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能否走出困境就看能否找到合適的宏觀政策

來源:和訊網 發布日期:2016-04-09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易憲容在撰文中認為(wei) ,當前中國經濟仍然在困難中前進,能否走出當前的困境,就在於(yu) 中國政府能否真正從(cong) 宏觀角度找到合適的政策,真正讓中國經濟駛上一個(ge) 正確發展之方向。這一觀點值得關(guan) 注。

中國經濟正在走出當前的困境嗎?估計這個(ge) 問題,是整個(ge) 國內(nei) 外市場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問題。因為(wei) 從(cong) 3月份中國股市的上漲,還是3月份PMI都比市場預期的要好。特別是3月份財新PMI達到49.7,創13個(ge) 月以來新高,更是讓市場對中國經濟走出當前困境增加了信心。

不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好轉,可能得益得於(yu) 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chan) 市場的變化。易居研究院在4月1日公布其針對30個(ge) 典型城市調查。數據顯示,在今年3月份,30個(ge) 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麵積為(wei) 2,563萬(wan) 平方米,月增長133%,年增長82.9%。其中杭州增幅居首,高達322.1%;天津次之,增幅達260.7%。隨著房地產(chan) 市場的回暖,萬(wan) 科、恒大等龍頭房地產(chan) 企業(ye) 在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都創下曆史最高水平,分別為(wei) 725億(yi) 元、670億(yi) 元。

在全國住房銷售創曆史記錄增長的同時,國內(nei) 各個(ge) 城市的房價(jia) 也快速飆升,甚至於(yu) 一線城市出現了房價(jia) 上漲瘋狂。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3月份中國百城樓價(jia) 指數顯示,全國受監察的100個(ge) 城市3月份新建住宅平均價(jia) 格為(wei) 每平方米1,1303元,環比上漲1.90%,漲幅較上個(ge) 月擴大1.3%。國家統計局的數字也顯示,70個(ge) 大中城市中有47個(ge) 城市的房價(jia) 上漲。而中國房地產(chan) 的回暖很快就會(hui) 反映整個(ge) 經濟數據向好的方麵來。這是中國“房地產(chan) 化”經濟的基本特征。

但是,上麵這些數據能夠意味著中國經濟走出了當前的困境嗎?或當前中國經濟是否開始築底反彈?但實際上要由此上述數據得出中國經濟基本開始向好的結論是不容易的。最近,國際清算銀行(BIS)銀行金融及經濟部主管布理豪(Claudio Borio)在今年2月發表的一篇演講 ,其題目就是“戲繼續上演:透視全球經濟的一麵鏡子”(The movie plays on: A lens for viewing global economy)。布理豪演講指出,美國金融危機差不多已經過去了8年了,但是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中國等新興(xing) 市場經濟國家,各個(ge) 國家經濟仍然沒有走向恢複性持續增長之路。那麽(me) 整個(ge) 全球經濟增長為(wei) 何會(hui) 如此艱難,主要原因在於(yu) 全球各國經濟根本無法擺脫當前阻礙經濟增長的幾大困境:如債(zhai) 務太高、生產(chan) 力增長太低、各個(ge) 國家可采取的政策彈性空間太小。

首先,從(cong) 中國的債(zhai) 務問題來看,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以銀行主導的中國金融體(ti) 係,當年銀行業(ye) 的業(ye) 績創曆史新高,不良貸款雙降,在根本沒有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上,中國政府采取了比歐美量化寬鬆更為(wei) 寬鬆的貨幣政策,從(cong) 而使得中國的債(zhai) 務在短期內(nei) 大幅上漲。比如中國各部門總債(zhai) 務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70%上升到2014年的235.7%,6年時間上升了65.7%。而根據麥肯錫方法測算則中國各部門總債(zhai) 務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84.6%上升到2014年的278.9%,6年時間上升了94.3%。可以說,由於(yu) 中國央行采取中國式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早幾年國內(nei) 銀行信貸過度擴張,企業(ye) 及地方政府債(zhai) 務快速上升。而這個(ge) 比較在全球來看也是最高的之一。

中國經濟正在走出當前的困境嗎?估計這個(ge) 問題,是整個(ge) 國內(nei) 外市場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問題。因為(wei) 從(cong) 3月份中國股市的上漲,還是3月份PMI都比市場預期的要好。特別是3月份財新PMI達到49.7,創13個(ge) 月以來新高,更是讓市場對中國經濟走出當前困境增加了信心。

不過,當前中國經濟形勢的好轉,可能得益得於(yu) 今年以來中國房地產(chan) 市場的變化。易居研究院在4月1日公布其針對30個(ge) 典型城市調查。數據顯示,在今年3月份,30個(ge) 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麵積為(wei) 2,563萬(wan) 平方米,月增長133%,年增長82.9%。其中杭州增幅居首,高達322.1%;天津次之,增幅達260.7%。隨著房地產(chan) 市場的回暖,萬(wan) 科、恒大等龍頭房地產(chan) 企業(ye) 在第一季度的銷售額都創下曆史最高水平,分別為(wei) 725億(yi) 元、670億(yi) 元。

在全國住房銷售創曆史記錄增長的同時,國內(nei) 各個(ge) 城市的房價(jia) 也快速飆升,甚至於(yu) 一線城市出現了房價(jia) 上漲瘋狂。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3月份中國百城樓價(jia) 指數顯示,全國受監察的100個(ge) 城市3月份新建住宅平均價(jia) 格為(wei) 每平方米1,1303元,環比上漲1.90%,漲幅較上個(ge) 月擴大1.3%。國家統計局的數字也顯示,70個(ge) 大中城市中有47個(ge) 城市的房價(jia) 上漲。而中國房地產(chan) 的回暖很快就會(hui) 反映整個(ge) 經濟數據向好的方麵來。這是中國“房地產(chan) 化”經濟的基本特征。

