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稻葵:未來中國經濟這三大機遇一定要抓住

來源:新華網 發布日期:2016-06-13

日前,在泰康資產(chan) 高峰論壇上,經濟學家李稻葵發表了《未來中國十年經濟大格局》的主題演講,以下為(wei) 演講實錄整理:

今天,我想講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發展特點、麵臨(lin) 的三個(ge) 重要風險和企業(ye) 界麵臨(lin) 的三個(ge) 重要發展機遇。

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三個(ge) 發展特點,中國經濟未來十年有什麽(me) 樣重要的發展特點呢?

我認為(wei) 最有可能的大概率事件是,恐怕未來十年增長的格局是前低後高,這是第一個(ge) 判斷。

為(wei) 什麽(me) 說前低後高?這個(ge) 判斷的基礎是,我認為(wei) 今天中國經濟運行的速度是低於(yu) 經濟增長潛力的,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實際速度低於(yu) 設計速度,這個(ge) 判斷非常重要。為(wei) 什麽(me) 這麽(me) 說呢?我有三個(ge) 根據或原因。

第一個(ge) 根據是國際環境。全球經濟隻有英國和美國的增長達到了它的增長潛力,美國是2.5%,英國2.0%;其他國家都是低於(yu) 設計時速的,幾乎沒有例外,比如說歐洲1.7%,日本0.7%;而新興(xing) 市場國家除了印度和中國之外,大半的國家舉(ju) 步維艱,俄羅斯是 -3%,巴西是-3%,南非也是-3%,還伴隨著高通脹。這是我判斷的第一個(ge) 根據。

第二個(ge) 原因是債(zhai) 務。目前中國經濟正在處理曆史上遺留下的一些難題,比如說我們(men) 目前的企業(ye) 債(zhai) 務不僅(jin) 達到了國內(nei) 曆史最高水平,在國際上也是非常高的,企業(ye) 負債(zhai) 率和負債(zhai) 總規模占GDP的150%,在全球各個(ge) 國家中名列前茅。雖然這並不等於(yu) 說我們(men) 會(hui) 進入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但這個(ge) 問題必須解決(jue) ,這就需要短期內(nei) 降低增長速度。

第三個(ge) 基本原因是增長點。為(wei) 什麽(me) 說中國的經濟增速低於(yu) 潛力,因為(wei) 現在還沒有完全打造出新的增長點。城鎮化剛剛破題,還不知道怎樣才能進入到快速軌道。

這一係列原因,讓我判斷中國經濟目前是低於(yu) 增長潛力在運行。既然如此,未來一定會(hui) 逐步回到增長潛力甚至更高一點。因此,我個(ge) 人對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判斷是前低後高。中國經濟還能怎麽(me) 高呢?我認為(wei) 中國經濟的增長潛力應該不止目前的6.7%。

根據我們(men) 研究的最基本結論,在一個(ge) 經濟體(ti) 已經達到市場經濟起飛的前提下,判斷它的增長潛力和增長速度,增長潛力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是這個(ge) 經濟體(ti) 和世界上最發達經濟體(ti) 的差距,也就是人均GDP的差距。中國目前的人均GDP不到八千美元,按照購買(mai) 力評價(jia) 是美國人的五分之一,這意味著我們(men) 有大量的企業(ye) 在學習(xi) ,比如說保險業(ye) 到資產(chan) 管理,從(cong) 商業(ye) 模式到運營模式、管理模式到技術的引進,方方麵麵都有巨大的趕超空間。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說中國經濟仍然有很好的增長潛力,這就是最根本的根據。

中國經濟是大國經濟,趕超起來非常慢,這句話有一定道理。但不要忘記,正因為(wei) 是大國經濟,所以我們(men) 內(nei) 部市場的潛力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比如說安徽省緊鄰江蘇,可是安徽的人均收入水平隻是江蘇省的一半,江蘇省人均收入水平是全國最高的,但安徽省是全國倒數第六,和江西、廣西排在一塊兒(er) 。這個(ge) 例子告訴我們(men) ,大國經濟內(nei) 部市場的潛力非常巨大,如果好好挖掘這些潛力,就能夠把大國增長優(you) 勢發揮出來。隻要通過艱苦的努力,改革調整到位,我們(men) 的增長速度在未來十年後半部分應該還能夠上來一點。

第二個(ge) 判斷是,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結構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理由如下:

第一個(ge) 理由是,我們(men) 的勞動力成本已經非常高,遠超過我們(men) 的鄰國越南等國家。過去七八年,我們(men) 的勞動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勞動力工資增長遠高於(yu) 名義(yi) GDP,勞動成本的變化將引發一係列的經濟結構的變化。

