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明年實體經濟將迎新機遇新格局

發布日期:2017-12-26

■2018·觀大勢謀全局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曆史性成就,經濟結構也出現重大變革。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確定發展思路、製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

其中,推進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打造發展新動能,成為(wei) 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會(hui) 議提出,要推進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多位專(zhuan) 家和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這三個(ge) 轉變是實體(ti)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將持續推進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打造實體(ti) 經濟新動能,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與(yu) 此同時,在進一步降低實體(ti) 經濟成本,推進民營企業(ye) 發展,打造更加優(you) 質競爭(zheng) 環境,以及推進金融與(yu) 實體(ti) 經濟融合等方麵,政策支持也將進一步加強。

提振 高質量發展為(wei) 實體(ti) 經濟帶來新機遇

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ti) 係,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ti) 係質量作為(wei) 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you) 勢。

作為(wei) 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實體(ti) 經濟不斷取得新進展。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要振興(xing) 實體(ti) 經濟發展,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再次強調,強化實體(ti) 經濟吸引力和競爭(zheng) 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產(chan) 業(ye) 規劃部副部長李金波表示,推進高質量發展為(wei) 實體(ti) 經濟帶來了新機遇。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出台了“中國製造2025”、“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發展規劃等一係列政策,推進製造業(ye) 等實體(ti) 經濟轉型升級,我國實體(ti) 經濟正在向著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拓展。

同時,高質量發展模式也為(wei) 中小企業(ye) 帶來了新的發展動力。據介紹,目前我國中小企業(ye) 貢獻了50%的稅收、60%的GDP、70%的創新,已經成為(wei) 科技創新的主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優(you) 化存量資源配置,強化創新驅動,發揮好消費的基礎性作用,促進有效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合理增長。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這對於(yu) 中小企業(ye) 尤其是民營企業(ye) ,將產(chan) 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推動高質量發展,關(guan) 鍵在提高全要素生產(chan) 率,深化改革和開拓創新是著力點。在繼續落實“三去一降一補”為(wei) 抓手的改革舉(ju) 措的同時,著力點應放在提振實體(ti) 經濟上,大力培育新動能,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ye) 。

推進 多部門全麵發力“破、立、降”

實體(ti)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推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重點在“破”、“立”、“降”上下功夫。

會(hui) 議指出,大力破除無效供給,把處置“僵屍企業(ye) ”作為(wei) 重要抓手,推動化解過剩產(chan) 能。國家發改委表示,2018年將從(cong) 總量性去產(chan) 能轉向以結構性優(you) 產(chan) 能為(wei) 主,從(cong) 以退為(wei) 主轉向進退並重。

針對會(hui) 議提出的“大力培育新動能,強化科技創新,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培育一批具有創新能力的排頭兵企業(ye) ”,國家發改委秘書(shu) 長李樸民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推進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當前和今後一個(ge) 時期,對於(yu)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將著重進一步完善環境、強化創新,注重集群發展,同時進一步聚焦重點、加大投入,推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更高質量發展。

同時,降成本作為(wei) 支持實體(ti) 經濟的重要舉(ju) 措將持續加力。會(hui) 議指出,大力降低實體(ti) 經濟成本,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繼續清理涉企收費,加大對亂(luan) 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ye) 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據了解,2017年以來,國家發改委等有關(guan) 部門在各領域頻頻發布多項降成本措施。通過深化電價(jia) 、天然氣改革,規範金融等領域收費等措施,已經累計減輕企業(ye) 負擔超過1700億(yi) 元。未來,國家發改委將不斷完善長效機製,通過政策推進和落實,不斷降低企業(ye) 成本,推進實體(ti) 經濟發展。

此外,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表示,將進一步深化稅製改革,落實好各項稅收優(you) 惠政策,加大稅收支持實體(ti) 經濟、科技創新等工作力度。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未來將抓緊研究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統計指標體(ti) 係,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ti) 係、政策體(ti) 係、標準體(ti) 係、統計體(ti) 係、績效評價(jia) 和政績考核辦法。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堅持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出發點,增強金融服務實體(ti) 經濟的能力,這也是金融工作要回歸的本源。

激發 國企民企雙向加強提升市場活力

企業(ye) 是實體(ti) 經濟的主體(ti) ,隻有真正實現國企和民企的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才能實現實體(ti) 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對於(yu) 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和拓展民營企業(ye) 的發展,都給予高度重視。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明確,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you) 做大,完善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圍繞管資本為(wei) 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chan) 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ti) 製。

國資委副秘書(shu) 長彭華崗日前透露,第三批混改試點名單已經確定。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也表示,重點領域混合所有製改革持續推進,第三批混改試點企業(ye) 的實施方案正在加緊製定當中。據了解,目前央企層麵的公司製改革方案已全部批複完成,各省國資企業(ye) 的改製率已達95.8%。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在國企改革過程中,國企效率問題一直是重中之重。未來要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you) 做大,要進一步完善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圍繞管資本為(wei) 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chan) 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ti) 製。

對於(yu) 民營企業(ye) ,會(hui) 議指出,要支持民營企業(ye) 發展,落實保護產(chan) 權政策,依法甄別糾正社會(hui) 反映強烈的產(chan) 權糾紛案件。全麵實施並不斷完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破除歧視性限製和各種隱性障礙,加快構建親(qin) 清新型政商關(guan) 係。

有專(zhuan) 家表示,會(hui) 議重點提到民營企業(ye) 、民間投資,這意味著政府將民間投資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未來國家將在資源配置、融資條件、經營環境、簡政放權等多方麵更多地向民營企業(ye) 、民間資本傾(qing) 斜。

劉元春表示,會(hui) 議提出的激發市場主體(ti) 活力、依法甄別糾正社會(hui) 反映強烈的產(chan) 權糾紛案件、落實保護產(chan) 權政策等,對改變民營企業(ye) 家預期有非常大的調整作用。同時,實質性的國有企業(ye) 改革和政府改革,投資領域特別是第三產(chan) 業(ye) 投資領域進一步開放,改變金融資源過度偏向性投放等做法,都將提振民營企業(ye) 信心。

劉元春說,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全麵實施並不斷完善市場準入負麵清單製度”,就是要把原來在試點地區實行的負麵清單製度全麵推廣、深度推進。要以全麵實施負麵清單製度為(wei) 突破口,約束政府的權力。同時要破除歧視性限製和各種隱性障礙,徹底拆除企業(ye) 在發展中麵臨(lin) 的“彈簧門”“玻璃門”,推進國企和民企公平競爭(zheng) ,共同發展。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