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一季度開局良好 GDP增速或為6.8%
國家統計局將於(yu) 本月中旬發布最新的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多位分析師預測,2017年一季度我國經濟實現了良好開局,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回暖信號增強,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GDP)增速或為(wei) 6.8%。專(zhuan) 家表示,目前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經濟運行仍有下行壓力,但穩中向好的格局在二季度會(hui) 得以延續。
預測多家機構持樂(le) 觀態度
多家分析機構對2017年一季度經濟運行形勢持有樂(le) 觀態度。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日前發布的《2017年二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分析稱,2017年一季度,中國經濟積極因素明顯增多,增長動能由“單引擎”向“雙引擎”(新動能和傳(chuan) 統動能)轉變,景氣周期繼續上升。
“供需兩(liang) 端回升帶動生產(chan) 加快,服務業(ye) 發展勢頭向好,近期經濟運行回暖信號增強,預計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速為(wei) 6.8%。”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分析,從(cong) 具體(ti) 分項指標來看,三大類投資都有上升,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速較快;一季度累計出口增速可能為(wei) 4.5%,高於(yu) 去年增速;一季度進口更可能達到20%的快速增長。需要注意的是,1-3月消費累計增速在9.6%左右,對經濟拉動的作用或有所減弱。
據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分析,消費增速有所放緩主要與(yu) 小排量汽車減半征收購置稅政策減退、新能源汽車補貼減少和去年基數較高等因素有關(guan) 。但與(yu) 此同時,新興(xing) 消費和住房有關(guan) 的消費保持了旺盛的增長勢頭,顯示出在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和創業(ye) 創新發展的影響下,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繼續加快成長。
就此,經濟學家馬光遠6日在2017新消費論壇上表示,因為(wei) 新技術引發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新興(xing) 消費增長速度超過40%,將會(hui) 影響到5億(yi) 人左右。受此影響,到2020年,中國個(ge) 人消費總規模有望達到5.6萬(wan) 億(yi) 美元,是2016年的1.75倍。
最新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也顯示出了經濟向好的信號。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製造業(ye) PMI升至近3年最高,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也升至近3年的高點。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師陳中濤表示,今年一季度製造業(ye) PMI指數平均為(wei) 51.6%,高於(yu) 去年同期2個(ge) 百分點以上。主要分項指數均現明顯回升,顯示市場需求改善,生產(chan) 活動恢複,企業(ye) 整體(ti) 向好,行業(ye) 普遍回升,一季度經濟運行積極變化明顯,經濟增速呈現回升勢頭,可望達到6.8%左右。
“3月高頻數據顯示國內(nei) 經濟延續當前良好勢頭,鋼鐵、焦化企業(ye) 開工率提高,粗鋼產(chan) 量和電廠耗煤量環比增速保持穩定,華北、華東(dong) 、東(dong) 北地區水泥價(jia) 格明顯反彈。2月汽車銷售數據已經明顯回升,可以預計其對整體(ti) 消費的衝(chong) 擊將逐步減弱。”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ya) 軒也預計,3月各項經濟數據保持向上趨勢,一季度經濟增速保持穩定,GDP同比增長6.8%。
亮點工業(ye) 經濟回暖超預期
工業(ye) 經濟回暖,是一季度中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大亮點。從(cong) 3月份的製造業(ye) PMI數據來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ye) 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分析,生產(chan) 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wei) 54.2%和53.3%,分別比上月上升0.5和0.3個(ge) 百分點,在生產(chan) 和需求回暖的同時,企業(ye) 加大采購力度,采購量指數為(wei) 53.4%,升幅較大,高於(yu) 上月2.0個(ge) 百分點。另一項反映工業(ye) 經濟運行狀況的重要指標——工業(ye) 企業(ye) 財務數據也展現出了超預期的良好勢頭。今年前兩(liang) 月,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利潤總額同比大增31.5%,增速比上年12月份加快29.2個(ge) 百分點,比上年全年加快23個(ge) 百分點。此外,工業(ye) 生產(chan) 也在穩中有進,前兩(liang) 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3%,比上年同期加快0.9個(ge) 百分點。
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稱,價(jia) 格因素成為(wei) 一季度工業(ye) 經濟全麵回暖的最大推手。在經曆了4年半的工業(ye) 通縮之後,經濟運行企穩回暖,帶動工業(ye) 產(chan) 品價(jia) 格恢複性上漲。今年2月份,工業(ye) 生產(chan) 者價(jia) 格指數(P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7.8%,同比漲幅為(wei) 2008年以來的最高。國家統計局即將公布3月份PPI,多位專(zhuan) 家表示,雖然可能出現同比漲幅略微回落,但PPI或仍將保持在7.5%同比漲幅的高位。
“工業(ye) 品出廠價(jia) 格對收入的貢獻度超過對成本的貢獻,目前PPI大幅上漲對工業(ye) 利潤還是起到了相當正麵的作用。”民生證券宏觀經濟中心在報告中指出,上遊黑色產(chan) 品價(jia) 格暴漲,而中上遊與(yu) 石油、煤炭、黑色、有色直接相關(guan) 的行業(ye) (采礦、冶煉製造、化工)利潤在利潤總額中的占比超過了30%。因此,部分行業(ye) 在1-2月的利潤出現了成倍上漲。
展望壓力仍存但延續穩中向好
對於(yu) 二季度的經濟運行,多數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認為(wei) ,依然存在影響經濟運行的內(nei) 外不確定因素,但經濟穩中向好的格局應該會(hui) 延續。
連平認為(wei) ,房地產(chan) 市場降溫可能對經濟增長帶來壓力,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增速能否延續回升存疑,樓市轉冷會(hui) 逐漸影響到未來家具、家電、建材等消費。如果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增速回落,製造業(ye) 投資難以改善,依靠基建難以拉動投資持續上升。而國際市場不確定性因素也依然存在。因此,下半年經濟能否持續向好尚待觀察,仍存下行壓力。
“各地房地產(chan) 調控措施密集出台對房地產(chan) 投資的不利影響,也可能在二季度顯現,我國經濟基本麵改善能否符合預期仍待觀察。”謝亞(ya) 軒也如此表示。但他同時稱,近期樓市調控進一步加碼仍不足以打破房價(jia) 中長期繼續上漲預期,地產(chan) 商投資行為(wei) 不會(hui) 因此改變。隻要地產(chan) 調控不涉及貨幣政策收緊,2017年房地產(chan) 投資存在向上超預期的可能性。今年投資對國內(nei) 經濟貢獻將明顯提高,投資需求回升疊加出口需求改善,國內(nei) 經濟難以二次探底。
在陳中濤看來,經濟運行中的有利因素同樣較多。他表示,“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響應和支持,預計在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峰會(hui) 期間,將有一批重大合作項目落地。這種外部環境,有利於(yu) 國內(nei) 企業(ye) 開拓國際市場。此外,虛擬經濟降溫,實體(ti) 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同時有效投資仍將保持適度增長,對穩增長發揮重要作用。綜合判斷,二季度經濟運行穩中有升、穩中向好的態勢仍將延續。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的報告指出,二季度影響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國內(nei) 經濟增長的內(nei) 生動力依然較弱,投資回升可持續性麵臨(lin) 考驗。與(yu) 此同時,隨著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企業(ye) 效益將繼續改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將快速成長,預計二季度GDP增長6.9%左右,全年呈“前高後低”走勢。近期穩增長政策不宜再加碼,財政政策要研究繼續實施減稅的空間和可行性,貨幣政策要穩中趨緊,在時機成熟時可以考慮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