第二個(ge) 理由是,今天的百姓需求也在改變,已經超越了基本的溫飽。大概在五六年前,寶馬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了美國,而今天奔馳、寶馬、凱迪拉克也都如此。這表示在中國市場上,中高端購買(mai) 力人群的數量已經超過了美國,凱迪拉克甚至有60%的市場在中國。中國內(nei) 地有相當大的消費群體(ti) ,他們(men) 的要求很高,要求高質量的產(chan) 品,其中有一部分人在滿足溫飽以後還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務、保險服務,這就是需求的改變。

勞動力成本的改變和需求的改變會(hui) 引發一係列的改變,我稱之為(wei) “靜悄悄的革命”。

比如,這兩(liang) 年金融業(ye) 的發展遠遠超過我們(men) 的實體(ti) 經濟,有人講是泡沫,我不同意。金融業(ye) 的確給百姓生活帶來了變化,包括保險業(ye) 。去年金融業(ye) 的附加值已經占GDP的大約10%,在9.6%左右,去年金融業(ye) 的附加值的增長速度是15.9%,這還是在下半年股市出現巨幅波動的前提下,否則增幅會(hui) 更高。如果沒有金融界的貢獻,去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僅(jin) 僅(jin) 是6.2%。

再舉(ju) 兩(liang) 個(ge) 例子,由於(yu) 成本的變化,我們(men) 的產(chan) 業(ye) 也發生了變化。

過去大城市周圍可以容忍煉鋼煉鐵,因為(wei) 那時候窮,老百姓生活水平低,對空氣質量要求比較低。而現在,每天出門前不僅(jin) 看溫度還看PM2.5,大家不能容忍大城市周邊再搞重化工業(ye) 。

過去在內(nei) 地挖礦、煉鋼、煉鐵,現在轉變成買(mai) 鐵、買(mai) 煤,在沿海進行重工業(ye) 、化工業(ye) ,根本原因是勞動力成本提高了,我們(men) 突然發現買(mai) 煤比自己挖煤合適,與(yu) 在鞍山挖的鐵礦石相比,從(cong) 國外運來的鐵礦石又便宜又好,還發現在沿海一帶用從(cong) 德國進口的最好的煉鋼機器產(chan) 生的汙染比我們(men) 內(nei) 部交通的揚塵還低。

這就是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到生活水平的提高帶來的經濟結構的變化,我稱之為(wei) “靜悄悄的革命”。越來越多農(nong) 民工和農(nong) 村沒關(guan) 係了,工資上去了,那生產(chan) 結構必須改變,工廠必須重新布局,這就是結構帶來的重大改變。

第三個(ge) 判斷是,未來十年中國經濟大格局的變化是增長動力的轉換。

過去二三十年的發展中,頭十年是靠耐用消費品帶來了投資企業(ye) 生產(chan) 能力擴張的熱潮,如電冰箱和彩電等;第二輪是靠住房和汽車。在未來十年,住房和汽車也還會(hui) 是一個(ge) 增長點,但是它的重任和作用遠遠低於(yu) 過去十年。

未來十年還是要回到根本之根本,我認為(wei) 是兩(liang) 條:第一,需求在變、生產(chan) 成本在變,一定會(hui) 讓越來越多的百姓要進城生活,這是老百姓自發地改善個(ge) 人生活的動力;第二,農(nong) 民工和農(nong) 民已經沒有關(guan) 係了,大家都進城了,那麽(me) 就必須改變生產(chan) 結構,這就是兩(liang) 個(ge) 最基本的增長動力的改變。

\具體(ti) 說來,中國經濟未來十年將會(hui) 有三個(ge) 新增長點:

第一個(ge) 是消費。從(cong) 2007年起,消費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每年上升1%,官方統計是38%。但通過計算,我們(men) 發現消費占GDP的46%,而且每年上升,到2020年消費一定能夠占據GDP的半壁江山。現在所有和生產(chan) 相關(guan) 的產(chan) 業(ye) ,你看水泥、鋼鐵、煉油,都不太樂(le) 觀;但和居民消費相關(guan) 的行業(ye) ,一般利益都會(hui) 增多,比如旅遊、餐飲、酒店、養(yang) 老、醫療都還有增長空間,這是第一個(ge) 新增長點。

第二個(ge) 是產(chan) 業(ye) 的升級改造。過去是在內(nei) 地煉鋼鐵,現在都在沿海;過去是到內(nei) 地挖煤,以後都是進口煤。假如每年改造一個(ge) 億(yi) 的鋼鐵生產(chan) 能力,就能拉動約11.8%的GDP。短期內(nei) ,政府應該做的事情是消滅過剩產(chan) 能,把鋼鐵價(jia) 格抬上來,政府加強環保要求,就自然有人到沿海投資。

