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窯協同處置不足3% 生活垃圾無害化如何破局?
隨著經濟社會(hui) 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我國城市生活垃圾量不斷增長。2015 年,我國城鎮生活垃圾產(chan) 生量超過1.8 億(yi) 噸,堆存量70 多億(yi) 噸,占地5 億(yi) 多平方米,“垃圾圍城”問題日益顯現。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已成為(wei) 部分工業(ye) 化國家消納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之一。與(yu) 傳(chuan) 統填埋、焚燒的處理方式相比,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技術可行、經濟合理,具有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等明顯優(you) 勢。2015 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相關(guan) 部門開展了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工作。迄今,兩(liang) 年的試點及評估期即將結束,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量在整個(ge) 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中所占比重尚不足3%,工作進展緩慢,如何破局值得深思。
一、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優(you) 勢
(一)緩解占地難題,節省建設投資
2015 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場(廠)共有890 座,處理方式主要以填埋和焚燒發電為(wei) 主, 衛生填埋處理量占63.9%,焚燒處理量占33.9%。填埋占用大量土地資源,垃圾焚燒發電需要大額建設投資。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則不需要新建填埋場和焚燒爐,隻需以現有水泥窯生產(chan) 設施為(wei) 基礎,建設生活垃圾預處理係統,對水泥窯稍加改進即可。這樣,既節省了新建垃圾處理設施的場所和建設投資,又可緩解生活垃圾占地和新建處理設施占地等問題。據測算,就日處理1000 噸生活垃圾而言,焚燒發電設備所需投資是水泥窯改造投資的數倍。
(二)汙染排放少,處置能力強
傳(chuan) 統填埋的處理方式隨著時間的推移存在地下水體(ti) 汙染的風險,焚燒發電處理方式則存在二噁英排放、滲濾液處理、富含重金屬灰渣處理等難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技術具有汙染排放少的優(you) 勢。一是低廢氣排放。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技術是在1400℃以上的高溫下將石灰石徹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堿性的氧化鈣,穩定的高溫燃燒以及堿性氣氛降低了垃圾焚燒過程中的二噁英、氯化氫、硫氧化物等有害氣體(ti) 的排放。二是低灰渣排放。水泥窯焚燒垃圾產(chan) 生的固體(ti) 廢渣和重金屬顆粒物在水泥煆燒高溫下會(hui) 成為(wei) 融玻璃體(ti) ,急冷後可以製成水泥熟料,而垃圾焚燒發電始終無法解決(jue) 灰渣問題。三是低廢液排放。焚燒垃圾產(chan) 生的廢液在水泥窯負壓的作用下重新打入窯內(nei) ,經高溫得以消解。如果利用全國1/4 的水泥產(chan) 能,即可處理全國每年產(chan) 生的60%的垃圾。
(三)替代化石燃料和原料,減少能源資源消耗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技術在現有水泥窯生產(chan) 設備基礎上增加了垃圾預處理係統,它對生活垃圾進行加工處理後,可將生活垃圾分成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可燃物主要為(wei) 熱值高的有機廢物,經加工後,可作為(wei) 替代燃料噴入水泥窯為(wei) 水泥生料提供熱能。不可燃物主要為(wei) 熱值低的無機廢物,在水泥生料粉磨過程可作為(wei) 替代原料摻加進去。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技術充分挖掘了生活垃圾的能源資源潛力,提高了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水平,減少了水泥生產(chan) 過程的能源資源消耗,可實現水泥生產(chan) 和生活垃圾處理的雙贏。
(四)化解水泥行業(ye) 過剩產(chan) 能,促進綠色轉型發展
我國水泥行業(ye) 有1800 多條生產(chan) 線,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技術在處理垃圾的同時又可降低水泥產(chan) 量,我國政府已將其作為(wei) 化解過剩產(chan) 能、促進綠色轉型的重要舉(ju) 措。2013 年,國務院發布的《關(guan) 於(yu) 化解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支持利用現有水泥窯無害化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產(chan) 業(ye) 廢棄物,協同處置生產(chan) 線數量比重不低於(yu) 10%。2016年,工業(ye) 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聯合開展了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工作。
二、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推進存在的問題
目前,全國已建成投產(chan) 的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生產(chan) 線有30 多條,占水泥生產(chan) 線比重不足2%,離10%的規劃目標相差甚遠。這項工作推廣進展緩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政策激勵不到位
在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對於(yu) 垃圾處置,德國政府始終采取水泥窯協同處置和垃圾發電兩(liang) 條途徑並行的方針;日本環保部門認為(wei)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是垃圾處置的最優(you) 選擇,在財稅方麵給與(yu) 很多支持。我國在政策選擇上,則更傾(qing) 向於(yu) 支持垃圾焚燒發電。客觀上,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生產(chan) 成本高於(yu) 單純水泥生產(chan) ,水泥企業(ye) 處置生活垃圾每噸會(hui) 增加成本150-200元,而我國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的企業(ye) 隻能獲得每噸50-70 元的生活垃圾處置費用,多餘(yu) 成本需要企業(ye) 自己消化,多數企業(ye) “賠本賺吆喝”。焚燒發電企業(ye) 每處理1 噸垃圾能獲得約200元的政策補貼,也使得大部分垃圾流入焚燒發電企業(ye) ,水泥企業(ye) 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動力不強。
