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中國主動作為解決產能過剩問題

來源:新華網 發布日期:2017-06-29

第十一屆夏季達沃斯論壇於(yu) 6月27日至29日在大連舉(ju) 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日上午會(hui) 見部分與(yu) 會(hui) 嘉賓,同工商、金融、智庫、媒體(ti) 界人士對話交流。

在回答代表關(guan) 於(yu)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進展的問題時,李克強表示,在消化過剩產(chan) 能方麵,中國為(wei) 自己的結構性改革作出了努力,也為(wei) 國際社會(hui) 作出了貢獻。

【文字實錄】

荷蘭(lan) 皇家帝斯曼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謝白曼: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幾個(ge) 重點任務已經確定。中國在這些領域取得了哪些進展?國際工商界如何更好參與(yu) 中國的下一階段改革?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國近幾年來在推進全麵深化改革進程中,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重點推進了一些領域的改革,包括對煤炭、鋼鐵過剩產(chan) 能進行消化和淘汰。僅(jin) 去年我們(men) 就淘汰了6500萬(wan) 噸以上鋼鐵和2.9億(yi) 噸以上煤炭產(chan) 能。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也在推動培育新的發展動能,通過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減稅降費,減輕企業(ye) 負擔,大量新的市場主體(ti) 在誕生。

4年間小微企業(ye) ,或者說企業(ye) 數量翻了一番,現在總量已經達到2700萬(wan) 戶,市場主體(ti) 超過9000萬(wan) 戶,他們(men) 在催生著大量的新技術、新業(ye) 態的產(chan) 生。所以,中國的改革,尤其是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在推進著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升級。

大家都知道,國際上一些領域出現產(chan) 能過剩,這是國際金融危機發生以後很多國家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的一個(ge) 結果,需要全球共同努力,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中國沒有推卸自己的責任,而且主動作為(wei) 。可以說,在消化過剩產(chan) 能方麵,中國為(wei) 自己的結構性改革作出了努力,也為(wei) 國際社會(hui) 作出了貢獻。


中國的改革和開放,從(cong) 來都是並行的。30多年來,開放促進了改革,所以中國在推進改革的過程當中,我們(men) 需要外資、外商、外國智力的參與(yu) ,我們(men) 也歡迎外國的企業(ye) 到中國來,參與(yu) 企業(ye) 的兼並重組,我們(men) 也要在培育新動能當中,進一步開放服務業(ye) 對外資的準入門檻,實施負麵清單管理。而且中國按照符合WTO政策給予國內(nei) 企業(ye) 的一些支持,隻要是外國企業(ye) 在中國注冊(ce) ,我們(men) 將一視同仁。歡迎貴公司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