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城市群大修編 將建設十九個城市群
國家發改委5月3日在其官網發文指出,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已編製完成並報國務院審批。北部灣、中原等城市群規劃已納入年度工作安排。
自“十一五”以來,城市群就被作為(wei) 推進我國新型城鎮化的主體(ti) 形態。
在“十三五”規劃中,城市群建設進一步加大步伐。國務院提出將在“十三五”期間建設19個(ge) 城市群,分別為(wei) :建設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提升山東(dong) 半島、海峽西岸城市群開放競爭(zheng) 水平;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展壯大東(dong) 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遊、成渝地區、關(guan) 中平原城市群,規劃引導北部灣、晉中、呼包鄂榆、黔中、滇中、蘭(lan) 州-西寧、寧夏沿黃、天山北坡城市群發展,形成更多支撐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中國社科院城市所研究員牛鳳瑞認為(wei) ,當前城市群建設的最大難題是城市之間產(chan) 業(ye) 的協調和互動。
“十三五”城市群大修編
發改委5月3日的文章稱,為(wei) 優(you) 化提升東(dong) 部地區城市群、加快培育中西部地區城市群,發改委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繼續組織開展跨省級行政區城市群規劃編製。
其中《哈長城市群發展規劃》於(yu) 今年2月報國務院批複同意,努力將哈長城市群建設成為(wei) 具有重要影響力和競爭(zheng) 力、宜居宜業(ye) 的綠色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於(yu) 今年4月報國務院批複同意,成渝城市群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國家級城市群為(wei) 目標,全麵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
21世紀經濟報道了解到,“十三五”時期建設的城市群,不少內(nei) 容相較“十二五”有了重大調整。
比如,在“十二五”期間,合肥屬於(yu) 皖江城市群,在“十三五”規劃中,合肥加入長三角洲城市群,皖江城市群未在規劃之列。
而“十二五”時期的環渤海城市群,被分拆成山東(dong) 半島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和遼中南城市群。以石家莊為(wei) 中心的城市群被並入到京津冀城市群。而京津冀城市群還包括了山東(dong) 德州。
此前很多專(zhuan) 家就提出,環渤海城市群意義(yi) 不大,因為(wei) 遼寧和山東(dong) 的城市與(yu) 京津冀的城市互動較少。
另外,即將編製的北部灣城市群包括了海口、湛江、南寧等地區,這較最初北部灣城市群的構想僅(jin) 僅(jin) 限於(yu) 廣西的也有了較大調整 。
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研究員方創琳告訴記者,最初構想的是20個(ge) 城市群。這些城市群級別不一,首先要建立5個(ge) 國家級的城市群,其次是建立9個(ge) 區域性的城市群,第三個(ge) 層次是建設引導培育6個(ge) 地區性的小城市群。
不同等級城市群的功能、地位和影響力是不同的,國家層麵的政策作用強度也不一樣。“現在在優(you) 先建設的5個(ge) 國家級特大城市群裏,提出把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建成世界級城市群。”他說。
城市群需解決(jue) 產(chan) 業(ye) 同質化
由於(yu) 多個(ge) 城市群跨省級行政區,產(chan) 業(ye) 的協調是一大難題。
比如北部灣城市群包括湛江、海口、南寧、防城港等城市,但是湛江和防城港都在發展鋼鐵,具有競爭(zheng) 關(guan) 係。
廣西大學東(dong) 南亞(ya) 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欣廣指出,北部灣地區既麵向東(dong) 盟,背靠大西南,又是泛珠三角經濟圈等等各種區域合作交叉的地方,所以可以利用這一優(you) 勢引進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
記者獲悉,南寧到海口、湛江之所以納入一個(ge) 北部灣城市群,是因為(wei) 該地是中國西北、西南、中部、北部地區往南出海口的一個(ge) 新的通道,也是絲(si) 綢之路經濟帶與(yu) 海上絲(si) 綢之路的交接點。
國家“十三五”也規劃了從(cong) 呼和浩特到南寧,再到湛江、海口的高鐵,預備將這一地區打造成新的產(chan) 業(ye) 和人口聚集區。
產(chan) 業(ye) 同質的情況在長江中遊城市群也存在。比如武漢、南昌、長沙,都在發展汽車和電子產(chan) 品製造業(ye) 。
同時,因為(wei) 江西、湖北、湖南本身都有省會(hui) 城市群,而省會(hui) 之間距離數百公裏,產(chan) 業(ye) 協調和人員往來還待加強。另外,長江中遊城市群還沒產(chan) 生類似上海、北京、廣州這樣經濟輻射力很強的中心城市。
城市群建設另一個(ge) 比較薄弱的地方是西部城市群。目前像蘭(lan) 西城市群、關(guan) 中平原城市群、寧夏沿黃城市群,因為(wei) 產(chan) 業(ye) 聚集不夠,仍難以吸引有太多的人口聚集,經濟發展也不是很快。
這有點類似城鎮化政策,盡管國家提出大力發展中小城市,以分流中心城市人口,但是居民仍偏向在更大的城市發展和定居。
方創琳認為(wei) ,小城市就業(ye) 機會(hui) 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落後。隻有把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延伸到小城市,把小城鎮與(yu) 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等對接以後,才會(hui) 有效果。
對於(yu) 未來城市群建設的重點,方創琳分析,應重點推進六大一體(ti) 化,即區域性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一體(ti) 化、城鄉(xiang) 統籌與(yu) 城鄉(xiang) 建設一體(ti) 化、區域性市場建設一體(ti) 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ti) 化、環境保護與(yu) 生態建設一體(ti) 化、社會(hui) 發展與(yu) 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建設一體(ti)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