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半數省份出台供給側改革方案——降低要素成本成難點,謹防政府有形之手“越位”
據統計,隨著日前福建省公布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總體(ti) 方案,全國31個(ge) 省、直轄市、自治區中,已有包括廣東(dong) 、四川、浙江等半數以上的地區陸續出台了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記者深入各地采訪發現,在實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很多地區的經濟轉型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進展,但也有很多困難尚待解決(jue) 。
成績 多地產(chan) 業(ye) 結構轉型加快推進
近年來,隨著地方政府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力度加大,很多地區的首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期中考”成績單頗有亮點。
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地區的旗濱玻璃生產(chan) 基地,位於(yu) 湘江邊上、石峰山腳,周邊不遠處有多個(ge) 居民小區。過去這裏三根煙囪黃煙滾滾,嚴(yan) 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被市民戲謔為(wei) “清水塘三根高香”。後來,旗濱玻璃正式搬遷到株洲醴陵。新建的廠區幹淨整潔,僅(jin) 有的一根煙囪也不見廢氣排放。據了解,旗濱玻璃通過綠色搬遷、升級發展,產(chan) 量增加一倍多,能耗降低一半多。
這個(ge) 玻璃生產(chan) 基地隻是產(chan) 業(ye) 升級的一個(ge) 縮影。在株洲市,還有一大批曾經創造過工業(ye) 輝煌的企業(ye) 陸續關(guan) 停。今年,湖南省鋼鐵、煤炭去產(chan) 能方案出台並有序展開,全省鋼鐵、建材、有色等行業(ye) 庫存分別下降12.6%、5.4%和2.2%,堅決(jue) 關(guan) 停搬遷了一批礦山企業(ye) 和金屬冶煉、造紙、化工等汙染企業(ye) 。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也在不斷推進。該自治區經信委主任沈左權說,目前,神華寧煤集團已減產(chan) 500萬(wan) 噸,28處地方煤礦產(chan) 能減少18%,安置了6656名煤炭行業(ye) 下崗職工。寧夏還製訂了120萬(wan) 噸淘汰落後產(chan) 能計劃,分解到18家企業(ye) ,下半年將關(guan) 閉拆除。此外,圍繞“一帶一路”戰略,寧夏還探索“走出去”化解過剩產(chan) 能,目前,中國阿曼(杜古姆)產(chan) 業(ye) 園區已開工建設,一批寧夏企業(ye) 正開展投資前期工作。
寧夏去庫存主要聚焦在房地產(chan) 和工業(ye) 產(chan) 品兩(liang) 大領域。自治區黨(dang) 委政研室副主任劉雨說,截至6月底,商品房銷售增速已由去年末的下降25.7%轉為(wei) 增長17.4%,房地產(chan) 去庫存周期較上年底減少1個(ge) 月。另一方麵,通過鼓勵優(you) 先采購本地名優(you) 產(chan) 品等多項措施,使部分行業(ye) 庫存明顯降低。截至5月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產(chan) 成品存貨由同比增長10.4%轉為(wei) 下降3.7%。
在供給側(ce) 改革的倒逼下,企業(ye) 自身也在積極謀變。湖南長沙是享譽中外的“工程機械之都”,這裏誕生了中聯重科、三一重工等行業(ye) 巨頭,然而,他們(men) 也麵臨(lin) 著產(chan) 能過剩、庫存高企的困境。今年4月,中聯重科收購了意大利納都勒公司,據介紹,這意味著中聯重科跨入全球環境高端產(chan) 業(ye) 鏈的序幕全麵開啟。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對記者說,對於(yu) 工程機械行業(ye) 來說,供給側(ce) 改革切中要害,企業(ye) 必須這麽(me) 去做。盡管新的動能也不一定能“遠水解近渴”,但企業(ye) 一定要利用這個(ge) 機會(hui) 進行轉型升級,讓管理更精準,生產(chan) 效率更高。
亮點 部分省份部署培育經濟新動能
在萬(wan) 博經濟研究院院長滕泰看來,多數省份的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都將“三去一降一補”作為(wei) 改革的重點任務,並提出了操作性較強的改革措施。部分省份在部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之外,逐步開始重視培育新供給、新動能,並提出了相應的鼓勵創新措施。
