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協會:積極行動 落實方案,推動水泥工業實現高質量達峰
摘要:建材行業(ye) 是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基礎產(chan) 業(ye) ,也是工業(ye) 領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點行業(ye)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碳達峰碳中和的決(jue) 策部署,切實做好建材行業(ye) 碳達峰工作,近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發布了《建材行業(ye) 碳達峰實施方案》。
建材行業(ye) 是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基礎產(chan) 業(ye) ,也是工業(ye) 領域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點行業(ye) 。為(wei) 深入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碳達峰碳中和的決(jue) 策部署,切實做好建材行業(ye) 碳達峰工作,近日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門發布了《建材行業(ye) 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建材方案》)。
《建材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建材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取得明顯進展,行業(ye) 節能低碳技術持續推廣,水泥、玻璃、陶瓷等重點產(chan) 品單位能耗、碳排放強度不斷下降,水泥熟料單位產(chan) 品綜合能耗水平降低3%以上。“十五五”期間,建材行業(ye) 綠色低碳關(guan) 鍵技術產(chan) 業(ye) 化實現重大突破,原燃料替代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確保2030年前建材行業(ye) 實現碳達峰。中國水泥協會(hui) 將繼續發揮行業(ye) 引領、協調、服務作用,積極行動,全麵貫徹落實《實施方案》,推動水泥工業(ye) 實現高質量達峰。
一、推進結構調整 引導低效產(chan) 能有序退出
全麵推進水泥行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加快淘汰落後產(chan) 能進程,引導低效產(chan) 能有序退出。加快研究修訂《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進一步提高行業(ye) 落後產(chan) 能淘汰標準,通過綜合手段依法依規淘汰落後產(chan) 能。
發揮協會(hui) 熟悉行業(ye) 、貼近企業(ye) 的優(you) 勢,加強企業(ye) 兼並重組的研究,搭建好企業(ye) 交流溝通的良好平台,協助和促進企業(ye) 兼並重組的實施,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幫助企業(ye) 加強和改進管理。鼓勵大型骨幹水泥企業(ye) 聯合設立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專(zhuan) 項資金,通過以獎代補的方式促進水泥熟料過剩產(chan) 能的退出。支持各類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水泥企業(ye) 並購重組,提升水泥產(chan) 業(ye) 集中度,提高企業(ye) 管控水平,有效保障減碳措施的實施。
二、嚴(yan) 控新增產(chan) 能 加強產(chan) 能置換監管
嚴(yan) 格按照《關(guan) 於(yu) 印發水泥玻璃行業(ye) 產(chan) 能置換實施辦法的通知》(工信部原〔2021〕80號)的規定執行水泥熟料產(chan) 能減量置換,嚴(yan) 控新增產(chan) 能。充分發揮水泥協會(hui) 行業(ye) 平台和專(zhuan) 家優(you) 勢,組織行業(ye) 聽證,為(wei) 政府部門提供專(zhuan) 業(ye) 決(jue) 策依據,並積極配合工信、發改、環保等部門全過程監管產(chan) 能減量置換落實情況,定期組織開展專(zhuan) 項檢查,加強新建項目產(chan) 能指標核實,開展退出產(chan) 能淘汰檢查。
