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行業開啟“合縱連橫”新時代
產(chan) 能過剩現實背景下,中國水泥行業(ye) 已開啟“合縱連橫”的整合模式。
除豪瑞與(yu) 拉法基全球合並外,中國建材與(yu) 中國中材兩(liang) 大央企的整合已經浮出水麵,華北兩(liang) 大水泥巨頭金隅股份與(yu) 冀東(dong) 集團的重組已獲得商務部反壟斷局批準。
不僅(jin) 如此,一些區域內(nei) 的市場整合也在持續推進。
記者發現,遼寧、陝西、雲(yun) 南、江西等地的水泥企業(ye) 亦在積極推進並購重組,提高水泥行業(ye) 集中度。
9月29日,水泥銷售行業(ye) 人員程飛(化名)告訴記者,多年來,因科技含量不高,水泥行業(ye) 較為(wei) 小眾(zhong) ,可謂“一盤散沙”,但隨著經營承壓,行業(ye) 內(nei) 的整合從(cong) 未斷過。例如2014年就有24個(ge) 並購案例,2015年有19個(ge) 並購案例。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水泥協會(hui) 向政府部門提交了關(guan) 於(yu) 水泥大企業(ye) 產(chan) 能互換的政策建議,通過區域產(chan) 能互換、交叉持股、組建聯合銷售公司等方式推動水泥行業(ye) 提升產(chan) 能集中度,加快重組步伐。
中國水泥協會(hui) 發布的《2015中國水泥企業(ye) 整合報告》稱,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一直是製約水泥行業(ye) 健康發展的瓶頸,未來強強聯合或將成為(wei) 水泥行業(ye) 並購主流。
水泥行業(ye) 整合大戲接連上演
今年8月初,華新水泥公告稱,大股東(dong) 拉法基將其旗下七大資產(chan) 注入,從(cong) 而解決(jue) 潛在的同業(ye) 競爭(zheng) 問題,這標誌著華新水泥的內(nei) 部整合開啟。
其實,華新水泥的內(nei) 部整合隻是開始。8月26日,央企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yu) 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重組大會(hui) ,兩(liang) 家公司合並重組,正式成立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
公開信息顯示,新公司董事長宋誌平公開表示,將按照優(you) 化資源配置、整合同類業(ye) 務資源的基本方法,以優(you) 勢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以打造大上市公司為(wei) 目標,以避免同業(ye) 競爭(zheng) 、規範關(guan) 聯交易為(wei) 原則,實施專(zhuan) 業(ye) 化重組。
根據公告,重組後的中國建材集團營收將超3000億(yi) 元,資產(chan) 總額超5500億(yi) 元,成為(wei) 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chan) 業(ye) 集團,也是世界建材領域的領軍(jun) 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方麵,新集團水泥熟料、商品混凝土、石膏板、玻璃纖維、風電葉片等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能力位居世界第一;在國際水泥工程市場和餘(yu) 熱發電國際市場領域全球第一的地位也將進一步得到鞏固。
華北兩(liang) 大水泥巨頭金隅股份、冀東(dong) 水泥的並購重組也在有序推進,兩(liang) 家公司分屬於(yu) 北京國資委、河北唐山國資委。
9月26日,兩(liang) 家公司發布調整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mai) 資產(chan) 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guan) 聯交易方案的公告。而在此前的9月19日,兩(liang) 家公司收到了商務部反壟斷局不予禁止的函件。
其實,中國水泥行業(ye) 的並購整合在一些區域也已展開。
記者查詢發現,在遼寧,天瑞集團和山水水泥是當地排名前兩(liang) 位的水泥主導企業(ye) ,天瑞集團通過二級市場購買(mai) 股權成功控股了山水水泥。在陝西,海螺水泥控股了西部水泥,在雲(yun) 南,華潤水泥整合了昆鋼水泥,在江西,海螺水泥收購了聖塔水泥。
“上述並購屬於(yu) 較大規模的並購。”程飛告訴記者,近年來,水泥行業(ye) 並購不斷。2014年,行業(ye) 完成了24起並購,交易金額約80億(yi) 元,去年完成了19起並購案。
公開資料顯示,在今年9月9日的國際水泥峰會(hui) 上,發改委產(chan) 業(ye) 協調司處長劉明稱,中國水泥行業(ye) 的重組正在以“超乎市場想象”的速度向前推進,他期待水泥行業(ye) 重組真正的高潮早些到來。
3500家“小散”水泥企業(ye) 經營承壓
在水泥需求下滑、行業(ye) 經濟效益下降背景下,3500家小而散的水泥企業(ye) 經營承壓。
9月29日,華新水泥一人士告訴記者,相較於(yu) 鋼鐵,中國水泥行業(ye) 屬於(yu) 小眾(zhong) ,小而散的特征非常明顯,行業(ye) 產(chan) 能集中度不足60%。此外,在3500多家水泥企業(ye) 中,民營資本占比較大。
程飛告訴記者,水泥產(chan) 品科技含量並不高,加上前些年刺激政策下,不少地方出現投資衝(chong) 動,以致大量資本湧入這一行業(ye) ,使得中國的水泥產(chan) 能快速擴張,整個(ge) 行業(ye) 惡性競爭(zheng) 現象較為(wei) 普遍,打價(jia) 格戰使得不少企業(ye) 銷量未減利潤卻大幅壓縮。
