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省份調低今年GDP目標 多地取消對市縣GDP考核
多省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努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專(zhuan) 家稱體(ti) 現出落實新發展觀和擠水分。
近日,省級地方“兩(liang) 會(hui) ”相繼閉幕。作為(wei) 新一年工作的重要風向標,地方“兩(liang) 會(hui) ”每年都受到關(guan) 注。
今年地方“兩(liang) 會(hui) ”,多位省級政府一把手轉正。從(cong) 目前各省份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多地調低GDP目標,努力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大力推進“租購並舉(ju) ”,提高民生保障,解決(jue) 群眾(zhong) 住房生活等需求,成為(wei) 新亮點。
GDP目標
多地取消對市縣GDP考核
GDP目標如何定,無疑是每年人們(men) 最關(guan) 注的話題之一。記者梳理發現,與(yu) 2017年相比,至少有13個(ge) 省份調低了2018年的GDP增長目標。
其中,天津將去年的8%下調為(wei) 5%,重慶從(cong) 10%左右下調至8.5%左右,湖北從(cong) 8%左右下調至7.5%,甘肅從(cong) 7.5%下調至6%左右,內(nei) 蒙古從(cong) 7.5%左右下調至6.5%左右,西藏從(cong) 11%以上下調至10%左右。
另外,還有部分省份調整了具體(ti) 表述。如廣東(dong) 將去年的7%以上改為(wei) 7%左右,河南將去年的7.5%以上改為(wei) 7.5%左右。不過,也有一些省份與(yu) 2017年一致,如北京、上海這兩(liang) 年目標均為(wei) 6.5%左右。
除了下調目標,有些地方政府開始取消對部分市縣的GDP考核。據媒體(ti) 報道,福建省有34個(ge) 縣(市)取消了GDP考核,實行農(nong) 業(ye) 優(you) 先和生態保護優(you) 先的績效考評方式。海南省2018年起將實施新的《海南省市縣發展綜合考核評價(jia) 暫行辦法》,對保亭、陵水、樂(le) 東(dong) 等12個(ge) 市縣的GDP、工業(ye) 、固定資產(chan) 投資取消考核。
在“唯GDP論英雄”的時代,地方經濟發展速度越快、GDP增速越高,才會(hui) 受到“上級”肯定。然而,這一評價(jia) 方式也讓一些地方政府隻重經濟不管生態,甚至在數字上造假,給經濟數據“注水”。繼2017年年初遼寧承認經濟數據造假後,內(nei) 蒙古、天津等地也坦承數據存在“注水”情況。
一些省份在今年“兩(liang) 會(hui) ”上明確表態淡化GDP。內(nei) 蒙古自治區主席布小林日前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必須破除簡單以生產(chan) 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的發展觀、政績觀。山東(dong) 省省長龔正提出,2018年山東(dong) 經濟社會(hui) 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7%以上,並強調高質量發展,不為(wei) 增長速度高低困擾。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認為(wei) ,一些地方下調GDP目標,有擠水分的因素,即改變過去一些形式主義(yi) ,講究實事求是,這是一個(ge) 好現象。不過,也要防止此舉(ju) 帶來新形式主義(yi) ,不能變為(wei) 打造新的政績工程,防止一些官員上任之初把指標調得過低,而為(wei) 以後的政績做準備。因此,劉元春指出,不僅(jin) 要關(guan) 注目標調整,更要注意行為(wei) 模式、權力關(guan) 係、利益關(guan) 係等是否與(yu) 新發展觀和實事求是作風相符合。
發展方式
“高質量發展”成報告高頻詞
“高質量發展”成為(wei) 今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高頻詞。2017年12月,十九大之後的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比如,今年浙江省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未來五年浙江省將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以數字經濟為(wei) 核心的新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經濟體(ti) 係。2018年浙江要新增500個(ge) “浙江製造”標準,“品字標”企業(ye) 達到500家。?
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稱,今後五年,是重慶從(cong) 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期。要把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各項要求融入並落實到奮鬥目標之中,努力使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協調成為(wei) 內(nei) 生特點、綠色成為(wei) 普遍形態、開放成為(wei) 必由之路、共享成為(wei) 根本目的。?
