、土地路線已經過時的遠東(dong) 和非洲水泥快速發展的國家利用,將取得超越西方國家的進步和優(you) 勢。 

結束語 

對於(yu) 設備製造商來說,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支撐點從(cong) 發達國家轉向發展中國家的必然趨勢是顯而易見的:製造商的訂單將越來越多地來自與(yu) “非傳(chuan) 統”市場。西方國家將集中精力於(yu) 在經濟增長逐漸減弱的過程中提高儲(chu) 蓄,東(dong) 方國家(以及非洲)將集中精力於(yu) 在日益增長的經濟中努力賺錢。在具有新機會(hui) 的地區也將有新的競爭(zheng) 者,或是那些具有本土優(you) 勢的競爭(zheng) 者脫穎而出。 

拉豪清晰地地看到未來發展趨勢,剝離了大量歐洲資產(chan) 以籌集資金進入新的世界去獲取更好的發展。其他企業(ye) 會(hui) 跟隨這種潮流。2100年,南亞(ya) 、東(dong) 南亞(ya) 和非洲都將點綴著閃閃發光的摩天大樓、道路和橋梁,所有這些都來自智能化工廠,所有這些都需要用水泥來建成。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