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稅試點年內將擴圍 水泥等行業用水成本或增加
記者近期在河北調研水資源稅試點情況發現,自2016年7月開征水資源稅以來,稅收收入明顯增加,水資源稅開征前五個(ge) 征期,河北全省申報水資源稅超過7億(yi) 元。與(yu) 此同時,改革倒逼一些企業(ye) 減少取用地下水,轉變用水方式,采取節水措施的成效初步顯現。
記者還從(cong) 業(ye) 內(nei) 獲悉,國家層麵將對河北的試點經驗做出評估總結,水資源稅試點將在年內(nei) 擴圍。一些地方也已經在積極準備申報。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應綜合考慮水資源狀況和產(chan) 業(ye) 結構,體(ti) 製銜接完善的地方有望納入本輪擴圍試點。
開源 河北稅收收入增加明顯
2016年7月1日,我國正式開啟水資源稅試點,鑒於(yu) 取用水資源涉及麵廣、情況複雜,為(wei) 確保改革平穩有序實施,在河北省開展我國首個(ge) 也是唯一一個(ge) 水資源稅試點。具體(ti) 而言,河北采取水資源費改稅的方式,將地表水和地下水納入征稅範圍,實行從(cong) 量定額計征,對高耗水行業(ye) 、超計劃用水以及在地下水超采地區取用地下水,適當提高稅額標準,正常生產(chan) 生活用水維持原有負擔水平不變。
河北水資源費改稅之後,稅收收入明顯增加。記者從(cong) 河北省地稅局了解到,水資源稅開征前五個(ge) 征期,全省共有13325戶水資源納稅人,申報水資源稅超過7億(yi) 元,計稅取水量共計7.93億(yi) 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87億(yi) 元,占申報總額12%,地下水6.33億(yi) 元,占申報總額88%。
統計分析顯示,水資源稅收入與(yu) 原水資源費收入相比明顯上了一個(ge) 台階。對比來看,2015年河北水資源費月均收入0.78億(yi) 元,改革後水資源稅月均收入1.43億(yi) 元,比近三年水資源費月均收入增加0.65億(yi) 元,增幅為(wei) 83%。
據了解,實現增收主要有兩(liang) 個(ge) 原因:一是政策性增收。改革費改稅的同時,調高了取用地下水、超采地區取水和高耗水企業(ye) 的征收標準,增加了收入。二是管理性增收。實施費改稅後,稅收剛性增強,嚴(yan) 格依率計征,增加了稅款入庫。
具體(ti) 來看,“改革前後水資源稅費負擔變化總體(ti) 表現為(wei) ‘三增三平’ ,總體(ti) 符合政策設計初衷。” 河北省地稅局總經濟師朱清鬱說,“三增”即抽取地下水企業(ye) 稅負增加,超采區企業(ye) 稅負增加,特種行業(ye) 稅負增加;“三平”是居民生活用水負擔持平,企業(ye) 正常用水負擔基本持平,農(nong) 業(ye) 用水負擔不變。
他還表示,“增加收入不是費改稅的最終目的,改革主要是為(wei) 了破解水資源稀缺與(yu) 浪費並存的痼疾,調控意義(yi) 大於(yu) 財政意義(yi) 。改革初期收入增加屬於(yu) 正常現象,隨著企業(ye) 加大節水力度之後,稅收收入會(hui) 呈現出一個(ge) 逐步下降的過程。”
倒逼 節水成效開始顯現
從(cong) 水資源稅開征半年多來的情況看,改革倒逼一些企業(ye) 減少取用地下水,轉變用水方式,采取節水措施的成效初步顯現,總體(ti) 顯現出“三倒逼兩(liang) 提升”政策效應。
首先,差別稅率倒逼地下水取用量穩中有降。改革加大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稅負差。為(wei) 降低成本,一些企業(ye) 開始調整用水結構,減少取用地下水。如處於(yu) 地下水嚴(yan) 重超采區的唐山三友集團,這家企業(ye) 生產(chan) 主要抽取地下水,以前每立方水交水資源費2元錢;水資源費改稅以後,因為(wei) 企業(ye) 采水區域屬於(yu) 河北省地下水嚴(yan) 重超采區域,每立方水就要繳納水資源稅6元錢,稅額標準比原來水資源費提高了三倍。改革後該企業(ye) 接入公共管網,地下水用量比重從(cong) 改革前的60%降到改革後的8.7%。廊坊三河市的洗浴行業(ye) 已全部改為(wei) 使用自來水,不再抽取地下水。