今年天津GDP增速目標創下近年來新低。天津市市長張國清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他表示,今年是天津實現從(cong) 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生死攸關(guan) 的一年,將著力在“破”“立”“降”上下工夫。河北省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切實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轉到質量和效益上來,增強經濟增長的內(nei) 生活力和動力。2018年,山西嚴(yan) 格規定了萬(wan) 元地區生產(chan) 總值能耗等一係列約束性指標。其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以上目標是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山西全麵小康和轉型發展階段性特點確定的。
劉元春表示,目前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將更注重質量效率,各地也在落實新發展觀當中。
住房製度
多地加快“租購並舉(ju) ”新格局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ju) 的住房製度,讓全體(ti) 人民住有所居”。
2018年的房地產(chan) 市場走向如何?作為(wei) 地方兩(liang) 會(hui) 關(guan) 注的又一大焦點,記者注意到,北京、上海等多地提出,加大租賃市場供地力度、多渠道籌措租賃房源、加快形成“租購並舉(ju) ”新格局等措施。
北京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完善租購並舉(ju) 的住房製度。嚴(yan) 格執行各項房地產(chan) 調控政策措施,加強市場監測和政策儲(chu) 備,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運行。完成1200公頃住宅供地,擴大住房供給,穩定市場預期。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推進集體(ti) 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
同時,鼓勵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職工集體(ti) 宿舍,多渠道解決(jue) 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行業(ye) 務工人員住宿問題。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快建立多主體(ti) 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ju) 的住房製度。加強房地產(chan) 市場調控不動搖、不放鬆。提高中小套型供應比例,促進商品房有效供給。加大租賃房建設力度,支持專(zhuan) 業(ye) 化、機構化的代理經租企業(ye) 發展,新建和轉化租賃房源20萬(wan) 套,新增代理經租房源9萬(wan) 套,建立住房租賃服務平台,落實相應的公共服務。
廣東(dong)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特別是長期租賃,保護租賃利益相關(guan) 方合法權益,推進國有住房租賃平台建設。
近日,國土資源部、住建部印發了《關(guan) 於(yu) 沈陽等11個(ge) 城市利用集體(ti) 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實施方案意見的函》。目前,集體(ti) 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已在多地鋪開。
“租購並舉(ju) ”新格局對今年房地產(chan) 市場有何影響?中國社科院城市與(yu) 房地產(chan) 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鄒琳華認為(wei) ,發展租賃市場是建立房地產(chan) 市場長效機製的一部分,有利於(yu) 發揮房子的居住屬性。目前,該政策開始在多地區落地,對今年的房地產(chan) 市場將產(chan) 生一定影響,市民不急著買(mai) 房,有利於(yu) 抑製房價(jia) 。
民生保障
多地提高城鄉(xiang) 居民低保標準
2018年,各省份都亮出民生清單,不少地方提出加強社保體(ti) 係建設,提高城鄉(xiang) 居民低保標準等。
河北省明確,健全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和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製度,新增企業(ye) 職工養(yang) 老保險參保人數40萬(wan) 人。加快老齡事業(ye) 和產(chan) 業(ye) 發展,城鄉(xiang) 居民年低保標準分別提高到6600元、3600元。
江蘇省也提出進一步提高社會(hui) 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基礎養(yang) 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35元,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510元。城鄉(xiang) 低保標準分別提高5%和8%以上,農(nong) 村低保最低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
廣東(dong) 省提出,提高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標準。城鎮、農(nong) 村低保對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補差水平,分別從(cong) 每月457元、206元提高到503元、228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按不低於(yu) 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1.6倍,且不低於(yu) 當地現行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確定;孤兒(er) 基本生活最低養(yang) 育標準集中供養(yang) 和分散供養(yang) 水平,分別從(cong) 每人每月1450元和880元提高到1560元和950元;城鄉(xiang) 低保對象政策範圍內(nei) 基本醫療救助比例達到80%以上,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政策範圍內(nei) 基本醫療救助比例提高10%、達到80%以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分別從(cong) 每人每年1800元、2400元提高到1890元、2520元。
安徽省則要求,加強多層次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建設。將城鄉(xiang) 居民基礎養(yang) 老金最低標準提高50%。調整企業(ye) 和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退休人員養(yang) 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