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回暖受傳統行業推動 產能過剩引擔憂
3月中國經濟數據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但研究機構認為(wei) ,經濟複蘇可能是溫和且短暫的,在未來幾年內(nei) 結構性放緩的趨勢仍然可能持續。
招商銀行資產(chan) 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dong) 亮表示,目前經濟企穩仍然是依靠基建、地產(chan) 在刺激,經濟的內(nei) 生動力不強,很多既有矛盾並未破題。地產(chan) 限購政策會(hui) 導致此輪地產(chan) 周期的推動作用低於(yu) 預期。
其預計,二季度將是今年年內(nei) 經濟、通脹的高點。三季度後經濟增速可能會(hui) 再次轉為(wei) 下行,小陽春不會(hui) 持續太久。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分析稱,3月經濟活動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傳(chuan) 統行業(ye) (包括鋼鐵、水泥、房地產(chan) 等)的推動。在這些領域中,大部分仍然存在嚴(yan) 重的產(chan) 能過剩,去產(chan) 能仍在繼續。所以,3月的反彈可能是臨(lin) 時補庫存所致,可能不可持續。
此外,采用逆周期政策,有助於(yu) 穩定增長,但會(hui) 以其他政策目標為(wei) 代價(jia) 。尤其是最近幾個(ge) 季度信貸增長加速表明中國的債(zhai) 務,尤其是企業(ye) 債(zhai) 務將會(hui) 繼續攀升,這可能導致金融風險進一步惡化。
朱海斌預期,當經濟增長勢頭穩定時,政策支持規模將會(hui) 回收,增長態勢可能會(hui) 重複近年的“小周期”趨勢。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3月經濟數據的改善一方麵是前期穩增長政策滯後效應的體(ti) 現;另一方麵,年初以來政府通過政策加碼來推動房地產(chan) 去庫存,基建項目由於(yu) 資金到位率上升而陸續開工,以及通過債(zhai) 轉股等方式幫助企業(ye) 去杠杆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幫助預期改善的效果,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業(ye) 補庫存的需求。
以往年份一般都是在“兩(liang) 會(hui) ”之後的二季度啟動穩增長,而政策效應的體(ti) 現則一般都會(hui) 到三季度才會(hui) 有所體(ti) 現。鑒於(yu) 今年中國經濟所麵臨(lin) 的特殊外部環境,即美聯儲(chu) 可能在年中再次啟動加息,一旦兌(dui) 現會(hui) 在很大程度上會(hui) 壓縮中國政府在下半年的政策空間,因而今年穩增長政策的出台被提前到一季度。
但根據過往的經驗,本質上由政策驅動的經濟反彈一般隻能維持一兩(liang) 個(ge) 季度,除非維持或加碼政策力度,否則之後會(hui) 重新進入下行軌道,從(cong) 而形成年內(nei) 經濟小周期。
章俊認為(wei) ,目前房地產(chan) 銷售轉旺隻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遏製房地產(chan) 投資下滑的勢頭,短時間內(nei) 並不能徹底扭轉前期過度開發造成的高庫存以及人口結構改變所形成的大趨勢。而基建投資在地方政府融資能力改善以及信貸寬鬆的背景下可能會(hui) 持續發力,但鑒於(yu) 較高的基數以及處於(yu) 對過剩產(chan) 能死灰複燃的擔心,增速反彈的幅度將極為(wei) 有限。
其預計,中國經濟在二、三季度會(hui) 進入一個(ge) 溫和反彈區間,但伴隨著進入四季度後美聯儲(chu) 加息預期不斷升溫,央行貨幣政策可能會(hui) 提前回歸中性偏緊的立場,而前期政策刺激效應也開始逐步消退,屆時增長可能重新進入下行通道。
中長期看,中國經濟所需麵對的形勢依然嚴(yan) 峻。鑒於(yu) 美聯儲(chu) 已經進入了加息通道,如果未來歐元區經濟和日本經濟一旦企穩,並加入美聯儲(chu) 緊縮的行列,那對新興(xing) 市場的負麵衝(chong) 擊將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