在國際產(chan) 能合作方麵,協會(hui) 積極搭建行業(ye) 協作平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yu) 國外行業(ye) 組織和行業(ye) 團體(ti) 的交流合作,通過展會(hui) 、論壇、考察等形式多樣的商務活動,為(wei) 企業(ye) “走出去”牽線搭橋,提供多方麵信息和技術谘詢,幫助企業(ye) 利用國內(nei)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基金、一帶一路基金及商業(ye) 資本,采取多種商業(ye) 模式,開展國際產(chan) 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三、推行錯峰生產(chan) 常態化 強化行業(ye) 自律
按照工業(ye) 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態化錯峰生產(chan) 的通知》(工信部聯原〔2020〕201號)的要求,因時因地製宜,差異管控,精準施策,推動全國水泥錯峰生產(chan) 有序開展。水泥協會(hui) 積極組織製修訂行規行約,強化行業(ye) 自律,並聯合地區水泥(建材)協會(hui) ,配合各級政府引導水泥企業(ye) 進行錯峰生產(chan) ,做好錯峰區域與(yu) 非錯峰區域的協同協作。同時防止違規企業(ye) 利用錯峰生產(chan) 哄抬水泥產(chan) 品價(jia) 格,保障市場穩定供給。
四、積極推進原燃料替代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1. 鼓勵工業(ye) 廢料替代原料
加大對電石渣、磷石膏、氟石膏、錳渣、赤泥、鋼渣、白泥、粉煤灰、矽鈣渣,礦渣等氧化鈣含量較高的大宗工業(ye) 固體(ti) 廢物的規模化應用研究,替代石灰質原料,在保障水泥產(chan) 品質量的基礎上,有效降低碳酸鹽分解係數。力爭(zheng) 電石渣、白泥全部用於(yu) 水泥熟料生產(chan) 過程的原料替代,力爭(zheng) 到2030年粉煤灰和鋼渣在原料中的替代比例達到5%。推廣使用以高爐廢渣、電廠粉煤灰、煤矸石等廢渣為(wei) 主要原料的超細粉替代普通混合材,超細粉摻加量增加5%,力爭(zheng) 減少水泥熟料消耗量。
2. 積極推進燃料替代
推廣大比例替代燃料技術,大力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利用廢輪胎、生活垃圾、固體(ti) 廢棄物和生物質燃料等替代煤炭,加強相關(guan) 燃料替代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關(guan) 鍵技術和裝備的國產(chan) 化水平。力爭(zheng) 2025年水泥行業(ye) 使用替代燃料技術的生產(chan) 線數量占比達到20%,2030年達到40%。逐步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鼓勵烘幹等工序以及生產(chan) 輔助係統使用餘(yu) 熱或電能,推廣使用分布式發電技術。
3. 推動水泥產(chan) 品減量化使用
加強對提高水泥熟料強度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降低熟料在水泥及水泥在混凝土中的摻加量。鼓勵研發推廣新一代“超細粉磨”技術與(yu) 裝備,進一步增加廢渣在水泥中的用量。鼓勵研發新品種低碳水泥,加快推廣、示範高貝利特水泥,硫鋁酸鹽水泥等低碳水泥新產(chan) 品的工程化應用。研究水泥行業(ye) 低碳排放的新途徑,優(you) 化工藝技術,研發新型膠凝材料技術、低碳混凝土技術、吸碳技術等。
4.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水平
加快開展《水泥單位產(chan) 品能源消耗限額》(GB 16780—2021)標準宣貫培訓,嚴(yan) 格落實執行能耗標準,加強節能執法監管,開展水泥單位產(chan) 品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的專(zhuan) 項節能監察。依據企業(ye) 能效水平實施階梯電價(jia) 等綠色電價(jia) 政策,促進企業(ye) 技術進步和綠色發展。適時將水泥企業(ye) 單位產(chan) 品能耗納入重汙染天氣行業(ye) 績效分級管控體(ti) 係,實施差別化低碳環保管理,按照環保分級管控要求嚴(yan) 格實施等級管理。引導企業(ye) 建立完善能源管理體(ti) 係,建設能源管控中心,加強定額計量,推動企業(ye) 開展能源審計和節能診斷,挖掘節能減碳空間,進一步提高能效水平。
五、加快低碳技術裝備研發和推廣 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
中國水泥協會(hui) 堅持以科技創新為(wei) 動力,發揮政府、企業(ye) 、高校院所之間橋梁紐帶的作用,引導水泥企業(ye) 和高校院所針對水泥懸浮沸騰煆燒、窯爐氫能煆燒、全氧、富氧燃燒、水泥電窯爐、碳捕集、利用與(yu) 封存、低溫餘(yu) 熱高效利用技術、氣凝膠材料等行業(ye) 共性關(guan) 鍵低碳技術開展協作攻關(guan) ,加快開發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和新產(chan) 品。並積極爭(zheng) 取政府資金補貼和政策支持,幫助解決(jue) 技術創新中的重點和難點,做好新技術的評定和論證相關(guan) 工作,加速創新技術成果產(chan) 業(ye) 化。
