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費,“減”出發展高質量
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大力降低實體(ti) 經濟成本,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繼續清理涉企收費,加大對亂(luan) 收費的查處和整治力度,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ye) 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有力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那麽(me) ,減稅降費措施對實現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多大作用?企業(ye) 對減稅降費還有什麽(me) 新期待?今年降成本的著力點在哪些方麵?本報記者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了調研。
減稅降費的力度不斷加碼,實體(ti) 經濟“輕裝上陣”,活力更足
山東(dong) 淄博齊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6號車間裏,整條生產(chan) 線有條不紊地完成了從(cong) 化漿、抄紙、卷取再到包裝入庫的全過程,人工智能設備在這裏盡情施展。
“這幾年,公司新上了多條生產(chan) 線,新上設備不是簡單的一加一羅列,而是緊跟科技前沿,像我們(men) 剛建成的23號造紙機,自動化水平高,年生產(chan) 壁紙原紙4萬(wan) 噸,僅(jin) 用了40多人!”公司董事長李學峰說,“現在,自動化工程師對化漿工段設備進行數控改造,實現了連續磨漿,有效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實現了員工少跑腿、數據多走路。”
成本降下來,質量提上去。去年4月11日,公司成功研發出ADO表層紙,經世界最大的強化木地板德國製造商試用後,得到德方生產(chan) 總裁高度評價(jia) :“齊峰的質量令我們(men) 尊重。”
在近幾年經濟麵臨(lin) 下行壓力,原材料、勞動力成本上漲的情況下,企業(ye) 從(cong) 哪兒(er) 獲得了轉型升級的資金呢?
“國家接連出台針對企業(ye) 研發創新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為(wei) 我們(men) 創新發展注入了活力。”公司財務總監張淑芳告訴記者,集團旗下的淄博歐木特種紙業(ye) 公司,去年僅(jin)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一項就減少企業(ye) 所得稅750萬(wan) 元,公司被稅務部門認定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又將減少企業(ye) 所得稅1700萬(wan) 元。
從(cong) 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ye) 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而減稅降費是降成本的有力舉(ju) 措。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各種減稅降費達到1萬(wan) 億(yi) 元,2017年繼續減少1萬(wan) 億(yi) 元。去年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每百元主營業(ye) 務收入中的成本為(wei) 85.26元,同比減少0.28元,降成本政策效果明顯。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ye) 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6%,增速較上年提高0.6個(ge) 百分點,工業(ye) 生產(chan) 增長自2011年以來首次加快,穩中向好態勢明顯。
“實體(ti) 經濟能取得這麽(me) 亮麗(li) 的成績單,與(yu) 減稅降費力度不斷加大有直接關(guan) 係。”對外經貿大學教授李長安認為(wei) ,製造業(ye) 隻有輕裝上陣,才能迸發出更大活力,也能將更多資金投入到研發中,使企業(ye) 競爭(zheng) 力實實在在地增強。
河北肅寧縣距離雄安新區60公裏,位於(yu)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黃金區位。2015年,響應京津冀一體(ti) 化要求,河北鵬潤印刷有限公司從(cong) 北京整體(ti) 搬遷至肅寧工業(ye) 區,公司由此進入全麵建設周期,精裝車間、平裝車間、成品庫房、宿舍樓、辦公樓、原材料庫房、食堂等基建項目相繼竣工,全部工程款項2300餘(yu) 萬(wan) 元,給企業(ye) 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