中國水泥協會(hui) 會(hui) 長喬(qiao) 龍德曾在2016中國國際水泥峰會(hui) 上表示,目前,中國水泥行業(ye) 結構嚴(yan) 重不合理,企業(ye) 規模小、數量多,技術與(yu) 管理水平低,既難以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真正推動行業(ye) 轉型升級,又難以發揮產(chan) 業(ye) 集中度優(you) 勢,無法在競爭(zheng) 中形成規範的市場秩序。
記者發現,水泥行業(ye) 不少公司效益縮水。比如,江西的水泥龍頭公司萬(wan) 年青,去年的營收55.83億(yi) ,2014年的營收66.82億(yi) ,去年比前年少了11億(yi) ,而歸屬於(yu) 股東(dong) 的淨利潤去年為(wei) 2.49億(yi) ,大幅下滑54.79%,不及前年5.50億(yi) 的一半。公司在年報中稱,水泥售價(jia) 一路下行。
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巡視員呂桂新公開表示,過度競爭(zheng) 之下,水泥行業(ye) 出現生產(chan) 、銷售、價(jia) 格和效益全麵下降局勢。去年,全國水泥累計產(chan) 量同比下降了4.9%,是25年來首次出現年度負增長,水泥行業(ye) 盈虧(kui) 相抵後利潤總額330億(yi) 元,同比下降58%,比曆史最高年份2011年少賺700多億(yi) 元。東(dong) 北、華北、西北水泥行業(ye) 整體(ti) 處於(yu) 淨虧(kui) 損狀態。
此外,記者還發現,從(cong) 全國水泥主產(chan) 區域看,產(chan) 能過剩、競爭(zheng) 環境較差的區域,水泥價(jia) 格低,企業(ye) 虧(kui) 損麵較大。如在遼寧,近兩(liang) 年P.O42.5散裝水泥市場價(jia) 格與(yu) 黑龍江和吉林的價(jia) 差超過100元/噸,主要是低價(jia) 惡性競爭(zheng) 所致,而其水泥熟料年產(chan) 能5000萬(wan) 噸,實際需求僅(jin) 2400萬(wan) 噸,產(chan) 能過剩嚴(yan) 重。水泥大省雲(yun) 南,去年水泥行業(ye) 虧(kui) 損4.5億(yi) ,企業(ye) 虧(kui) 損麵達63%,虧(kui) 損企業(ye) 虧(kui) 損總額為(wei) 15.7億(yi) 。該地有中國建材西南水泥、華潤水泥、海螺水泥、拉法基等多家水泥巨頭集聚,產(chan) 能過剩、行業(ye) 集中度低、低價(jia) 競爭(zheng) 明顯。
強強聯合或成並購主流
“中國的水泥行業(ye) 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走出去較為(wei) 急迫。”程飛說,目前,華新水泥、海螺水泥等大型企業(ye) 都在加速國際化,而在國際舞台上競爭(zheng) ,產(chan) 業(ye) 升級、提升自身競爭(zheng) 力成為(wei) 必然,這對於(yu) 中國小而散水泥行業(ye) 現狀而言是一種挑戰,因此行業(ye) 並購重組是第一步。
在程飛看來,扭虧(kui) 、抑製行業(ye) 惡性競爭(zheng) 、提升行業(ye) 競爭(zheng) 力等,也需要通過行業(ye) 並購重組來實現。
安信證券一分析師認為(wei) ,中國的水泥行業(ye) 要做大做強,需要“合縱連橫”,行業(ye) 大並購,同時在海外市場實行戰略協作。此外,尚需加強產(chan) 業(ye) 鏈延伸。
中國水泥協會(hui) 發布的《2015中國水泥企業(ye) 整合報告》稱,未來幾年,水泥行業(ye) 的並購重組會(hui) 較為(wei) 活躍,大企業(ye) 集團間的並購重組會(hui) 提速。中國水泥產(chan) 能前20家公司中,一半具有國資背景。此外,從(cong) 並購趨勢看,優(you) 勢企業(ye) 間的強強聯合或是並購主流,優(you) 勢企業(ye) 聯合將有利於(yu) 擠壓劣勢企業(ye) 快速退出。並購方式上,不再是單純的資產(chan) 性收購,會(hui) 向多元化產(chan) 能合作模式發展,如股權收購、相互換股、共同出資組建新公司等。
程飛認為(wei) ,國內(nei) 不少企業(ye) 正在瞄準“一帶一路”發展機遇,有實力的水泥企業(ye) 也在尋求海外機會(hui) ,開拓國際水泥市場。
記者查詢發現,包括華新水泥、海螺水泥等多家大型水泥均在海外有布局,如海螺水泥在緬甸和印尼有兩(liang) 條生產(chan) 線。
記者注意到,除了並購外,大型企業(ye) 之間牽手實現優(you) 勢互補也將成為(wei) 常態。
今年6月16日,海螺水泥、華潤水泥簽署框架性《戰略合作協議》,實現強強聯手,共向華南優(you) 勢市場。
二者簽訂的協議顯示,雙方在項目建設、技術改造等方麵進行合作和信息交流,探討在中國和海外開展投資及收購方麵的合作,將共同推動中國水泥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記者查詢到,海螺水泥和華潤水泥同為(wei) 主導華南地區的水泥巨頭,在華南區域,前者產(chan) 能4200萬(wan) 噸,占自身總產(chan) 能的15.8%,占華南區域產(chan) 能的17.2%,後者產(chan) 能5400萬(wan) 噸,占自身總產(chan) 能66.9%,占華南區域產(chan) 能22%。
廣發證券分析師認為(wei) ,兩(liang) 家龍頭水泥企業(ye) 戰略合作,有利於(yu) 加強雙方在華南地區的主導權,鞏固區域市場良好競爭(zheng) 環境,擠壓劣勢產(chan) 能,分享市場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