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定調產能過剩行業提升集中度 削層級助推央企重組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發布日期:2016-07-27

7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hui) 議,再次要求全麵落實“去產(chan) 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這次會(hui) 議還特別提及,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優(you) 勝劣汰和產(chan) 業(ye) 重組,提升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集中度。

與(yu) 之呼應的是,就在同一天,國務院辦公廳公布了《關(guan) 於(yu) 推動中央企業(ye) 結構調整與(yu) 重組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央企業(ye) 縱向調整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資源配置不斷優(you) 化,橫向整合基本完成,同質化經營、重複建設、無序競爭(zheng) 等問題得到有效化解。

中國企業(ye) 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當前央企結構調整就是要解決(jue) ‘過長’、‘過寬’的問題,向主業(ye) 集中才能做優(you) 做強。”

“四個(ge) 一批”提高國資配置效率

7月26日,財政部公布今年上半年國有企業(ye) 經濟運行情況,國企收入、利潤同比仍在繼續下降。其中,今年1~6月份,中央企業(ye) 營業(ye) 總收入12.95萬(wan) 億(yi) 元,同比下降1.3%,實現利潤7983.7億(yi) 元,同比下降9%。

在李錦看來,盡管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央企業(ye) 從(cong) 去年的47家增加到今年50家,但是央企體(ti) 量龐大並不意味著“強”和“優(you) ”,反而因為(wei) 機構臃腫、業(ye) 務龐雜、包袱沉重導致市場競爭(zheng) 力不強。

“橫向看,目前100多家央企,法人單位達4萬(wan) 多家;縱向看,央企遠不止‘四世同堂’,有30多家央企管理層級超過5級,有的甚至達到10級。機構分散,嚴(yan) 重影響企業(ye) 效率,還帶來沉重的成本負擔。”李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此次意見提出,要通過兼並重組、創新合作、淘汰落後產(chan) 能、化解過剩產(chan) 能、處置低效無效資產(chan) 等途徑,到2020年,使中央企業(ye) 總體(ti) 結構更趨合理,國有資本配置效率顯著提高,發展質量明顯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世界一流跨國公司。

具體(ti) 來看,意見明確了“四個(ge) 一批”的重點工作,即在此前提出的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和清理退出一批基礎上,增加了鞏固加強一批。

鞏固加強一批主要針對關(guan) 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重要通信基礎設施、重要江河流域控製性水利水電航電樞紐等領域的中央企業(ye) 。要保持國有資本控股地位,鞏固這些企業(ye) 的安全保障功能。

創新發展一批則要求通過搭建重組平台、科技創新平台和國際化經營平台,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意見提出,鼓勵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集團與(yu) 中央科研院所企業(ye) 重組。

另外,重組整合一批和清理退出一批則主要針對煤炭、鋼鐵等產(chan) 能過剩領域,集中資源形成合力,減少無序競爭(zheng) 和同質化經營,有效化解相關(guan) 行業(ye) 產(chan) 能過剩,以及下大力氣退出一批不具有發展優(you) 勢的非主營業(ye) 務。

李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調整優(you) 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是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重要方麵。既要做加法,就是通過兼並重組,提升企業(ye) 整體(ti) 功能和效率,增強在國際上的話語權;也要做減法,該退的退出來,有助於(yu) 把資源和力量向關(guan) 鍵領域、重要行業(ye) 集中。”

國資委設國企結構調整基金

26日的政治局會(hui) 議還要求,要采取正確方略和有效辦法推進五大重點任務。其中,去產(chan) 能和去杠杆的關(guan) 鍵是深化國有企業(ye) 和金融部門的基礎性改革。

這次政治局會(hui) 議提出,要通過有效的市場競爭(zheng) ,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優(you) 勝劣汰和產(chan) 業(ye) 重組,提升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集中度,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增強核心競爭(zheng) 力,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李錦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行業(ye) 分散是導致產(chan) 能過剩的主要原因。特別是我國鋼鐵煤炭企業(ye) 數量太多,不僅(jin) 導致產(chan) 能過剩,還由於(yu) 惡性競爭(zheng) 使整個(ge) 行業(ye) 生存困難。下半年這些行業(ye) 可能會(hui) 迎來較大規模的企業(ye) 退出、轉型和重組。”

2015年,央企數量從(cong) 112家縮減至107家,而今年以來,央企重組節奏明顯加快。7月14日,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shu) 長彭華崗表示:“今年上半年,集團層麵的重組步伐不斷加快,5組10家中央企業(ye) 重組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還有幾組重組工作正在醞釀之中,中央企業(ye) 戶數年內(nei) 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內(nei) 。”

與(yu) 此同時,對國企上市公司的重組整合也蓄勢待發。記者統計,今年已有約60家國企上市公司發布重大資產(chan) 重組預案,其中包括16家央企公司,還有將近30家國企啟動了大股東(dong) 股權轉讓。

“眼下國企重組遵循著兩(liang) 大思路,一是以‘一帶一路’戰略為(wei) 推手,力促優(you) 勢企業(ye) 之間的重組,其主要目的是做大規模,增強全球競爭(zheng) 力;二是以過剩產(chan) 能行業(ye) 為(wei) 主的重組,其主要推手是供給側(ce) 改革,這種重組是以結構調整為(wei) 主,圍繞去產(chan) 能、去庫存。寶鋼和武鋼的重組是後一種情況的典型代表。”李錦說。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了解到,調整優(you) 化國有資本布局結構也將是國務院國資委下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國資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將積極開展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抓緊做好“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和“國有企業(ye) 結構調整基金”的設立工作,優(you) 化調整國有資本結構,推動國有資本向關(guan) 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ye) 和關(guan) 鍵領域集中,同時加大中央企業(ye) 集團層麵的兼並重組。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