“公司剛剛搬遷至肅寧工業(ye) 區時,各種費用開銷特別大,一度有點喘不過氣來。幸運的是,企業(ye) 趕上了營改增全麵擴圍的好時機,特別是2016年開始把不動產(chan) 建設支出也納入了抵扣範圍,企業(ye) 建設廠房的投入能帶來稅收抵扣,兩(liang) 年下來稅費減少500多萬(wan) 元,切實減負了。”公司負責人何偉(wei) 告訴記者,憑借營改增給企業(ye) 省出來的錢,他們(men) 先後從(cong) 德國引進了2條柯爾布斯精裝聯動線、1台對開單色雙麵平版膠印機等高新印刷技術裝備,還新上了VOCs達標排放裝置,極大提高了企業(ye) 生產(chan) 效率,加快了企業(ye) 轉型升級,還兼顧了企業(ye) 的環保效益。
受益於(yu) 減稅降費的不隻有齊峰、鵬潤這樣的大企業(ye) ,作為(wei) 吸納社會(hui) 就業(ye) 、促進創新創業(ye) 的重要載體(ti) ,小微企業(ye) 一直享受到國家稅收政策的特殊關(guan) 照,一批小微企業(ye) 踩著時間點享受到了精準減稅措施。
湖北宜昌潤捷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業(ye) 。2016年,公司應納所得稅額為(wei) 26.27萬(wan) 元,享受到小微企業(ye) 稅收優(you) 惠政策,減免所得稅3.9萬(wan) 元。“去年國家政策範圍提高到50萬(wan) 元,我們(men) 的應納所得額增長到48.19萬(wan) 元,又一次享受到稅收減免7.2萬(wan) 元,這可相當於(yu) 2名員工的全年工資。”公司負責人李運蓉說。
除了減稅,一係列降費措施的推行,也讓企業(ye) 嚐到了甜頭。
湖北人福藥業(ye) 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總監陳禮英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從(cong) 2016年起,公司的養(yang) 老保險單位繳費比從(cong) 20%降到19%,失業(ye) 保險費用率從(cong) 2%降到1%,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由1.5%降到0.7%,個(ge) 人由0.5%降到0.3%,公司平均每月減少社保費用總計12萬(wan) 多元。
為(wei) 企業(ye) 減負,也要在人工、環境、土地、融資等其它成本方麵出實招硬招
對於(yu) 2018年的減稅降費,不少企業(ye) 有新期待。
河北滄州明珠隔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產(chan) 鋰電池隔膜,處於(yu) 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的上遊。近兩(liang) 年,隨著行業(ye) 競爭(zheng) 的加劇,市場倒逼公司不斷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我們(men) 不同於(yu) 其他一些行業(ye) 的技術創新,不用太多投入,研發出來的東(dong) 西馬上就能投入市場變現,我們(men) 的隔膜產(chan) 品在鋰電池結構中,是關(guan) 鍵的內(nei) 層組件之一。”公司財務部長劉明輝介紹,隔膜的性能直接影響電池的容量、循環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因此這種產(chan) 品的科技研發很關(guan) 鍵,一項成果出來往往要經過多次試驗過程,尤其是原材料消耗特別大,研發成本投入較高。
“國家針對科技企業(ye) 的稅收優(you) 惠支持,有效抵減了我們(men) 相當一部分研發成本,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劉明輝說,從(cong) 近年來公司享受的各項稅收優(you) 惠政策看,稅率的直接降低對企業(ye) 減稅效果更明顯,獲得感也最強,去年企業(ye) 享受高新技術所得稅優(you) 惠,稅率一下子降低10個(ge) 百分點,全年減免稅收900多萬(wan) 元。
劉明輝希望,國家在增值稅方麵,也能通過進一步簡並稅率或者直接給予稅率優(you) 惠,助力企業(ye) 創新升級。“根據公司去年經營數據測算,製造業(ye) 增值稅稅率每降低1個(ge) 百分點,就可直接帶來減稅100萬(wan) 元,對企業(ye) 降成本、增活力將是一個(ge) 不小的促進。”
“營改增後,增值稅作為(wei) 我國第一大稅種的地位更鞏固,稅率結構也有待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這是我國既定的改革方向。”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說,我國目前三檔稅率並存的增值稅結構中,製造業(ye) 與(yu) 服務業(ye) 的稅率相差較大,不利於(yu) 增值稅中性作用的發揮,從(cong) 支持實體(ti) 經濟特別是製造業(ye) 發展的角度看,增值稅稅率還應進一步得到簡並優(you) 化。
胡怡建說,去年,我國在營改增試點基礎上,將13%檔的增值稅稅率降為(wei) 11%,給相關(guan) 行業(ye) 和產(chan) 品帶來較大減稅紅利,而17%的製造業(ye) 增值稅率,涉及行業(ye) 更廣泛,對稅收影響也更顯著,需要根據財政狀況逐步調整,很難一步到位,可能會(hui) 分步實施。
一些企業(ye) 還反映,近年來國家大力實施減稅降費,政府的行政事業(ye) 性收費也在不斷規範。但一些經營服務性收費特別是壟斷行業(ye) 的服務性收費依然有增無減,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減稅降費的實際效果。
