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人都是長期主義者:敢進窄門,願走遠路
我們(men) 對很多連續創業(ye) 者的名字耳熟能詳:王興(xing) 、雷軍(jun) 、羅永浩……一時的失敗,從(cong) 來不是他們(men) 屈從(cong) 現實、喪(sang) 失信心的理由。在他們(men) 的身上,或許都存在著一個(ge) 重要的性格特質——長期主義(yi) 。
普通人的努力,在長期主義(yi) 的複利下,會(hui) 積累成奇跡。為(wei) 什麽(me) 成功的人往往是長期主義(yi) 者?如何才能訓練出成長期主義(yi) 心態?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
來源 | 粥左羅
改變心智模式拆除思維中的牆
遇到困難時,長期主義(yi) 者的心態,和非長期主義(yi) 者的心態是截然不同的。
非長期主義(yi) 者,在困難麵前,更容易抱怨和自我懷疑。
我有個(ge) 朋友剛創業(ye) 時,問題紮堆,每天抱怨運氣不好,逢人就說,自己沒趕上好時機。
創業(ye) 失敗後他回憶說,不停的抱怨和自我懷疑,讓他做事抓不住重點,硬生生錯過很多機會(hui) ,其實他有資金也有團隊,手裏的牌並不爛。
不能夠被正確看待的困難,就像一堵思維裏的牆,讓他想不到正確的前進方向,不斷地在“高牆”下抱怨和自我懷疑。
而長期主義(yi) 者,想到的更多是如何把事做成,他們(men) 往往更有耐心。
王興(xing) 在成功創立美團之前,經曆過很多次失敗:
創辦多多友,失敗;
創辦遊子圖,失敗;
創辦校內(nei) 網,失敗;
創辦海內(nei) 網,失敗;
創辦飯否,失敗。
直到2010年創辦美團,王興(xing) 才終獲成功。
遭遇打擊後,王興(xing) 沒有像普通人一樣糾結於(yu) 一兩(liang) 次的成敗,變得氣餒或者沉淪,而是反複嚐試直到把目標達成。
一個(ge) 長期主義(yi) 者遭遇困難的洗劫之後,不會(hui) 對一兩(liang) 個(ge) 得到或者失去的東(dong) 西耿耿於(yu) 懷。他們(men) 總是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重心應該放在什麽(me) 地方,哪些過程可以忽略。
得到的羅振宇也是一個(ge) 長期主義(yi) 者。
他在2018的跨年演講上說:
“對於(yu) 過去的2018年,有的人說悲觀,有的人說樂(le) 觀。這些分析,哪個(ge) 我都聽,哪個(ge) 我也不全信。我唯一關(guan) 心的是,手頭的事上具體(ti) 的難處。2018年是很難,但是做事的人都知道,2018年難,哪一年不難?但對做事的人來說,難就不幹了嗎? ”
一個(ge) 長期主義(yi) 者,更專(zhuan) 注的是做事的節奏,解決(jue) 手頭困難的進度,而不是困難本身的難易與(yu) 否。
遭遇困難時,他們(men) 的心態因此擺得很正,不可控的因素不關(guan) 心,在乎的永遠是手裏頭能做的事情,和眼下需要辦成的事。
長期主義(yi) 者相比非長期主義(yi) 者,最明顯的優(you) 勢就在於(yu) ,拆除了思維裏的那堵牆。
知名生涯規劃師古典在他的《拆掉思維裏的牆》中說:
限製我們(men) 人生發展的不是世界,而是思維裏的牆,也就是心智模式。
什麽(me) 是心智模式呢?
簡單說,就是我們(men) 如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遇到的問題,從(cong) 而決(jue) 定我們(men) 如何去行動的一套思維模式。
因此,心智模式的好壞決(jue) 定了人生的認知和行動,進而影響人生的高度。
前麵的對比說明,長期主義(yi) 者的心智模式,比非長期主義(yi) 者的心智模式更完善,所以長期主義(yi) 者往往能得到成功。
長期主義(yi) 的好處是,可以幫助我們(men) 拆掉思維裏的牆,完善心智模式,修正對待困難的態度。
微弱優(you) 勢不斷積累打造競爭(zheng) 壁壘
我們(men) 知道,賭場和賭客之間是競爭(zheng) 關(guan) 係。
每一次的賭局,雙方輸贏的概率是可以計算的,以美式輪盤為(wei) 例,賭場勝出的概率比賭客勝出的概率高了大概2.7%。
但就這小小的2.7%卻足以讓賭場對賭客實現穩穩地壓製,事實表明,賭局次數越多,賭客輸得越多,賭場贏得越多。
直覺上不應該是這樣,因為(wei) 單次來看,賭客逆襲賭場賠錢完全是有可能的,畢竟賭場勝出的概率並不明顯。但為(wei) 什麽(me) 賭場成了穩定的贏家呢?
在回答這個(ge) 問題之前,講一個(ge) 得到老師老喻,結合概率論上的大數定律,推出的有趣結論:
當試驗樣本足夠多,試驗次數足夠多時,最終的結果會(hui) 趨向於(yu) 一個(ge) 穩定值,而這個(ge) 值由組成的係統決(jue) 定。
什麽(me) 意思呢?
