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大年來了! 第三季度基建投資有望進一步加速
從(cong) 上半年7.1%的基建投資增速可以看出,基建投資增速將迎來拐點,觸底反彈基本是業(ye) 內(nei) 共識。......
中國經濟企穩回升,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下稱“基建投資”)發揮了關(guan) 鍵作用,下半年還將發揮更大作用。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6月基建投資(不含電力)同比增長7.1%,增速較1~5月加快0.4個(ge) 百分點,明顯高於(yu) 去年全年0.4%的增長水平。
東(dong) 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第一財經,據測算,上半年基建投資提速對GDP的拉動作用在0.7個(ge) 百分點左右,成為(wei) 托底經濟的關(guan) 鍵力量。下半年隨著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10%或更高一些的水平,進而成為(wei) 推動經濟增速回歸正常水平的主力。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誌恒告訴第一財經,結合近期增量政策來看,下半年基建仍有望保持較高增速,預計全年廣義(yi) 基建投資同比增速在8%~10%。當然也要關(guan) 注四季度財政收支缺口加大對基建投資支持力度下降等困難,密切跟蹤政策落地效果,如有必要仍需出台增量財政政策。
基建投資大年
自2018年以來,基建投資增速一路下滑,2021年跌至0.4%的近年最低點。今年穩經濟壓力較大,中央要求適度超前開展基建投資,並提出全麵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ti) 係,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
從(cong) 上半年7.1%的基建投資增速可以看出,基建投資增速將迎來拐點,觸底反彈基本是業(ye) 內(nei) 共識。那為(wei) 何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資能保持較快增長?
羅誌恒認為(wei) ,上半年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是推動基建投資增長的關(guan) 鍵。
“上半年經濟受疫情衝(chong) 擊有所下行,穩增長壓力較大,財政支出節奏偏快。1~6月,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5.9%,較上年同期增速提高1.4個(ge) 百分點,而且支出結構上擴大基建投資。比如上半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農(nong) 林水、交通運輸支出分別增長11%和12%,高於(yu) 整體(ti) 增速5.1和6.1個(ge) 百分點。”羅誌恒說。
他還認為(wei) ,今年專(zhuan) 項債(zhai) 加快發行和擴大支持範圍,盡快形成實務工作量,也是推動基建投資增長托底經濟的一大關(guan) 鍵。
財政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各地發行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3.41萬(wan) 億(yi) 元,2022年用於(yu) 項目建設的新增專(zhuan) 項債(zhai) 券額度基本發行完畢,比以往年度大大提前。專(zhuan) 項債(zhai) 撬動投資作用明顯,上半年有2400億(yi) 元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用作重大項目資本金,專(zhuan) 項債(zhai) 券項目市場化配套融資超過5300億(yi) 元,對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發揮了重要作用。
“上半年基建投資增長,一方麵得益於(yu) 近期疫情對基建施工擾動全麵消退,更為(wei) 重要的是,除專(zhuan) 項債(zhai) 發行使用前置外,近期包括政策性金融調增8000億(yi) 元信貸額度支持基建等在內(nei) 的措施持續加碼,對基建投資形成有效支撐。另外當前監管部分對基建項目實施‘隨報隨批’,有效緩解了去年‘錢等項目’的問題,基建投資增速超預期。”王青說。
穩住下半年基建投資
近期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南方強降雨逐步結束,而萬(wan) 億(yi) 級專(zhuan) 項債(zhai) 資金將在國務院要求的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這些都被分析師認為(wei) 是利好下半年基建投資的重要因素。
另外,為(wei) 了支持基建投資,國務院近期決(jue) 定,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yi) 元信貸額度,並發行金融債(zhai) 券等籌資3000億(yi) 元,用於(yu) 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或為(wei) 專(zhuan) 項債(zhai) 項目資本金搭橋。
羅誌恒認為(wei) ,這一舉(ju) 措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下半年財政政策麵臨(lin) 缺“子彈”的問題。本次3000億(yi) 元開發性金融債(zhai) 不得超過全部資本金的50%,考慮到項目的資本金比率在20%~25%,8000億(yi) 元調增的信貸額度可提供配套資金,理論上可撬動2.4萬(wan) 億(yi) 元規模的投資。
“但考慮地方嚴(yan) 控隱性債(zhai) 務、對其他資金來源的擠占效應等因素後,不宜過高估計開發性金融債(zhai) 的乘數效應。同時受項目儲(chu) 備等因素製約,3000億(yi) 元資本金和8000億(yi) 元信貸額追加未必能夠全部在年內(nei) 落地,預計拉動全年廣義(yi) 基建投資增速4.0個(ge) 百分點。”羅誌恒說。
受上述利好因素影響,第三季度基建投資有望進一步加速。
王青表示,伴隨政策效應進一步釋放,預計7月單月基建投資增速將進一步上行至兩(liang) 位數,1~7月累計增速也有望達到7.5%左右;三季度基建投資增速將持續加快,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達到10%或更高一些的水平,進而成為(wei) 推動經濟增速回歸正常水平的主力。
7月份的一些微觀數據也可以印證基建投資的加速。比如,跟基建密切相關(guan) 的瀝青開工率近期快速提升,水泥生產(chan) 和輸送指標也在改善。
基建投資增長並非沒有隱憂
王青表示,6月底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已“基本發完”,下半年預算基建類支出似乎也難高增長,由此,下半年是否會(hui) 出現財政政策“空窗期”,成為(wei) 當前市場關(guan) 注的焦點。
羅誌恒表示,今年的疫情是超預期的,預算是在疫情前通過的,未能考慮到疫情衝(chong) 擊,且穩住經濟大盤又追加了留抵退稅金額和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政策,因此疫情導致的財政收支缺口如果得不到彌補,將在四季度產(chan) 生較大的財政收支矛盾,對基建的支持力度也會(hui) 有所下降。
根據財政部數據,今年上半年廣義(yi) 財政支出大於(yu) 收入約5萬(wan) 億(yi) 元,創近些年新高,去年上半年這一數據還不到1萬(wan) 億(yi) 元(約7181億(yi) 元)。受疫情衝(chong) 擊、退稅減稅、土地市場低迷等影響,不少地方上半年財政收支矛盾加大。
羅誌恒表示,對下半年基建投資既要堅定信心,也要正視潛在困難,需密切觀察跟蹤政策落地效果,如有必要仍需出台增量財政政策,可能的選項包括增發特別國債(zhai) ;上調赤字率;提前下發2023年專(zhuan) 項債(zhai) 額度,在四季度使用。
王青認為(wei) ,考慮到當前樓市遇冷對地方政府國有土地出讓金收入影響很大,盡管近期政策性金融持續發力,分擔了地方政府部分基建支出壓力,但下半年財政政策確實存在出台新的增量工具的可能。
“為(wei) 支持基建提速,下半年有可能發行1萬(wan) 億(yi) ~1.5萬(wan) 億(yi) 元特別國債(zhai) ,或將明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提前至今年下半年發行。”王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