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十件大事發布
1月12日,中國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發布2015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領域十件大事。
1.中國製造2025開啟製造強國戰略新征程
2015年5月8日,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ge) 十年行動綱領———《中國製造2025》正式發布。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推動組建國家製造強國領導小組和戰略谘詢委員會(hui) ,指導發布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有序製定“X”實施方案。地方和企業(ye) 積極響應,紛紛出台係列推進方案和配套措施。《中國製造2025》的發布實施,國人關(guan) 注、世界矚目,將為(wei) 提升我國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提供強有力支撐。
2.密集出台政策措施 打響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攻堅戰
麵對工業(ye) 持續下滑局麵,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持續出台實施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係列政策措施。增投資,2015年1~11月,全國技術改造投資8.5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14.7%,增速快於(yu) 全部工業(ye) 投資6.6個(ge) 百分點。減負擔,清理規範涉企收費,預計為(wei) 企業(ye) 減負超1100億(yi) 元;實施重大技術裝備進口稅收優(you) 惠政策,免稅累計近2000億(yi) 。擴需求,推出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政策,汽車銷售止跌回升。調結構,全年淘汰煉鐵1300萬(wan) 噸、煉鋼1700萬(wan) 噸、電解鋁30萬(wan) 噸、水泥3800萬(wan) 噸、平板玻璃1100萬(wan) 重量箱以上,化解造船過剩產(chan) 能1500萬(wan) 載重噸。工業(ye) 運行實現緩中趨穩,穩中有進。
3.李克強總理考察工信部 部署打造中國製造新優(you) 勢
2015年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到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考察並作重要講話。李克強總理強調指出,要紮實推進中國製造2025,努力形成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要做大做強中國裝備,打造中國製造新優(you) 勢;要推動國際產(chan) 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帶動形成優(you) 進優(you) 出新格局;要抓好“互聯網+”行動計劃的落實,打造產(chan) 業(ye) 發展新優(you) 勢;要釋放改革紅利,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
4.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破題 600億(yi) 助力企業(ye) 創業(ye) 創新
2015年9月1日,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決(jue) 定,中央財政出資150億(yi) 元發揮杠杆作用,通過社會(hui) 出資人優(you) 先分紅、國家出資收益適當讓利等市場化辦法,吸引地方政府和企業(ye) 共同參與(yu) ,建立總規模600億(yi) 元的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緩解中小企業(ye) 融資難、融資貴,激發企業(ye) 創業(ye) 創新活力。這是政府攜手社會(hui) 資本支持中小企業(ye) 發展的重大創新舉(ju) 措,也是財政治理理念和資金管理方式的深刻變革。12月2日,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理事會(hui) 正式成立。12月25日,國家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首支實體(ti) 基金在廣東(dong) 深圳完成設立。
5.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升級轉移取得實質進展 首次對接協議投資達4500億(y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牽頭12個(ge) 部門和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編製《京津冀協同發展產(chan) 業(ye) 升級轉移規劃》,成功舉(ju) 辦“2015京津冀產(chan) 業(ye) 轉移係列對接活動”,實現簽約項目151個(ge) ,協議投資額達4500億(yi) 元。總投資758億(yi) 元的10個(ge) 新一代信息技術項目、投資20億(yi) 元的京冀通航產(chan) 業(ye) 園項目、投資356億(yi) 元的10個(ge) 汽車(配件)製造項目、投資55億(yi) 元的京冀綜合產(chan) 業(ye) 協作示範園項目紛紛簽約,三地產(chan) 業(ye) 分工合作、優(you) 化布局、創新升級、協同發展加快推進。
6.大型飛機重大專(zhuan) 項結碩果 C919大型客機總裝下線
研製大型飛機是黨(dang) 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jue) 策,是全國人民多年的願望。2015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組織實施的大型飛機重大專(zhuan) 項結出碩果,我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製的幹線民用飛機C919大型客機首架機總裝下線,標誌著大型客機研製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首架國產(chan) ARJ21-700客機交付商用,國內(nei) 航線首次擁有了自己研製的噴氣式支線客機。
7.電信普遍服務補償(chang) 機製獲突破 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步伐加快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堅持城鄉(xiang) 協同發展理念,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動電信普遍服務補償(chang) 機製獲得重大政策突破,中央財政加大投入力度,采用市場化運作機製,調動地方、企業(ye) 和民間資本等各類主體(ti) 積極性參與(yu) 農(nong) 村及偏遠地區寬帶建設,縮小城鄉(xiang) “數字鴻溝”,加快農(nong) 村和偏遠地區群眾(zhong) 脫貧致富步伐。同時,積極推動通信基礎設施納入城市規劃,持續提升城市光網覆蓋能力,發放LTEFDD牌照,4G網絡覆蓋全國城市,4G用戶突破3.8億(yi) 。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國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達19.4Mbps,直轄市、省會(hui) 城市等主要城市固定寬帶平均接入速率達22Mbps。
8.“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兩(liang) 化融合向深度拓展
“互聯網+”是推進信息化與(yu) 工業(ye) 化深度融合的現實路徑。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出台“互聯網+”三年行動計劃,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和工業(ye) 深度融合為(wei) 主線,實施“互聯網+”製造業(ye) 和“互聯網+”小微企業(ye) 2項任務為(wei) 重點,發揮好高速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和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2個(ge) 支撐作用,推進互聯網和製造業(ye) 融合深度發展,全麵支撐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隨著行動計劃的持續落實,必將形成一套完整的兩(liang) 化融合管理體(ti) 係標準,顯著提高我國製造業(ye) 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9.中國成為(wei) 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推動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十多項利好政策,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全年累計生產(chan) 37.9萬(wan) 輛,同比增長超4倍。全國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中原地區和京津冀等4大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聚集區域,比亞(ya) 迪、北汽等企業(ye) 新能源汽車銷量位居全球前10,中國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10.持續推進簡政放權 取消下放行政審批事項近一半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三管齊下”,三年共取消下放調整行政審批事項26項(占原有審批項目近一半)。2015年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清理13項中介服務,廢止5件規章,修改7項規章,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辦理天數平均壓縮9天,精減審批環節5個(ge) 。發布全部29項行政許可事項辦事指南信息,推進行政許可網上“一個(ge) 窗口”受理,切實為(wei) 企業(ye) 鬆綁減負,為(wei) 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清障搭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