(二)缺乏統一的標準規範
一是缺乏針對性的排放標準。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汙染物排放標準不統一,目前尚未設立專(zhuan) 門的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汙染排放控製標準。如果按水泥行業(ye) 排放標準執行,則缺乏氯化氫(HCL)、氟化氫(HF)等汙染物的排放限製,會(hui) 對周邊環境有較大影響;如果按生活垃圾焚燒的高標準執行,則需采用更高水平的汙染防治舉(ju) 措,增加了技改投入。二是缺乏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形成的水泥產(chan) 品標準。生活垃圾處理不妥當,很可能會(hui) 對水泥產(chan) 品質量產(chan) 生影響,如果不規範入窯生活垃圾的特性,很可能會(hui) 對後續水泥產(chan) 品的銷售和使用產(chan) 生影響。三是缺乏統一技術標準規範。國內(nei) 現有的水泥窯協同處置包括預氣化預焚燒入窯、預發酵入窯和RDF(生活垃圾燃料化入窯)等多種協同處置技術工藝,但並沒有相應的技術規範,水泥窯企業(ye) 在實施協同處置時缺乏技術指導。
(三)技術工藝有待完善
一是去氯離子技術有待優(you) 化。生活垃圾氯離子含量高,國內(nei) 連續處理原生態生活垃圾的水泥窯生產(chan) 線每天都要放幾次高溫風,由此造成燒成係統熱耗上升,甚至影響產(chan) 量。二是生活垃圾替代原料和燃料技術有待優(you) 化,現有技術生活垃圾添加比例較低。三是祛味技術不夠成熟,目前盡管采用全封閉車間、係統負壓、除臭噴霧等方法,生活垃圾轉運和儲(chu) 存中出現的惡臭現象依然較為(wei) 嚴(yan) 重。
(四)地方政府與(yu) 公眾(zhong) 的認知水平還需提升
一是由於(yu) 公眾(zhong) 對垃圾處理設施存在誤解和顧慮,對生活垃圾處理項目存在抵觸心理,近年來還發生了一些群體(ti) 性事件,致使地方政府對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持有慎重心態,加大了項目立項和審批的難度。二是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審批環節涉及的行政審批事項過多,審批環節多達幾十個(ge) ,多頭審批、重複審批,程序繁冗影響了項目的有效推進。三是由於(yu)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存在與(yu) 傳(chuan) 統垃圾處理行業(ye) 搶奪資源的“嫌隙”,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企業(ye) 首先要向當地市容環衛部門申請垃圾供應,這取決(jue) 於(yu) 行政部門的意願,也涉及到既得利益者的各種關(guan) 係,影響垃圾供應。
三、幾點建議
(一)調整補貼政策,加大財稅支持力度
一是建議調整補貼政策。給與(yu) 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企業(ye) 與(yu) 焚燒垃圾企業(ye) 公平待遇,在建設和運營上給予同等財政補貼和稅收優(you) 惠。二是加大財政資金的支持力度。對於(yu) 推廣較好地區的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示範項目給予節能減排補助資金支持。三是重點扶持技術成熟的企業(ye) ,可在重點工程招標和政府采購中,優(you) 先選擇處理垃圾企業(ye) 的水泥產(chan) 品。四是引導和鼓勵社會(hui) 資金投入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項目。
(二)加快出台相關(guan) 的技術規範和建設標準
一是加快製定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技術規範和建設標準,完善生產(chan) 過程的操作規範、技術流程和檢測標準。二是完善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汙染控製標準和相關(guan) 環境規範,製定能夠評價(jia) 不同生活垃圾摻加比例、涵蓋全部汙染物排放種類的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汙染排放控製標準。三是加快製定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水泥產(chan) 品質量控製和等級評價(jia) 標準,規範入窯垃圾特性。
(三)推進和深化試點示範工作
一是深化國家試點工作。在現有銅陵海螺、貴定海螺、遵義(yi) 三岔拉法基瑞安水泥、武穴華新水泥、株洲華新水泥、溧陽天山水泥6 家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企業(ye) 的基礎上,擴大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試點範圍,及時總結技術路線、工藝裝備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方麵的成功經驗,分析解決(jue) 存在的問題,建立標準體(ti) 係,探索運營模式,為(wei) 下一步大力推進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奠定基礎。二是在北京、上海等地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汙泥試點示範,為(wei) 全國推廣應用發揮示範引領作用。三是對於(yu) 城市周邊有條件的新型幹法水泥廠,可明確其承擔城市生活垃圾處置的任務,同時,鼓勵新建水泥生產(chan) 線配套建立城市垃圾收集及預處理係統,並給予其建設或運營上的資金支持。
(四)加強關(guan) 鍵技術和裝備的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
一是優(you) 化協同處置過程中生活垃圾預處理、生產(chan) 過程監測與(yu) 控製、旁路放風灰利用與(yu) 無害化處置、產(chan) 品質量控製等技術,比如,研發高質量的垃圾衍生燃料(RDF)製備技術,粉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等多種汙染物高效協同脫除技術等。二是結合我國生活垃圾的特點,深入研究生活垃圾替代原料和燃料的技術,進一步提高我國生活垃圾添加比例。三是推動關(guan) 鍵核心裝備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在生活垃圾預處理、滲濾液處理、臭味控製與(yu) 消除、自動化過程控製等方麵,力求實現突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