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水泥產量增速3.2% 企業虧損麵超4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布日期:2016-07-26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今日表示,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ye) 利潤分別下降70%多和50%多;鋼鐵行業(ye) 效益雖有改善,但是整個(ge) 行業(ye) 利潤率隻有1.61%;水泥和平板玻璃這兩(liang) 個(ge) 行業(ye) 的企業(ye) 虧(kui) 損麵分別在40%多和30%多。

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馮(feng) 飛等人介紹2016年上半年工業(ye) 通信業(ye) 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

對於(yu) 行業(ye) 分化問題,黃利斌首先談了四個(ge) 方麵的數據。他表示,從(cong) 工業(ye) 的三大門類看,產(chan) 業(ye) 結構在分化中進一步地優(you) 化,過度消耗能源資源的狀況在改變。上半年製造業(ye) 增速6.9%,快於(yu) 工業(ye) 整體(ti) 增速0.9個(ge) 百分點,采礦業(ye) 僅(jin) 增長0.1%,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chan) 和供應業(ye) 增長2.6%。

從(cong) 製造業(ye) 的內(nei) 部來看,新舊動能轉換也是在分化中加速推進。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增速10.2%,比製造業(ye) 增速高出3.3個(ge) 百分點,醫藥、電子行業(ye) 的增加值分別增長10.3%和9.2%。傳(chuan) 統輕工、紡織行業(ye) 的增加值增速都是6.5%,增速基本穩定。再看幾個(ge)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的行業(ye) ,粗鋼產(chan) 量上半年同比下降1.1%,電解鋁產(chan) 量下降1.9%,造船完工量同比下降7.4%,這些行業(ye) 都是負增長。另外,水泥、平板玻璃產(chan) 量的增速也比較低,水泥產(chan) 量增速3.2%,平板玻璃隻有1%。

黃利斌稱,從(cong) 行業(ye) 內(nei) 部來看,符合升級方向的行業(ye) 、品牌引領和技術改造效果初顯的行業(ye) 表現出良好運行態勢。這也說明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在分化中的轉型升級是在加快的。紡織業(ye) 的增加值增速7.3%,其中產(chan) 業(ye) 用的紡織品行業(ye) 的增速達到10.9%,基本型乘用車的產(chan) 量上半年同比減少34萬(wan) 輛,但是SUV(運動型多用途乘用車)增加了109萬(wan) 輛,成為(wei) 汽車增長的主要力量。再看有色行業(ye) ,上遊的冶煉行業(ye) 增速隻有8.3%,但是整個(ge) 壓延加工業(ye) 的增加值增速達到了13%。和衣食住行比較緊密的食品、文教辦公用品、日用化工品的增速都在7%以上。

從(cong) 效益情況來看,行業(ye) 分化也加重了部分行業(ye) 的困難。前5個(ge) 月,全國全部規模以上工業(ye) 利潤增幅6.4%,其中製造業(ye) 的利潤增幅12.5%,高技術製造業(ye) 的利潤增幅17.1%。但是一些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的行業(ye) 生產(chan) 經營比較困難。煤炭、石油石化等行業(ye) 利潤分別下降70%多和50%多;鋼鐵行業(ye) 效益雖有改善,但是整個(ge) 行業(ye) 利潤率隻有1.61%;水泥和平板玻璃這兩(liang) 個(ge) 行業(ye) 的企業(ye) 虧(kui) 損麵分別在40%多和30%多。

黃利斌指出,應該說,分化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使然。從(cong) 發展階段來看,當前中國正處在工業(ye) 化中期向工業(ye) 化後期過渡的時期,一些重大變化在這個(ge) 時期出現。比如,2013年城鎮戶均住房超過了1套,2014年千人汽車的保有量超過100輛。從(cong) 國際可比經驗來看,這些都是需求出現峰值進入平台期的一個(ge) 很重要表現,與(yu) 住行相關(guan) 的鋼鐵、水泥產(chan) 量出現了負增長。

第二個(ge) 方麵,也是市場引導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源會(hui) 向高收益領域傾(qing) 斜,出現產(chan) 業(ye) 同構化趨勢,從(cong) 而導致產(chan) 能過剩或者行業(ye) 的困難。整體(ti) 來說,出現了分化也不用太擔憂,它是一個(ge) 正常現象。


黃利斌強調,關(guan) 鍵問題是如何引領分化的趨勢,如何推動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從(cong) 去年12月開始,工信部和相關(guan) 部門研究了分業(ye) 施策的意見,今年以來國務院分別出台了煤炭、鋼鐵、建材、有色金屬、機械等指導意見,也是根據當前行業(ye) 的特征去引導這些行業(ye) 的健康發展。總體(ti) 來說,一方麵要加快培育新動能,另一方麵要加大力度修補傳(chuan) 統產(chan) 能,也就是堅定不移地去產(chan) 能,多措並舉(ju) 降成本、突出重點補短板,同時不斷地為(wei) 企業(ye) 發展營造好的環境。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