以《四川省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總體(ti) 方案》為(wei) 例,記者注意到,除了“三去一降一補”之外,《方案》還明確了要以“一提一創一培”(即提質量、創品牌、培育新動能新動力)為(wei) 抓手。有專(zhuan) 家分析稱,相比於(yu) “三去一降一補”做減法,新“三大抓手”更強調做加法和乘法。通過改革,推動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顯著提高,創新發展動力持續增強,要素資源配置效率大幅提升,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蓬勃發展。
而上海市《關(guan) 於(yu) 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ye) 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實施意見》則提出了高端發展、創新驅動等基本原則,並圍繞“著力優(you) 化供給結構,促進工業(ye) 高端發展”的任務,提出了千項精品創造計劃、企業(ye) 技術改造提速計劃等具體(ti) 措施;圍繞“著力補齊創新短板,釋放工業(ye) 發展新動能”的任務,提出了推動重大創新成果產(chan) 業(ye) 化、推進工業(ye) 創新平台建設、推進信息技術和製造技術融合創新等具體(ti) 措施。
滕泰表示,五大重點任務是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入手之策”,完成這五大任務,不僅(jin) 為(wei) 供給側(ce) 改革“破題”,而且為(wei) 擴大有效供給、培育新供給創造了條件。在此基礎上,很多省份提出了創造新供給、引領新需求的政策措施。新供給、新動能與(yu) 去產(chan) 能、去庫存,是相同方向並排而行的兩(liang) 條河流,隻有當它們(men) 匯聚成一條河流時,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才能從(cong) 根本上提升經濟潛在增長率。
挑戰 改革成果“含金量”有待檢驗
滕泰認為(wei) ,各地方在製定和實施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方案時,普遍存在著一些難點,如何全麵降低要素成本就是其中一個(ge) 較大的挑戰。以土地成本為(wei) 例,他表示,由於(yu) 土地管理的權限、土地管理的製度基本由中央政府掌握,地方在降低土地要素成本方麵的可操作空間非常有限。
記者從(cong) 湖南省半年經濟工作會(hui) 議上了解到,根據前段調研情況看,湖南省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仍還存在政策不精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中部地區一家製造企業(ye) 的有關(guan) 負責人說,地方政府為(wei) 了降低製度性成本出台了不少政策,清理了很多收費政策,但感覺“清理的都是小頭”,土地使用費等部分費用仍然有所增加,加上融資成本高企,企業(ye) 仍然感覺壓力很大。
另外,人力成本高也是企業(ye) 普遍反映的問題。根據湖南省發改委對215家企業(ye) 問卷調查,今年上半年,67.4%的企業(ye) 反映經營狀況一般或較差,91.2%的人工成本持續上漲。湖南省一家大型企業(ye) 負責人表示,企業(ye) 采取了精減人員的措施,去年以來員工減少近萬(wan) 人。整個(ge) 行業(ye) 還有2萬(wan) 多人的分流安置任務,這個(ge) 過程本身就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
此外,滕泰表示,在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各地方都比較注意合理運用行政手段,但是也有部分省份的供給側(ce) 改革方案中包含較多行政幹預措施。
寧夏黨(dang) 委政研室、發改委、經信委等部門負責人以及部分企業(ye) 在采訪中就表示,雖然現在寧夏供給側(ce) 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行政手段推動的色彩較濃厚,改革成果“含金量”有待檢驗。記者采訪發現,寧夏最大的庫存是商品房,今年以來,商品房去庫存主要采取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農(nong) 民購房補貼等手段,通過需求側(ce) 管理、運用市場辦法去庫存的不多。此外,目前寧夏企業(ye) 融資主要還是靠銀行貸款,直接融資少,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加杠杆”幫助企業(ye) ,導致債(zhai) 務不斷增加。
湖南省委改革辦一位負責人表示,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政府肯定要有所作為(wei) ,但要注意政府有形之手“越位”的問題,如果武斷地幹預市場,可能會(hui) 帶來很多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