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高手,都有結構性思維

發布日期:2023-06-07

作者:劉勁,長江商學院教授

來源:長江商學院(ID:Weixin_CKGSB)


01

簡單問題與(yu) 複雜問題


整體(ti) 來看,世界上的問題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類:簡單的和複雜的。


簡單的問題不需要太多思考,人們(men) 看到問題馬上就能給出解決(jue) 方法,結果即使不是百分之百正確,也會(hui) 八九不離十。簡單的問題之所以簡單,是因為(wei) 其所涉及的因素往往非常有限。


複雜的問題則牽涉多種因素。


  • 複雜的問題之所以難解決(jue) ,首先是因為(wei) 人們(men) 不知道是哪一種,或是哪幾種因素在起作用;


  • 其次是因為(wei) 不知道起作用的因素之間是怎樣關(guan) 聯、怎樣互動的;


  • 最後是因為(wei) 不知道係統的穩定性是否會(hui) 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以及影響因素之間的關(guan) 係是否會(hui) 發生變化。


簡單的問題需要穩定的環境條件才能保持簡單。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會(hui) 讓簡單的事情變複雜。


就像人走路,極其簡單;一旦換個(ge) 環境,走到冰麵上,複雜度就會(hui) 大幅上升;如果是走到湖中間快化的薄冰上,複雜度就會(hui) 進一步上升;假如再加上七級大風和漫天的大雪,那就極其複雜了。


經濟和商業(ye) 問題一般都是複雜問題。從(cong) 某種意義(yi) 上講,經濟問題比生物問題還複雜,因為(wei) 生物是研究個(ge) 體(ti) ,但經濟是研究很多人在一起的整個(ge) 體(ti) 係,複雜程度是單個(ge) 個(ge) 體(ti) 的N倍。


經濟問題離不開經濟理論,但除了經濟學以外,其他學科對於(yu) 分析經濟問題也有重要的指導意義(yi) 。


例如與(yu) 重要國家之間關(guan) 係的變化、社會(hui) 潮流的變遷(比如生育意願)、科技方麵的突破等,都會(hui) 對宏觀經濟起到重要影響。所以,宏觀的事情都是複雜的事情。


到了企業(ye) 的微觀層麵,企業(ye) 家會(hui) 麵臨(lin) 戰略、組織、運營、財務、金融、營銷、IT等不同方麵的問題;同時,公司的業(ye) 績也受到來自國際市場、國內(nei) 政策、行業(ye) 環境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所以公司要想基業(ye) 長青,有持續性增長,就需要在這一複雜體(ti) 係中找到突破口,增強競爭(zheng) 力。


02

一個(ge) 有效方法論


麵對複雜問題,我們(men) 如何下手?


一個(ge) 企業(ye) 家,如果不能從(cong) 複雜煩瑣的經營環境中找到影響公司價(jia) 值的決(jue) 定性因素,肯定是做不好企業(ye) 的。


一個(ge) 國家,如果不能正確理解決(jue) 定經濟持續性增長的主要因素,其采取的策略就可能導致長期的經濟停滯乃至衰退。


如果比較一下成功的企業(ye) 和失敗的企業(ye) 、成功的國家和失敗的國家,我們(men) 不難看到失敗是常態,而成功往往是個(ge) 例。


為(wei) 什麽(me) 成少敗多?原因在於(yu) ,正確處理複雜的事情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結構性思維是解決(jue) 複雜問題的一個(ge) 有效方法論。如何建立結構性思維?


首先,結構性思維一定是跨學科、多維度的。為(wei) 了解決(jue) 現實生活中的經濟問題,從(cong) 理論基礎上講,結構性思維要求我們(men) 對所有對經濟活動有一定影響的學科都有所了解。


所以,建立結構性思維的第一個(ge) 要求就是知識麵要廣,太“專(zhuan) ”的專(zhuan) 家是無法擔負起解決(jue) 複雜問題的主導責任的。


一個(ge) 公司的會(hui) 計,賬記得再準確,離CFO也有很大距離,因為(wei) 他不知道手裏的賬本和財務的其他職能之間的關(guan) 係。CFO的財務水平再高,離CEO也有一定距離,因為(wei) 他不知道財務和公司其他職能部門之間的關(guan) 係。公司裏層級越高的決(jue) 策者,需要越廣的知識麵。


這麽(me) 多學科知識,每門細挖起來信息量都極其龐大,一個(ge) 人怎麽(me) 可能全部掌握呢?


