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改委:更好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

來源: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子站 發布日期:2016-08-04

2016年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chan) 投資(不含農(nong) 戶)258360億(yi) 元,同比增長9%,增速比1—5月回落0.6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2.4個(ge) 百分點。6月份當月增長7.3%,增速比5月份回落0.1個(ge) 百分點。固定資產(chan) 投資月度累計增速繼續在個(ge) 位數區間運行。

一、上半年投資運行情況

(一)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繼續加快

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49085億(yi) 元,同比增長20.9%,增速比1—5月提高0.9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同期提高1.8個(ge) 百分點。其中道路運輸業(ye) 、水利管理業(ye) 和航空運輸業(ye) 投資增速分別比1—5月提高3、3.6和8.5個(ge) 百分點。專(zhuan) 項建設基金對基礎設施投資帶動作用顯著。

(二)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和投資資金保持快速增長

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40202億(yi) 元,同比增長25.1%,增速比1—5月回落7.1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了23.5個(ge) 百分點。投資到位資金282443億(yi) 元,同比增長8%,比前幾個(ge) 月明顯加快,但仍低於(yu) 投資增速1個(ge) 百分點,資金保障仍需加大力度。

(三)大部分地區投資增速仍在兩(liang) 位數以上

上半年,31個(ge) 地區中23個(ge) 投資增速保持兩(liang) 位數運行,僅(jin) 有5個(ge) 地區投資增速低於(yu) 全國增速。有15個(ge) 地區上半年投資增速較1—5月有所回升,1—5月增速較1—4月回升地區僅(jin) 有7個(ge) 。

(四)製造業(ye) 投資增速繼續放緩

上半年,製造業(ye) 投資82261億(yi) 元,同比增長3.3%,增速比1—5月回落1.3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4個(ge) 百分點。受市場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製造業(ye) 多數行業(ye) 投資增速普遍回落,在31個(ge) 製造業(ye) 大類行業(ye) 中,21個(ge) 行業(ye) 投資增速較1—5月有所下降。

(五)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增速有所回落

上半年,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46631億(yi) 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1—5月回落0.9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了1.5個(ge) 百分點。

(六)民間投資增速進一步回落

上半年,民間投資158797億(yi) 元,同比增長2.8%,增速比1—5月回落了1.1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增速降低了8.6個(ge) 百分點;占整體(ti) 投資的比重為(wei) 61.5%,比上年同期下降3.6個(ge) 百分點,比2015年全年下降2.7個(ge) 百分點。其中,基礎設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6.3%,增速比1—5月下降0.4個(ge) 百分點;工業(ye) 和房地產(chan) 業(ye) 民間投資增速分別比1—5月下降1.7個(ge) 和0.6個(ge) 百分點。

二、下一步建議

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和製造業(ye) 投資增速持續下降,市場內(nei) 生的投資增長動力疲弱,投資下行壓力不容忽視;個(ge) 別投資總量較大省份降幅擴大加劇,投資波動風險明顯加大。下一步,必須堅決(jue) 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加快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擴大總需求,加大“補短板”的力度,努力增加合理有效投資,同時要加大對重點地區和重點領域促投資、穩增長的工作力度,切實防範投資波動風險,更好地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guan) 鍵作用。

(一)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大力緩解民營企業(ye) 融資難題。商業(ye) 銀行和政策性銀行要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低息、便捷、全覆蓋的金融服務。成立由政府主導的中小企業(ye) 政策性擔保機構,引導社會(hui) 資本進入,為(wei) 中小企業(ye) 提供低成本的擔保服務。發揮好我委建立的投融資合作對接機製作用,召開民營企業(ye) 項目專(zhuan) 場融資推介會(hui) ,向各類金融機構推介優(you) 質項目。開展使用專(zhuan) 項建設基金支持政策性擔保機構、為(wei) 民營企業(ye) 提供擔保的試點,及時總結推廣。積極鼓勵民營企業(ye) 通過發行債(zhai) 券進行融資,加大對優(you) 質民營企業(ye) 上市支持力度。

抓緊推動現有政策盡快落地。對國務院專(zhuan) 項督查等督查、調研和評估活動中發現重點任務未落實或落實不到位的,進一步明確細化任務內(nei) 容、時間期限和責任部門,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對落實不力的部門和地方嚴(yan) 肅追究責任,進一步督促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政府工作報告》和“鼓勵社會(hui) 投資39條”等促進民間投資重大政策文件,充分釋放已出台的政策效力。對國務院促進民間投資專(zhuan) 項督查等活動中發現行之有效的好經驗好做法,采取適當方式予以公布,鼓勵各地方各部門積極學習(xi) 借鑒。

全麵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快出台企業(ye) 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深入貫徹《關(guan) 於(yu) 深化投融資體(ti) 製改革的意見》,落實企業(ye) 投資自主權。降低民間投資準入門檻,落實好大幅放寬民間投資進入電力、電信、交通、油氣、市政公用、養(yang) 老、醫療、教育、文化、體(ti) 育等領域市場準入政策。規範完善在線審批監管平台,進一步簡化環節、優(you) 化流程。加快清理規範報建審批事項,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提速。選取當下民營企業(ye) 投資項目的成功案例,加大宣傳(chuan) 推廣力度,樹立學習(xi) 榜樣,改善市場預期、提振投資信心。

(二)全麵激發製造業(ye) 投資活力

支持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企業(ye) 技術改造。實施綠色製造、智能製造工程和工業(ye) 強基工程,用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增強製造業(ye) 核心競爭(zheng) 力,在關(guan) 鍵領域擁有一批自主核心技術,產(chan) 業(ye) 邁向中高端水平,先進製造業(ye) 加快發展。

積極化解和轉移過剩產(chan) 能。督促地方嚴(yan) 格執行鋼鐵、煤炭等行業(ye) 去產(chan) 能目標責任。嚴(yan) 格執行“僵屍企業(ye) ”退市製度。堅持以市場化方式推動過剩產(chan) 能退出,大力推動兼並重組。加快市場出清步伐,積極引導社會(hui) 資本向優(you) 質企業(ye) 集聚和流轉。加快推進國際產(chan) 能和裝備製造合作。

堅定不移降低各種企業(ye) 成本。加快民營銀行審批節奏。鼓勵商業(ye) 銀行創新信貸產(chan) 品和擔保方式。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清查和取消各種不合理的附加費。督促前期各項稅費補貼政策落實到位。積極開展電力直接交易。

加快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完善支持服務性製造、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政策。落實雙創政策,加快培育新業(ye) 態、新模式和新市場。加大對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領域知識產(chan) 權的保護力度,夯實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基礎。

(三)進一步促進房地產(chan) 投資健康發展

因城施策加大調控力度。鼓勵商品房庫存較大的城市進一步加大去庫存力度,可采取先租後售、與(yu) 政府共有產(chan) 權等方式促進居民購房。鼓勵品牌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收購現有地產(chan) 項目,通過品牌注入、提高住房品質的方式消化庫存。完善教育、醫療、商業(ye) 等配套服務設施,提高住房吸引力。一、二線等住房供應緊張的城市要采取擴大新增供地、盤活存量土地等方式擴大土地供給,防範土地價(jia) 格快速上漲。根據市場狀況,適時調整住房、辦公樓和商業(ye) 營業(ye) 用房土地供應比例,合理規劃住宅配建的商業(ye) 設施麵積。

(四)加強對重點地區投資工作督導


督促重點地區促投資穩增長。對投資降幅大的地區,進一步強化督導檢查,確保促投資、穩增長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