第三個(ge) 是城鎮化帶來的基礎建設投資。我有一個(ge) 觀察,我們(men) 的大部分百姓家裏條件不錯了,住房麵積也不小了,私家車也挺好了,但是出門環境髒兮兮的,空氣質量也不好,這說明公共設施建設還比較差,還有優(you) 化的空間。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三個(ge) 機遇

最後,對企業(ye) 而言有什麽(me) 機遇呢?三個(ge) 機遇。

第一個(ge) 機遇是,在結構調整中,一定要抓機會(hui) 。

在這一點上馬雲(yun) 是對的,不過馬雲(yun) 現在幹的活兒(er) ,一半是經濟專(zhuan) 家該幹的。馬雲(yun) 的意思我理解就是:不管經濟好壞,經濟結構在變化,變化過程中企業(ye) 家就有機遇,比如剛才說的金融服務。通過經濟攻堅,我們(men) 老百姓至少有3億(yi) 多人跨入了中高收入階層,這3億(yi) 多人口關(guan) 心的問題是自己的資產(chan) 能不能保值、增值,退休養(yang) 老以後有沒有保證。所以第一個(ge) 是結構變化中抓機遇。

第二個(ge) 機遇是,在技術變遷的過程中,一定要抓機遇。

現在我們(men) 趕上了新一輪技術變遷,自動駕駛恐怕還得十年,我們(men) 現在能看得見、摸得著的就是互聯網。我講一個(ge) 例子,比如保險公司,可以搞一個(ge) APP,給大客戶們(men) 提供所需的服務和信息,比如保險、遺產(chan) 或者養(yang) 老地產(chan) 等等。用互聯網技術能夠大大提高溝通的效率,減少很多勞動力的成本。互聯網技術已經到了這個(ge) 程度,這一輪中國經濟必須抓住當前新的技術革命(主要是信息革命)的機遇。

第三個(ge) 機遇是國際化。

金融有風險,資本賬戶不可能完全放開,但是一定要知道那是宏觀層麵來說的,微觀層麵上講,我們(men) 的資產(chan) 就是應該布局到全球各地去。道理很簡單,我們(men) 未來的消費,我們(men) 未來的生活,大量是來自於(yu) 國際其他經濟體(ti) 提供的產(chan) 品。我們(men) 的煤、鐵礦石、高端消費品等來自於(yu) 德國,高科技產(chan) 品研發來自於(yu) 美國,這些國家的很多企業(ye) 是被我們(men) 的消費拉動的。

怎樣做到肥水不流外人田呢?我經常給大家講一個(ge) 道理,你買(mai) 第一輛寶馬車之前,先去買(mai) 寶馬的股票,寶馬股票平均升值200%,原來是80塊錢,現在都超過 100塊錢了,怎麽(me) 來的?不都是中國人拉起來的。蘋果股票也是一樣的,蘋果世界第一大市值,不都是中國人搞起來的,我們(men) 又給它生產(chan) 又給它升值,所以不買(mai) 寶馬股票、不買(mai) 蘋果股票也虧(kui) 。資產(chan) 必須配置到全世界各地,才能達到肥水不落外人田,同時也對衝(chong) 我們(men) 的風險。國際化這門功課,我們(men) 未來一定要做好。

我給大家講一個(ge) 體(ti) 會(hui) ,很多國家對受中國經濟的影響遠遠超過我們(men) 自己,比如拉丁美洲、非洲、中亞(ya) 地區。此時此刻,哈薩克斯坦正在搞一個(ge) 阿斯卡拉論壇,本來我是要去的,但是由於(yu) 各種原因沒去,請了我很多年了,我不太重視他們(men) ,他們(men) 卻對我依賴很多,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一大對外投資者,而且這個(ge) 地位還在往上升。美國人、歐洲人抱怨我們(men) 在非洲、在拉丁美洲有很多影響,其實說白了是他們(men) 心有餘(yu) 而力不足,沒那個(ge) 投資鏈。反過來看,這也說明我們(men) 國際化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未來十年應該是充滿了期待的十年,也是充滿挑戰的十年。作為(wei) 企業(ye) 家,作為(wei) 我們(men) 大客戶,建議大家不斷地把握時代的變化。要感恩時代、認識時代,還要在時代變化過程中抓住機遇,讓我們(men) 的事業(ye) 再上一層樓。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