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實施綠色製造三年行動計劃 2019年底水泥、煤炭等產品單位能耗水平均大幅下降

來源:貴州日報 發布日期:2018-06-08

《貴州省綠色製造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近日,省政府辦公廳轉發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hui) ,各縣(市、區、特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要求認真組織實施。

《計劃》要求,要牢固樹立和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決(jue) 守住發展和生態兩(liang) 條底線,深入實施工業(ye) 強省戰略和大生態戰略行動,推動工業(ye) 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以促進工業(ye) 全產(chan) 業(ye) 鏈和工業(ye) 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為(wei) 目的,統籌推進綠色產(chan) 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麵發展,加快節能降耗、清潔生產(chan) 、資源綜合利用和循環經濟等重點工程建設,全力打造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貴州綠色製造體(ti) 係,為(wei) 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提供基礎保障。

根據《計劃》,到2018年底,貴州省粉煤灰綜合利用率要超過90%,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過60%,規模以上單位工業(ye) 增加值能耗在2015年基礎上下降12%,建成工業(ye) 綠色示範園區10個(ge) 以上,全省工業(ye) 能源利用率顯著提升,工業(ye) 綠色化改造取得積極進展。

到2019年底,煤炭、電力、化工、冶金、有色、水泥等主要產(chan) 品單位能耗水平均大幅下降,單位工業(ye) 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18%,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和強度明顯下降,工業(ye) 節能環保產(chan) 業(ye) 與(yu) 綠色製造市場化機製協同推進。

到2020年底,全麵實現磷石膏銷大於(yu) 產(chan) ,且消納磷石膏量按10%的年增速遞增,赤泥、電解錳渣等綜合利用關(guan) 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綠色產(chan) 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等標準體(ti) 係更趨完善,基本建成符合貴州發展實際的綠色製造體(ti) 係。

為(wei) 實現既定的目標,《計劃》明確了八項重點任務——

深入開展產(chan) 業(ye) 綠色化改造。以優(you) 化實施“千企改造”工程為(wei) 重要抓手,加快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綠色化升級改造步伐;以“千企引進”工程為(wei) 平台,深入開展工業(ye) 強基補鏈招商引資;以“萬(wan) 企融合”行動為(wei) 載體(ti) ,著力推動互聯網與(yu) 綠色製造深度融合發展。

紮實推進工業(ye) 綠色化轉型。著力構建綠色工業(ye) 轉型體(ti) 係,加快關(guan) 鍵技術研發與(yu) 產(chan) 業(ye) 化,強化試點示範和綠色監管。依法依規和依據能耗、環保、質量、安全、技術、產(chan) 能標準要求,加快推動淘汰落後產(chan) 能。

不斷提高生產(chan) 綠色化水平。創建一批清潔生產(chan) 示範企業(ye) ,加快清潔生產(chan) 技術推廣應用,從(cong) 源頭消減汙染物產(chan) 生,革新生產(chan) 工藝裝備,鼓勵企業(ye) 采用先進適用清潔生產(chan) 工藝技術實施升級改造並推廣運用。

加快促進園區綠色化發展。圍繞綠色經濟培育主導產(chan) 業(ye) ,嚴(yan) 把園區項目準入關(guan) ,嚴(yan) 格控製高環境承載、高環境風險項目入園,著力引進產(chan) 業(ye) 帶動型、科技創新型、生態環保型項目。

大力推動能效綠色化提升。實施能效“領跑者”製度,全麵提升能源利用水平。鼓勵並扶持專(zhuan) 業(ye) 節能服務機構在全省工業(ye) 領域采用設備融資租賃、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參與(yu) 工業(ye) 節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鞏固深化資源綠色化利用。深入開展大宗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綜合利用專(zhuan) 項行動,鼓勵支持大宗固體(ti) 廢物的綜合利用規模化、產(chan) 業(ye) 化項目建設,探索建立適合行業(ye) 特點和區域特色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提高主要資源產(chan) 出率。

重點強化科技綠色化創新。推動企業(ye) 與(yu) 高校、科研院所等聯動,實施綠色製造產(chan) 業(ye) 核心關(guan) 鍵技術聯合攻關(guan) ;分行業(ye) 分領域組織推廣應用先進、成熟的節能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開發綠色產(chan) 品,鼓勵企業(ye) 應用綠色設計共性技術,采用高性能、綠色環保新材料,開發綠色產(chan) 品。

深度實施環境綠色化整治。實行企事業(ye) 單位汙染物排放總量控製製度;實施重點行業(ye) 治汙減排專(zhuan) 項行動;強化對工業(ye) 汙染排放及處理設施的在線監測監管;嚴(yan) 格控製高汙染、高耗能、高耗水行業(ye) 擴大產(chan) 能。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