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馮飛:采取三大措施化解中國產能過剩問題

來源:中國證券網 發布日期:2016-03-21

3月19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會(hui) ”經濟峰會(hui) 在北京召開。工信部副部長馮(feng) 飛在主題為(wei) “去產(chan) 能和去杠杆:邁過結構調整之檻”分組會(hui) 上表示,要采取發揮市場矯正作用、監管調控和政府兜底等三大措施來化解中國產(chan) 能過剩的問題。

馮(feng) 飛表示,一直以來產(chan) 能過剩是一個(ge) 常態,在日本、歐洲和美國等國家都曾出現過,中國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告別了短缺經濟之後,有三次比較嚴(yan) 重的產(chan) 能過剩,是對中國經濟影響非常大的隱患。

在馮(feng) 飛看來,這其中既有共性原因也有個(ge) 性原因。共性原因主要是,日本和美國產(chan) 能過剩出現的時期在經濟高增長時期,疊加外部巨大的危機。中國產(chan) 能過剩也是經曆了前一輪經濟的高增長,疊加了全球性金融危機,使得內(nei) 外需求萎縮,產(chan) 能過剩問題凸顯。

對於(yu) 中國產(chan) 能過剩的個(ge) 性原因,馮(feng) 飛認為(wei) ,一是政府對經濟的調控職能,中國政府對企業(ye) 和產(chan) 業(ye) 直接幹預太多,也是造成產(chan) 能過剩的問題原因。二是市場機製的發育不足,由於(yu) 市場機製和公司治理結構發育不健全,導致企業(ye) 決(jue) 策不正確,市場機製缺陷和信息的不對稱。

具體(ti) 而言,馮(feng) 飛指出,要通過三個(ge) 途徑來化解中國產(chan) 能過剩的問題:一是發揮市場的矯正作用,通過市場機製的公平和優(you) 勝劣汰機製,讓不具有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能出清。二是監管調控,通過環保、能效、安全、質量和技術等五個(ge) 標準加速產(chan) 能退出,加大執法力度。三是政府兜底,要保證職工安置和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

對於(yu) 處置僵屍企業(ye) 的人員安置問題,馮(feng) 飛表示,處置僵屍企業(ye) 過程中,最重要的風險就是人員安置,不可避免是企業(ye) 職工的下崗,中央政府設置了1000億(yi) 元專(zhuan) 項獎勵資金,可以通過轉崗、地方政府提供安置崗位等方式解決(jue) 就業(ye) 問題。

馮(feng) 飛強調,處理僵屍企業(ye) 更多的是要兼並重組,少破產(chan) 清算,最重要的是實行一企一策,一地一策,一業(ye) 一策,涉及地方經濟轉型,特大型僵屍企業(ye) 要有特定的解決(jue) 辦法,確保去產(chan) 能過剩不出現大規模的下崗潮。

對於(yu) 僵屍企業(ye) 的資產(chan) 問題,馮(feng) 飛表示,資產(chan) 是最難處理的,實現債(zhai) 轉股不良資產(chan) 的剝離中國政府進行了實踐,在上一輪不良資產(chan) 處置過程中在四大國有銀行成立了資產(chan) 管理公司,這一輪資產(chan) 處置問題的複雜性比上一輪更複雜,原因是資金來源更加複雜。

對於(yu) 這一輪的資產(chan) 處置,馮(feng) 飛表示,第一,要更加關(guan) 注用市場化的辦法處置資產(chan) ,在資產(chan) 處置過程中還是要考慮要債(zhai) 轉股的方式,發揮金融機構自主性,第二是實施不良資產(chan) 的剝離,第三是利用法律手段破產(chan) 手段,甚至清算方式解決(jue) 。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