充分發揮水泥協會(hui) 行業(ye) 服務功能,通過行業(ye) 各種活動,加強技術宣傳(chuan) 和實用效果的宣傳(chuan) ,同時加強媒體(ti) 宣傳(chuan) 力度,在水泥行業(ye) 積極推廣六級預熱預分解、兩(liang) 檔式短窯、低阻高效預熱預分解係統、第四代冷卻機等先進燒成係統技術;配備低一次風量新型燃燒器,推進現有爐窯係統輔助技術改造;推廣使用新型隔熱、保溫耐火材料及回轉窯高效密封技術,減少散熱損失;改造升級餘(yu) 熱發電係統,更換帶獨立蒸汽過熱器的窯頭餘(yu) 熱鍋爐、冷卻機釆用部分循環風,提高餘(yu) 熱發電量10%-25%。力爭(zheng) 到2030年單位熟料平均煤耗較2020年下降7%。加快推廣立磨、輥壓機終粉磨以及聯合粉磨等高效粉磨技術。到2025年,采用高效粉磨技術的粉磨站企業(ye) 占比提高到40%,到2030年提高到60%,減少外購電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
積極推動水泥行業(ye) 數字化轉型,協同水泥產(chan) 業(ye) 上下遊,將水泥生產(chan) 經營各環節與(yu) 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提升能效、節約能源,鼓勵水泥行業(ye) 製定一批智能製造相關(guan) 標準,形成一批係統解決(jue) 方案,推動建立行業(ye) 智能化數字化創新服務平台,與(yu) 工業(ye) 互聯網、5G、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行有機結合,加速行業(ye) 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提升未來持續發展的核心能力和競爭(zheng) 優(you) 勢,努力把水泥行業(ye) 打造成先進製造業(ye) 。
六、推進綠色製造體(ti) 係
引導行業(ye) 積極開展綠色製造體(ti) 係創建工作,完善綠色製造標準體(ti) 係建設,幫助企業(ye) 做好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chan) 品、綠色供應鏈的創建和申報,加強水泥產(chan) 品全生命周期環境影響和碳足跡的分析與(yu) 評價(jia) 。
組織與(yu) 協調行業(ye) 內(nei) 外力量,加快推進綠色建材產(chan) 品認證和評價(jia) 的推廣應用力度,開展清潔生產(chan) 審核評價(jia) 和認證,製定清潔生產(chan) 改造提升計劃,形成綠色製造、綠色生產(chan) 、綠色評價(jia) 產(chan) 業(ye) 鏈。同時樹立一批優(you) 秀綠色製造典型企業(ye) ,加大對優(you) 秀典型企業(ye) 的宣傳(chuan) 、推廣力度,發揮榜樣的引領帶動作用,帶動提升行業(ye) 綠色低碳整體(ti) 發展水平。
七、政策與(yu) 保障措施
1. 健全水泥行業(ye) 低碳標準體(ti) 係
推動製定水泥行業(ye) 碳排放限值標準、監測方法及低碳改造技術指南等基礎標準規範;引導社會(hui) 團體(ti) 研究製定一批水泥行業(ye) 先進低碳技術和低碳裝備的團體(ti) 標準規範。製定低碳“領跑者”企業(ye) 評選標準,樹立行業(ye) 標杆,引領行業(ye) 低碳發展。完善綠色低碳技術和產(chan) 品檢測、評估、認證標準體(ti) 係,積極參與(yu) 國際能效、低碳等標準製定修訂,加強國際標準協調。
2. 加大稅收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建議研究對水泥窯協同處置工業(ye) 固體(ti) 廢物企業(ye) ,享受一定稅收等方麵優(you) 惠政策。鼓勵金融機構出台政策對水泥企業(ye) 低碳技術研發及低碳改造項目給予優(you) 惠信貸支持。行業(ye) 支持水泥企業(ye) 發行企業(ye) 債(zhai) 券進行直接融資,募集資金用於(yu) 實施低碳技術改造。建議地方政府固定資產(chan) 投資項目優(you) 先選用低碳水泥產(chan) 品。
3. 推動實施行業(ye) 碳排放控製及碳排放權交易
建議推動行業(ye) 有序進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充分發揮市場機製,開展水泥行業(ye) 碳盤查,推進企業(ye) 碳減排。加快製訂水泥行業(ye) 統一的碳基礎核定標準,明確核算邊界,完善水泥行業(ye) 碳排放核算、計量、檢測、認證體(ti) 係,為(wei) 碳交易提供基礎支撐。
水泥行業(ye) 將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建材行業(ye) 碳達峰實施方案》,引導行業(ye) 深化低碳、減排治汙工作,推動全行業(ye) 可持續發展,全麵提升行業(ye) 綠色低碳發展水平,推動水泥工業(ye) 如期實現碳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