但是,上麵這些數據能夠意味著中國經濟走出了當前的困境嗎?或當前中國經濟是否開始築底反彈?但實際上要由此上述數據得出中國經濟基本開始向好的結論是不容易的。最近,國際清算銀行(BIS)銀行金融及經濟部主管布理豪(Claudio Borio)在今年2月發表的一篇演講 ,其題目就是“戲繼續上演:透視全球經濟的一麵鏡子”(The movie plays on: A lens for viewing global economy)。布理豪演講指出,美國金融危機差不多已經過去了8年了,但是無論是歐美發達國家,還是中國等新興(xing) 市場經濟國家,各個(ge) 國家經濟仍然沒有走向恢複性持續增長之路。那麽(me) 整個(ge) 全球經濟增長為(wei) 何會(hui) 如此艱難,主要原因在於(yu) 全球各國經濟根本無法擺脫當前阻礙經濟增長的幾大困境:如債(zhai) 務太高、生產(chan) 力增長太低、各個(ge) 國家可采取的政策彈性空間太小。

首先,從(cong) 中國的債(zhai) 務問題來看,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以銀行主導的中國金融體(ti) 係,當年銀行業(ye) 的業(ye) 績創曆史新高,不良貸款雙降,在根本沒有發生金融危機的情況上,中國政府采取了比歐美量化寬鬆更為(wei) 寬鬆的貨幣政策,從(cong) 而使得中國的債(zhai) 務在短期內(nei) 大幅上漲。比如中國各部門總債(zhai) 務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70%上升到2014年的235.7%,6年時間上升了65.7%。而根據麥肯錫方法測算則中國各部門總債(zhai) 務占GDP的比重由2008年的184.6%上升到2014年的278.9%,6年時間上升了94.3%。可以說,由於(yu) 中國央行采取中國式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早幾年國內(nei) 銀行信貸過度擴張,企業(ye) 及地方政府債(zhai) 務快速上升。而這個(ge) 比較在全球來看也是最高的之一。

但是,2015年之後這種債(zhai) 務過度增長的情況不僅(jin) 沒有減弱,反之還在增加。從(cong) 2014年11月開始,中國央行連續多次降準降息,從(cong) 而使得中國的信貸擴張進一步加速。比如,2016年銀行的信貸增長達到2.51萬(wan) 億(yi) ,創曆史新高,也是曆史最高月份2009年1月8900億(yi) 的2.8倍。更為(wei) 嚴(yan) 重的是,近年來中國銀行(601988,股吧)信貸過度擴張,央行向市場流入大量的流動性,這些資金並沒有流入實體(ti) 經濟,而是流入國內(nei) 的房地產(chan) 市場或其他資產(chan) 。比如,從(cong) 最近國內(nei) 上市銀行所公布的數據來看,個(ge) 人按揭貸款占整個(ge) 銀行信貸增長比重達30%。這表明以往國內(nei) 企業(ye) 及地方政府過度債(zhai) 務開始轉向家庭債(zhai) 務負擔增加。而這些債(zhai) 務風險是建立在國內(nei) 房地產(chan) 市場不進行周期性調整及房價(jia) 隻漲不跌的基礎上。但是,這種假定一旦變化,國內(nei) 企業(ye) 、地方政府、家庭的債(zhai) 務風險的問題都會(hui) 暴露出來。而中國房地產(chan) 市場不可持續性發展早就成了趨勢。

其次,對於(yu) 生產(chan) 率太低的問題。中國企業(ye) 不僅(jin) 麵臨(lin) 嚴(yan) 重的產(chan) 能過剩、許多僵屍企業(ye) 破產(chan) 、三四線城市房地產(chan) 去庫存的問題,而且在於(yu) 中國經濟的周期性調整,企業(ye) 利潤全麵下降的問題。已有數據示,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8%,新增利潤355.4億(yi) 元,從(cong) 而改變了2015年全年利潤下降的局麵(2015年利潤下降2.3%)。但是,中國工業(ye) 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麵臨(lin) 的困難仍然較多。比如采礦和原材料行業(ye) 利潤大幅下降、企業(ye) 庫存壓力仍然較大、企業(ye) 應收賬款繼續上升。這些都表明當前中國經營十分困難,生產(chan) 效率極低,而且這種情況在短期內(nei) 無法改變。

可以說,2013年下半年以來,政府采取了一係列的刺激政策,希望以此來中國經濟穩定增長,但是實際的效果都十分有限,從(cong) 而使得中國經濟政策又不得不回到前些年老路,或是以財政赤字來增加公共基礎設施投資,或是重新以最為(wei) 優(you) 惠的信貸政策和稅收政策重啟“房地產(chan) 化”經濟。這些做短期內(nei) 或有一定的交易,即中國經濟增長下行的壓力得以減輕。這不僅(jin) 阻礙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及中國經濟戰略轉型,更為(wei) 嚴(yan) 重的會(hui) 讓未來中國經濟增長增加更多的困難。

總之,當前中國經濟仍然在困難中前進,能否走出當前的困境,就在於(yu) 中國政府能否真正從(cong) 宏觀角度找到合適的政策,真正讓中國經濟駛上一個(ge) 正確發展之方向。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