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重點專項規劃陸續發布 165項工程加速落地
“十三五”重點專(zhuan) 項規劃進入密集出台期。據記者統計,春節假期結束後,國家層麵已經公布了五個(ge) “十三五”專(zhuan) 項規劃項目,平均每個(ge) 工作日公布一個(ge) 。據權威人士透露,國務院確定的22個(ge) “十三五”重點專(zhuan) 項規劃編製在順利推進中,部分規劃已經出台。
值得關(guan) 注的是,與(yu) 民生、公共服務、基建等“短板”領域相關(guan) 的五年專(zhuan) 項規劃近期連續公布,“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實施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正陸續加速落地。
補短板民生類專(zhuan) 項規劃密集出台
除了國務院日前印發的《“十三五”促進就業(ye) 規劃》外,《“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全國農(nong) 村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衛生與(yu) 健康規劃》等一批關(guan) 注民生領域的“十三五”重點專(zhuan) 項規劃也於(yu) 近期陸續出台。
這一批專(zhuan) 項規劃的部署主要圍繞補短板展開。據國家發改委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在《“十三五”促進就業(ye) 規劃》中,第一項核心內(nei) 容就是積極培育新的就業(ye) 增長點,著力緩解困難地區、困難行業(ye) 就業(ye) 壓力;《“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則構建了財政、投資、金融、土地、幹部人才“五位一體(ti) ”支持政策,要求財政、投資、金融各類資金要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qing) 斜,為(wei) 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資金保障。
此外,在各區域類“十三五”專(zhuan) 項規劃中,補短板相關(guan) 內(nei) 容也占據很大比例,明確了一大批重點投資工程項目。《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中按照補短板、調結構的要求,首次將逾百項有重要影響、具備一定前期工作基礎但又未納入國家“十三五”專(zhuan) 項規劃的工程項目以附件形式列出,作為(wei) 後期推進的優(you) 先備選。《東(dong) 北振興(xing) “十三五”規劃》也確定了把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wei) 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並針對基礎設施、網絡等當地落後的領域提出了一批重大工程項目。
可持續推動形成綠色生產(chan) 方式
記者注意到,在已經出台的重點專(zhuan) 項規劃中,有很多是圍繞可持續性發展進行的部署。圍繞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升級,出台了《“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等重點專(zhuan) 項規劃;圍繞生態環境和能源可持續發展,出台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等重點專(zhuan) 項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實施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中,包含了“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的15個(ge) 重大項目與(yu) 工程,其中包括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深海空間站、量子通信與(yu) 量子計算機、腦科學與(yu) 類腦研究等六個(ge) 科技項目和種業(ye) 自主創新、智能電網、天地一體(ti) 化信息網絡、智能製造和機器人等九個(ge) 工程。另外,在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方麵,還有一批重大工程項目分布在金融、農(nong) 業(ye) 、高端裝備、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信息化、新型城鎮化、特殊類型地區、海洋等八個(ge) 方麵。
此外,165項重大工程項目中,生態環境領域將實施19個(ge) 重大工程項目,其中5個(ge) 聚焦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6個(ge) 致力於(yu) 環境治理保護,8個(ge) 打造山水林田湖生態。環境治理的重點行動包括:開展1000萬(wan) 畝(mu) 受汙染耕地治理修複和4000萬(wan) 畝(mu) 受汙染耕地風險管控;建設5座中低放射性廢物處置場和1個(ge) 高放射性廢物處理地下實驗室;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麵積27萬(wan) 平方公裏;全國濕地麵積不低於(yu) 8億(yi) 畝(mu) 等。
中國礦業(ye) 大學(北京)副校長薑耀東(dong) 指出,推動形成綠色生產(chan) 方式,是未來五年發展的重要目標,主要手段就是要實施好這些大項目。
促民資公共項目市場化蘊含重大機遇
鼓勵民資在“十三五”規劃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市場化運作也成為(wei) 重點專(zhuan) 項規劃製定的一大思路。2月8日公布的《商貿物流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提升商貿物流企業(ye) 組織化程度,鼓勵商貿物流企業(ye) 進行資產(chan) 重組、業(ye) 務融合和流程再造,形成一批技術水平先進、主營業(ye) 務突出、核心競爭(zheng) 力強的大型現代物流企業(ye) 集團。鼓勵中小企業(ye) 通過聯盟、聯合等多種方式,實現資源整合優(you) 化,提升集約化發展水平。
與(yu) 此同時,《“十三五”促進就業(ye) 規劃》中提出,要將促就業(ye) 穩就業(ye) 作為(wei) 宏觀經濟政策的優(you) 先目標。一方麵,通過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PPP)等多種形式,有序有效引導並帶動社會(hui) 資本擴大就業(ye) 創業(ye) 服務供給。推動政府向社會(hui) 力量購買(mai) 更多基本公共就業(ye) 創業(ye) 服務,支持社會(hui) 資本興(xing) 辦教育和培訓機構。另一方麵,加強基層公共就業(ye) 創業(ye) 服務平台建設,健全覆蓋城鄉(xiang) 的公共就業(ye) 創業(ye) 服務體(ti) 係。建立部省兩(liang) 級就業(ye) 信息資源庫,實現就業(ye) 管理和就業(ye) 服務工作全程信息化。創業(ye) 培訓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設後,將實現數據、信息、資源聯通共享。
種種跡象表明,“十三五”重點專(zhuan) 項規劃在製定過程中,“市場化”就已經被融入規劃思路中。2016年下半年,國家發改委與(yu) 金融機構在建立投融資合作對接機製後,召開了首個(ge) 專(zhuan) 題會(hui) 議,內(nei) 容就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解讀及PPP項目推介會(hui) ,來自30多家金融機構和有關(guan) 單位的100餘(yu) 名代表參加了會(hui) 議。發改委規劃司副司長嶽修虎就“十三五”規劃綱要做了解讀,重點從(cong) 產(chan) 業(ye) 發展角度介紹了現代農(nong) 業(ye) 、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服務業(ye) 、網絡經濟、交通能源、環保等行業(ye) 和領域有關(guan) 情況,以及規劃綱要中提出的165項重大工程項目總體(ti) 概況。
在引入民資的過程中,已經有行業(ye) 分析師看出了民間投資在“十三五”規劃中的機會(hui) 和挑戰。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的《地熱能源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截至2020年底,中國新增地熱能供暖(製冷)麵積將累計達到16億(yi) 平方米,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專(zhuan) 家估計,這將拉動總計2600億(yi) 元投資,其中,建立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的PPP模式成為(wei) 重要內(nei) 容。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研究總監、360金融投資總監唐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6年至今,交通、農(nong) 業(ye) 、環境保護、教育、醫療、體(ti) 育、能源、信息等領域‘十三五’規劃、推進政策不斷出台,均將PPP作為(wei) 各領域重點推行的模式。其他尚未出台‘十三五’規劃的領域,也在研究整合社會(hui) 資本共同促進行業(ye) 發展的戰略,預計2017年PPP模式的應用將覆蓋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的全部領域。”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投資主要還是靠社會(hui) ,政府投資隻是起到一個(ge) “帶頭羊”的作用,要產(chan) 生溢出效應。從(cong) 投資性質上要看到,公共投資和民生投資領域具有誘導性,政府投入一塊錢,基礎設施完善了,平台環境形成了,就會(hui) 引導社會(hui) 投資兩(liang) 塊錢、三塊錢來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