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印發礦產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來源:中國政府網 發布日期:2017-04-21


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國發〔2017〕2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方案》印發給你們(men) ,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7年4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方案

 

為(wei) 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更好地發揮礦產(chan) 資源稅費製度對維護國家權益、調節資源收益、籌集財政收入的重要作用,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現就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製定以下方案。

一、總體(ti) 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麵貫徹黨(dang) 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hui) 精神,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ti) ”總體(ti) 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ge) 全麵”戰略布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按照《生態文明體(ti) 製改革總體(ti) 方案》要求,堅持以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以維護和實現國家礦產(chan) 資源權益為(wei) 重點,以營造公平的礦業(ye) 市場競爭(zheng) 環境為(wei) 目的,建立符合我國特點的新型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

(二)基本原則。一是堅持維護國家礦產(chan) 資源權益,完善礦產(chan) 資源稅費製度,推進礦業(ye) 權競爭(zheng) 性出讓,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合理調節礦產(chan) 資源收入,有效遏製私挖亂(luan) 采、賤賣資源行為(wei) 。二是堅持落實礦業(ye) 企業(ye) 責任,督促企業(ye) 高效利用資源、治理恢複環境,促進資源集約節約利用,同時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維護企業(ye) 合法權益。三是堅持穩定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兼顧礦產(chan) 資源國家所有與(yu) 礦產(chan) 地利益,合理確定中央與(yu) 地方礦產(chan) 資源收入分配比例。

二、主要措施

(一)在礦業(ye) 權出讓環節,將探礦權采礦權價(jia) 款調整為(wei) 礦業(ye) 權出讓收益。將現行隻對國家出資探明礦產(chan) 地收取、反映國家投資收益的探礦權采礦權價(jia) 款,調整為(wei) 適用於(yu) 所有國家出讓礦業(ye) 權、體(ti) 現國家所有者權益的礦業(ye) 權出讓收益。以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競得人報價(jia) 金額為(wei) 礦業(ye) 權出讓收益;以招標方式出讓的,依據招標條件,綜合擇優(you) 確定競得人,並將其報價(jia) 金額確定為(wei) 礦業(ye) 權出讓收益。以協議方式出讓的,礦業(ye) 權出讓收益按照評估價(jia) 值、類似條件的市場基準價(jia) 就高確定。礦業(ye) 權出讓收益在出讓時一次性確定,以貨幣資金方式支付,可以分期繳納。具體(ti) 征收辦法由財政部會(hui) 同國土資源部另行製定。同時,加快推進礦業(ye) 權出讓製度改革,實現與(yu) 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有機銜接。全麵實現礦業(ye) 權競爭(zheng) 性出讓,嚴(yan) 格限製協議出讓行為(wei) ,合理調整礦業(ye) 權審批權限。

礦業(ye) 權出讓收益中央與(yu) 地方分享比例確定為(wei) 4∶6,兼顧礦產(chan) 資源國家所有與(yu) 礦產(chan) 地利益,保持現有中央和地方財力格局總體(ti) 穩定,與(yu) 我國礦產(chan) 資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的國情相適應,同時有效抑製私挖亂(luan) 采、賤賣資源行為(wei) 。

(二)在礦業(ye) 權占有環節,將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整合為(wei) 礦業(ye) 權占用費。將現行主要依據占地麵積、單位麵積按年定額征收的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整合為(wei) 根據礦產(chan) 品價(jia) 格變動情況和經濟發展需要實行動態調整的礦業(ye) 權占用費,有效防範礦業(ye) 權市場中的“跑馬圈地”、“圈而不探”行為(wei) ,提高礦產(chan) 資源利用效率。

礦業(ye) 權占用費中央與(yu) 地方分享比例確定為(wei) 2∶8,不再實行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按照登記機關(guan) 分級征收的辦法。具體(ti) 辦法由財政部會(hui) 同國土資源部製定。

(三)在礦產(chan) 開采環節,組織實施資源稅改革。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做好資源稅改革組織實施工作,對絕大部分礦產(chan) 資源品目實行從(cong) 價(jia) 計征,使資源稅與(yu) 反映市場供求關(guan) 係的資源價(jia) 格掛鉤,建立稅收自動調節機製,增強稅收彈性。同時,按照清費立稅原則,將礦產(chan) 資源補償(chang) 費並入資源稅,取締違規設立的各項收費基金,改變稅費重複、功能交叉狀況,規範稅費關(guan) 係。

(四)在礦山環境治理恢複環節,將礦山環境治理恢複保證金調整為(wei) 礦山環境治理恢複基金。按照“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將現行管理方式不一、審批動用程序複雜的礦山環境治理恢複保證金,調整為(wei) 管理規範、責權統一、使用便利的礦山環境治理恢複基金,由礦山企業(ye) 單設會(hui) 計科目,按照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計提,計入企業(ye) 成本,由企業(ye) 統籌用於(yu) 開展礦山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有關(guan) 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建立動態監管機製,督促企業(ye) 落實礦山環境治理恢複責任。

三、配套政策

(一)將礦業(ye) 權出讓收益、礦業(ye) 權占用費納入一般公共預算管理,並按照礦產(chan) 資源法、物權法、預算法和《國務院關(guan) 於(yu) 印發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35號)等有關(guan) 規定精神,由各級財政統籌用於(yu) 地質調查和礦山生態保護修複等方麵支出。

(二)取消國有地勘單位探礦權采礦權價(jia) 款轉增國家資本金政策,營造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維護國家礦產(chan) 資源權益,推動國有地勘單位加快轉型,促進實現市場化運作。已轉增國家資本金的探礦權采礦權價(jia) 款可不再補繳,由國家出資的企業(ye) 履行國有資本保值增值責任,並接受履行國有資產(chan) 出資人職責的機構監管。

(三)建立健全礦業(ye) 權人信用約束機製。建立以企業(ye) 公示、社會(hui) 監督、政府抽查、行業(ye) 自律為(wei) 主要特點的礦業(ye) 權人信息公示製度,將礦山環境治理恢複與(yu) 土地複墾方案、礦產(chan) 資源稅費繳納情況納入公示內(nei) 容,設置違法“黑名單”,形成政府部門協同聯動、行業(ye) 組織自律管理、信用服務機構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輿論廣泛監督的治理格局。

四、組織實施

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要充分認識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按照黨(dang) 中央、國務院決(jue) 策部署,進一步加強對改革工作的組織領導。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要牽頭建立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部際協調機製,強化統籌協調,明確職責分工,會(hui) 同有關(guan) 部門抓緊製定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征收使用的具體(ti) 管理辦法,妥善做好新舊政策的過渡銜接。各省級政府要切實承擔起組織推進本地區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的主體(ti) 責任,紮實穩妥推進各項改革。各地區、各有關(guan) 部門要強化對改革工作的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jue) 問題,確保礦產(chan) 資源權益金製度改革順利實施,重大情況及時報告黨(dang) 中央、國務院。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