比如拋擲硬幣,正反麵出現的概率之所以都會(hui) 趨向於(yu) 50%,是因為(wei) 硬幣隻有兩(liang) 麵,這個(ge) 特殊的結構導致了這個(ge) 結果。
這就能很好的解釋,賭場為(wei) 什麽(me) 是穩定贏家。
當賭博次數足夠多時,在“大數定律”的魔力下,賭博的結果會(hui) 趨向於(yu) “係統值”(賭場高2.7%)。隻要時間足夠長,試驗次數多,賭場高出2.7%的微弱優(you) 勢,會(hui) 蛻變成一個(ge) “永遠不敗”的奇跡。
這給我們(men) 的啟發是,持續創造出的微弱優(you) 勢,在時間的複利下,會(hui) 形成堅不可摧的壁壘。
在2018年的年度詩詞大會(hui) 上,外賣小哥雷海為(wei) 擊敗北大文學碩士彭敏獲得了年度冠軍(jun) 。學曆低條件差的雷海為(wei) ,是如何實現這一成就的呢?
微弱優(you) 勢的長期積累。
雷海為(wei) 送外賣的生活,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比如在商家等餐,馬路上等紅燈,等待顧客拿餐,午間給電瓶充電。他把這些碎片化的時間都拿來背詩。
他就這樣,靠不間斷的碎片化時間學習(xi) ,每天創造一點微弱優(you) 勢,最後積累為(wei) 競爭(zheng) 壁壘,完成戰勝北大文學碩士這樣不太可能的任務。
羅振宇說:普通人的努力,在長期主義(yi) 的複利下,會(hui) 積累成奇跡。
換句話說,每個(ge) 普通人,每努力一分,做成事的可能性就會(hui) 大一分,而每一分所形成的微弱優(you) 勢,經過時間的積累,鑄就成競爭(zheng) 壁壘。
如何成為(wei) 一個(ge) 長期主義(yi) 者?
做一個(ge) 長期主義(yi) 者可以分三步走:接受現狀,確定方向,持續做。
1. 拒絕接受現狀,就無法開啟長期主義(yi)
很多時候是我們(men) 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支撐野心。
這時候應該做的是接受現狀,接受自己能力不夠,接受做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事實,隻有這樣才能把做事的心態擺正。
也隻有當心態擺正時,一個(ge) 重要的能力才會(hui) 被激發出來:靜下心來做事。
一個(ge) 長期主義(yi) 者的底色,一定是能夠靜下心來,耐心的做事。事實卻是,絕大部分人不願意承認自己在各方麵都很平庸,所以總有人想著速成,總有人靜不下心來。
所以,接受現狀,擺正心態和姿態,是開始長期主義(yi) 的第一步。
2. 追求長線收益,是長期主義(yi) 的底色
很多優(you) 秀的企業(ye) 家,總是想方設法的「給」,而不是想方設法的「拿」,比如想辦法降低零售價(jia) 格,為(wei) 客戶省錢的貝佐斯。
這也是舍滿取半。
本質上,貝佐斯都在幹一件事,不圖一時“高收益”的收割,而是圖謀“低收益”長期的盈利。
3. 持續的不被誘惑,是長期主義(yi) 的原則
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說:
長期主義(yi) 不僅(jin) 要堅持想做的事情,而且不能中斷你在做的事情,還要持續地不被誘惑。
任正非的華為(wei) 在漫長的征程中,有過很多賺“大錢”的機會(hui) :遇到過房地產(chan) 大熱機會(hui) ;遇到過移動互聯網浪潮機會(hui) ;遇到過資本運作潮流機會(hui) ……
有很多部下提建議,甚至給出具體(ti) 的方案,都被任正非全部打回去,任正非還因此推出了華為(wei) “憲法”,立誌做一流通信設備供應商。
今天的華為(wei) 能夠比擬美國矽穀高科技公司,與(yu) 任正非主張的堅持做通信設備產(chan) 品有很大關(guan) 係。
1985年,喬(qiao) 布斯被逐離蘋果公司後,蘋果高管們(men) 為(wei) 了賺錢,同時搞了很多種類型的PC機,光是麥金塔係列就是好幾十個(ge) 。結果樣樣通樣樣稀鬆,沒有一個(ge) 產(chan) 品賣得好,勢頭正好的蘋果漸漸進入危機。
喬(qiao) 布斯最後時刻臨(lin) 危受命回歸蘋果,他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砍,一口氣砍掉了70%的生產(chan) 線,隻專(zhuan) 注於(yu) 核心產(chan) 品的研發和生產(chan) ,蘋果才起死回生。
無論是任正非還是喬(qiao) 布斯,給我們(men) 的啟示是:
找準一個(ge) 方向,長期地做,持續不斷地做,這既是長期主義(yi) 的原則,也是長期主義(yi) 者逆襲成功的倚仗。
所謂長期主義(yi) ,就是你敢進窄門,願走遠路,瞄準長線收益的目標,忽略眼下的難題,重視每個(ge) 微弱的優(you) 勢,堅定且持續前進的一種理念。
微觀上,長期主義(yi) 可以拆掉思維裏的牆,改變你的心智模式,讓你在做具體(ti) 事的時候,身姿擺在正確的位置。
宏觀上,長期主義(yi) 使得每一點優(you) 勢在時間的複利效應下,積累形成壁壘。
微觀與(yu) 宏觀相輔相成,每個(ge) 普通人因此有了成事的可能。希望每個(ge) 人能接受現狀,認清真相,摒棄急功近利,找到長期目標,做一個(ge) 持續不被誘惑的長期主義(yi) 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