河北省地稅局稅政一處處長高會(hui) 民表示,費改稅後,在征管力度不斷加強、納稅戶數逐月增長的情況下,地下水取水量不增反降,地下水使用量得到了有效控製,初步達到了抑製地下水超采目標。
其次,稅額大幅提高倒逼特種行業(ye) 轉變用水方式。特別是耗水大戶高爾夫球場反應明顯,河北省內(nei) 幾乎所有高爾夫球場都開始轉變用水方式,采取措施集約用水。
此外,用水成本增加倒逼高耗水工業(ye) 企業(ye) 強化節水措施。改革後,鋼鐵、水泥、化工等高耗水行業(ye) 麵臨(lin) 用水成本顯著增加的壓力。水資源稅的征收,迫使鋼鐵企業(ye) 紛紛加大投入節水環保設施,配備先進的汙水處理和水循環利用係統。
另一方麵,水資源稅改革促進了水資源稅征管水平和水資源管理水平的“雙提升”。朱清鬱說,財政、地稅、水利等部門密切配合,建立了多項工作機製,共同構建了“水利核準、納稅申報、地稅征收、聯合監管、信息共享”多部門共治的管理模式,形成了管理合力。
“在費改稅之前收費的力度,沒有這個(ge) 收稅的力度大,收費的話費用高,他可以跟你討價(jia) 還價(jia) ,但是費改稅之後,我們(men) 嚴(yan) 格執行稅法,可以說是全覆蓋,隻要是他用水,我們(men) 就全額足額征收。”唐山市南堡經濟開發區地方稅務局局長宿廣元說。
擴圍 年內(nei) 將增加水資源稅試點
按照河北省日前印發《2017年全省水資源管理工作要點》,2017年還將不斷深化水資源稅試點改革,研究製定配套政策,全麵開征超限額農(nong) 業(ye) 用水水資源稅;完成取用水信息管理係統升級改造,力爭(zheng) 與(yu) 非農(nong) 取水監控係統無縫連接,實現取水計量自動化;開展試點政策評估,總結改革試點經驗。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指出,水資源稅改革,能夠利用稅收杠杆調節用水需求,有效加強水資源保護,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同時促進企業(ye) 轉變生產(chan) 方式。而在河北試點,就是要率先在試點地區清費立稅,為(wei) 全國完善資源稅製試製度、趟路子。
按照資源稅改革的路徑規劃,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將選擇其他省份逐步擴大試點範圍,條件成熟後在全國推開。記者了解到,對河北省水資源稅試點情況將開展第三方評估,在評估完成之後,將在年內(nei) 選擇合適的地方擴大試點。
一位正在積極準備申報水資源稅試點的地方財政廳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現在正在積極做銜接和準備,爭(zheng) 取納入試點。費改稅的核心原則還是平轉,但是對於(yu) 超采地下水,措施上還要有方向。他還指出,水資源費改稅給地方財稅部門提出了新的要求,具體(ti) 而言:“征管部門的技術配置要到位;征收地和省級各級政府利益鏈條要理順,別打架;原體(ti) 製和新體(ti) 製要銜接。此外,費變為(wei) 稅之後,公共財政收入納入統籌安排,肯定也有一個(ge) 利益的再構,這個(ge) 也要理順。”
“水資源稅試點擴圍是很有必要的。”社科院中國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蔣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水資源雖然是可再生資源,但是我國整體(ti) 還是缺水國家。把水納入資源稅征稅範圍,是符合我國的現實國情的,對於(yu) 優(you) 化使用水資源有著重要意義(yi) 。
具體(ti) 到納入擴圍的地點選擇,蔣震表示,要綜合考慮水資源狀況和產(chan) 業(ye) 結構。水資源稅的功能就是調節用水結構,節約用水,構建生態友好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在他看來,“在水資源相對匱乏、產(chan) 業(ye) 結構偏重化的地區推廣,改革的效果會(hui) 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