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等過剩行業減產30%可能帶來100萬失業

來源:華爾街見聞 發布日期:2016-01-12

在中央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去產(chan) 能,處置僵屍企業(ye) 之際,官媒近日討論“下崗”問題,實屬罕見。 

人民日報1月11日刊發《別讓僵屍企業(ye) 擋了路》的觀察文章稱,企業(ye) 生老病死是正常現象,是市場機製起決(jue) 定性作用。“僵屍企業(ye) ”之所以“僵”而不死,主要是它們(men) 依賴非市場因素生存,靠政府補貼、銀行續貸等方式獲得給養(yang) ,市場機製奈何不了。而政府的“手”伸得過長,大包大攬導致要素配置扭曲,市場信號失靈。 

談到僵屍企業(ye) 職工去向問題,文章表示,對相關(guan) 企業(ye) 職工來說,萬(wan) 一下崗分流真“攤”到咱頭上,也不必有太大的壓力和包袱。如今的就業(ye) 形勢、社會(hui) 保障和國家財力都有了很大進步,完全能夠妥善應對經濟轉型中的陣痛。隻要努力提升自我、有一技之長,總能找到一份適合的工作。 

1月11日,新華社也援引中金公司的報告分析稱,推進產(chan) 能過剩對失業(ye) 率影響甚微。鋼鐵、煤炭開采、水泥等過剩行業(ye) 減產(chan) 30%可能帶來100萬(wan) 失業(ye) ,相當於(yu) 城鎮就業(ye) 的0.3%,小幅推升失業(ye) 率。 

近日,高層連續釋放去產(chan) 能提速的信號。2016年首次調研,習(xi) 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均提到了“去產(chan) 能”。 

李克強1月4日在太原鋼鐵和煤炭企業(ye) 調研時強調,化解過剩產(chan) 能要繼續堅持以壯士斷腕的精神,與(yu) 深化改革、企業(ye) 重組、優(you) 化升級相結合。不會(hui) 再通過“強刺激”、“大水漫灌”的投資來擴大內(nei) 需。 

同時,他還指出,加大財稅支持,中央對地方予以補助,資金主要用於(yu) 人員安置。妥善安置職工,通過轉崗就業(ye) 、扶持創業(ye) 、內(nei) 部退養(yang) 等方式安排分流職工。 

對於(yu) 去產(chan) 能造成的失業(ye) 問題,學界有所擔憂。 

中國經濟學界泰鬥厲以寧在12月的搜狐財經峰會(hui) 中強調,在國企混合所有製改革推進上,決(jue) 不能重演上世紀90年代國企大量工人下崗的悲劇,國企不裁員,不能讓下崗工人承擔改革成本。這一輪改革更多的要保證公平,穩字當先。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