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南北方現分化

來源:中財網 發布日期:2018-06-12

水泥南北基本麵分化:南方創新高,北方仍徘徊

2011年是水泥行業(ye) “濃墨重彩”的一年,當年無論南北,全國各地水泥均迎來高景氣,以上市公司為(wei) 例,2011年的盈利和ROE都達到了一個(ge) 很高的高度。

2014年又是一個(ge) 重點節點年,水泥總產(chan) 量創了曆史新高,之後年份都沒再超過這一數值,當年水泥企業(ye) 的盈利也不錯。

時間流轉到2017、2018年,水泥企業(ye) 的盈利再次迎來輝煌,不過和2011年不同的是這次南方和北方地區出現了明顯的分化。南方地區水泥企業(ye) 盈利新高,而北方企業(ye) 則遜色不少。

從(cong) 南北地區“量”的分化看背後隱藏的供需秘密

從(cong) 中期(3年)和長期(6年)數據來看,導致南北地區2017-2018年和2011、2014年盈利差異的主要直接原因是“量”的分化,而其背後的供需邏輯是什麽(me) ?

從(cong) 人口視角看中長期需求變化:分區域來看2017年相比2011年、2017年相比2014年的需求變化。可以看到和上市公司相對應的情況,華北、東(dong) 北地區需求下滑明顯;西南地區需求增長最好,華南也有一定的增長;從(cong) 中長期來看,人口流動決(jue) 定了區域需求變化,華南和華東(dong) 是人口淨流入主要地區,這是其水泥需求(GDP也是如此)表現較好的最根本原因,東(dong) 北是人口淨流出主要地區,其水泥需求(GDP也是如此)表現最差;預計這一趨勢未來仍將持續。

從(cong) 錯峰停產(chan) 視角看中短期供給影響:產(chan) 量數據既可以理解為(wei) “需求”(越長期視角越接近於(yu) 代表需求),也可以理解為(wei) “供給”(越短期視角越接近於(yu) 代表供給),從(cong) 中短期來看,這輪周期最大的不一樣來自供給側(ce) 收縮(供給側(ce) 改革),水泥行業(ye) 主要體(ti) 現為(wei) 北方十五省錯峰生產(chan) ,導致行業(ye) 整體(ti) 供給收縮,由於(yu) 供給收縮主要是北方地區做的貢獻(當然導致北方十五省錯峰生產(chan) 也是區域自救,主要原因源自2010年以來北方地區新增產(chan) 能投放過多,帶來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使得南北方之間利潤重新分配,南方地區“量”損失較小,從(cong) 而“盈利”更加受益,這也可以解釋為(wei) 什麽(me) 這輪周期裏海螺、華潤的彈性最大。

需求韌性強、邊際供給繼續收緊,3季度有望淡季不淡

從(cong) 2018年以來的高頻數據來看,首先,需求端保持較強的韌性,尤其是西南、華南需求表現較好,華東(dong) 地區需求也較平穩,地產(chan) 低庫存態勢使得地產(chan) 端需求波動減弱;其次,在高水泥價(jia) 格、高ROE的情況下,行業(ye) 供給仍保持邊際收縮態勢,錯峰生產(chan) 、環保停產(chan) 和協同停產(chan) ,預計2018年前三季度行業(ye) 供給收縮比2017年同期更大;再次,由於(yu) 需求平穩+供給收縮,行業(ye) 動態供需關(guan) 係的庫容比數據一直在絕對值較低水平,水泥價(jia) 格保持高位震蕩。綜合供需關(guan) 係和庫容比數據,3季度大概率呈現淡季不淡的局麵。

淡季不淡,預期差迎來修複窗口

站在供需結構分析角度,展望2018年3季度,我們(men) 認為(wei) 3季度大概率淡季不淡(需求平穩+供給收縮+庫容比低位),南方地區水泥公司全年盈利有望繼續超預期。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