“現在融資難,融資貴,是我們(men) 中小企業(ye) 的一大通病,也是我們(men) 發展的最大阻礙。”李運蓉告訴記者,他們(men) 作為(wei) 一家貿易公司,由於(yu) 沒有廠房、資源等作為(wei) 固定資產(chan) 抵押,銀行授信額度低,“上次我找銀行谘詢,審批額度隻有30萬(wan) 元左右,而且審批手續複雜,一般要等一兩(liang) 個(ge) 月,這對我們(men) 資金周轉來說很不方便,一筆生意不可能等這麽(me) 久。而民間借貸利率動輒10%以上,我掙的錢都不夠還利息。”
李運蓉盼著有關(guan) 部門能在解決(jue) 小企業(ye) 融資難問題上多出實招,“希望能為(wei) 小微企業(ye) 提供低息貸款,利率在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3個(ge) 點左右,我們(men) 比較能接受,並且希望政府部門能為(wei) 我們(men) 解決(jue) 信用擔保問題,提高銀行的授信額,這樣公司發展才有後勁。”
胡怡建認為(wei) ,減稅費固然重要,但不能忽視企業(ye) 人工、環境、土地、融資等其他成本的上升。推動實體(ti) 經濟降成本,政府需全力推進相關(guan) 體(ti) 製機製改革,為(wei) 企業(ye) 減負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要大力破除壟斷,深化國企、金融改革,降低企業(ye) 用能、融資等成本,不斷增強企業(ye) 降成本的獲得感。
減稅中見改革,不單純是減負,而要實現節能減排、創新創業(ye) 等長遠目標
近日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hui) 議明確,今年要繼續實施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減輕企業(ye) 負擔,健全收費基金項目動態管理機製和亂(luan) 收費投訴舉(ju) 報查處機製,防止收費項目反彈。全國稅務工作會(hui) 議也提出,今年要把各項減稅政策落到實處。
“預計今年減稅降費的重點仍是實體(ti) 經濟,尤其是先進製造業(ye) 有望得到重點減稅傾(qing) 斜,此外,進一步清理不合理收費、健全相關(guan) 製度防止收費項目反彈也將是重點,這必將為(wei) 經濟轉型發展增添強勁的新動能。”李長安說。
“從(cong) 近年的減稅政策看,國家采取的是寓減稅於(yu) 改革的方法,不單純為(wei) 了達到減輕企業(ye) 負擔的短期目標,而是通過減稅實現節能減排、促進研發、創新創業(ye) 等長遠目標,更好地促進高質量發展。”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wan) 甫認為(wei) ,應把減稅降費放在全麵深化改革的整體(ti) 布局中,既有效推動財稅體(ti) 製改革,又引導推動企業(ye) 奔著質量、效益更高的方向發展。
以資源稅改革為(wei) 例,通過改變從(cong) 量計征為(wei) 從(cong) 價(jia) 計征方式,並停征相關(guan) 收費基金,有效建立了稅收與(yu) 資源價(jia) 格直接掛鉤的調節機製,減輕了企業(ye) 負擔,稅費關(guan) 係更加規範,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有效避免了統一稅率造成的企業(ye) 結構性負擔增加。
同時,資源稅改革的原則之一是清費立稅,解決(jue) 稅費重疊、功能交叉問題,在全麵從(cong) 價(jia) 計征的同時,停征了價(jia) 格調節基金、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等。據統計,資源稅改革半年內(nei) ,全國129個(ge) 改革稅目實際征收資源稅165億(yi) 元,改革後稅增費減,總體(ti) 減負48億(yi) 元,平均降幅22.5%。
今年初開始實施的環保稅,也是在取消排汙費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差別化征收機製,以大氣和水汙染物為(wei) 例,排放濃度值低於(yu) 標準30%的按75%繳稅,低於(yu) 排放標準50%的按50%繳稅,從(cong) 而有效促進企業(ye) 加大節能減排方麵的投入,淘汰高汙染、高耗能的落後產(chan) 能。
“以財稅改革牽引高質量發展,能夠增強宏觀政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提升企業(ye) 轉型發展的動力。”胡怡建認為(wei) ,當前推動減稅降費,就稅而言,要加快增值稅等與(yu) 企業(ye) 直接相關(guan) 的稅收製度改革。在稅與(yu) 非稅之間,重點是清理非稅收入,切實將適合以稅收形式征繳的收費項目、基金項目改為(wei) 稅收,凡不符合國家規定、地方越權出台的收費、基金項目一律取消。
“在將非稅收入轉化為(wei) 稅收的同時,也要注意加強對現有收費項目的管理。”李萬(wan) 甫指出,清理涉企收費,既要健全收費管理製度,又要加快財稅體(ti) 製改革,完善地方稅體(ti) 係,合理劃分中央與(yu) 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從(cong) 根本上遏製地方政府和相關(guan) 行業(ye) 亂(luan) 收費的衝(chong) 動。(記者 吳秋餘(y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