因此建立結構性思維的第二個(ge) 要求就是需要在學習(xi) 每一門科目的過程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重要的、結構性的知識點保留下來,同時把次要的、特殊的知識點忘掉。


為(wei) 什麽(me) 要把學到的知識忘掉?


原因很簡單,人腦的存儲(chu) 容量和運算能力是有限的,我們(men) 要記住一些事情、處理一些事情,就必須通過忘掉其他的事情,騰出精力。


不能忘記沒有用的東(dong) 西就不能記住有用的知識。這個(ge) 過程是一個(ge) 抽象的過程,是一個(ge) 把書(shu) 變薄的過程。


就像經濟學,抽象到一定程度,可以分為(wei) 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


如果繼續抽象,到了最抽象的程度,實際就是一個(ge) 數學問題:如何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追求最大化?至於(yu) 追求的是什麽(me) ,資源都有哪些,要具體(ti) 情況具體(ti) 分析。


有了每一門學科帶來的結構性知識點,我們(men) 就需要把所有這些知識點都關(guan) 聯起來,建立一個(ge) “超級結構”,這也是建立結構性思維的第三個(ge) 要求。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會(hui) 發現學科之間實際上有很大的相關(guan) 性。


比如,博弈論是經濟學的一種基礎理論,但可以廣泛應用在諸多領域,既可以用來討論黨(dang) 派之間的競爭(zheng) ,也可以用在國際關(guan) 係領域,用來分析大國博弈、軍(jun) 備競賽,還可以用在對公司的戰略思考上,用來分析與(yu) 競爭(zheng) 對手之間的各種博弈可能性。


一旦建立起“超級結構”,就需要時刻把它拿出來應用。遇到任何挑戰,都應該把“超級結構”拿出來過一遍。


這樣做好處很多。


一是可以鞏固“超級結構”在頭腦中的新鮮度,時刻做出快速反應;


二是運用“超級結構”可以保證我們(men) 看問題的全麵性和準確性;


三是我們(men) 建立的“超級結構”不可能全麵,或完全正確,通過應對新問題、新挑戰,我們(men) 可以發現“超級結構”中的偏差和漏洞,反過來修正“超級結構”。


這個(ge) 過程實際上和人工智能係統非常相似:係統的算法一開始以過往的經驗知識為(wei) 基礎,或者通過大量實驗數據建立起初步模型,然後我們(men) 把初始算法拿到實踐中去檢驗,通過實踐中的數據我們(men) 可以提高算法的準確度和穩定性,然後再拿到實踐中去經受檢驗,無限循環。


所以,結構性思維要求我們(men) 具備三種能力:跨界能力、抽象能力、組織思維能力。


通過結構性思維建立起有效“超級結構”的思想者,和普通人比起來,往往可以迅速、全麵地對複雜問題進行分析,並指出核心問題。然後,圍繞核心問題尋找有效的新數據,不斷逼近事物的真相。


掌握結構性思維的人的一個(ge) 特征是觀點有很強的前瞻性。這些人並沒有什麽(me) 特異功能,他們(men) 的前瞻性來自對事物核心結構或底層邏輯的洞察。


沒有掌握結構性思維的人,在複雜問題麵前,要麽(me) 會(hui) 沒有頭緒,要麽(me) 會(hui) 像蒼蠅一樣瞎撞,更不要說做前瞻性預測了。


對於(yu) 掌握結構性思維的人的表現,他們(men) 會(hui) 驚歎其分析問題的速度和全麵性,以為(wei) 一定是天賦,豈不知最重要的其實是方法論。用合適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建立一個(ge) 思想的“超級結構”。

責任編輯: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