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水泥出口的政策導向
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蔣明麟:關(guan) 於(yu) 出口水泥和水泥熟料的問題
為(wei) 了保持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和均衡發展,改善我國經濟與(yu) 社會(hui) 發展的外部環境和基礎條件,實行國際收支平衡,特別是經常項目的基本平衡,應當是今後長期的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之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口的增加,能源、資源和環境的製約因素日益明顯,過去長期執行的出口導向政策必然要進行必要的調整。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是國家根據有利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促進外貿轉變增長方式,推動進出口貿易均衡發展所采取的宏觀調控政策之一。國家將根據各類商品對資源、能源的消耗,對環境的影響,產(chan) 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國際貿易的具體(ti) 情況適時作出必要的調整。
這次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商務部、海關(guan) 總署、國家稅務總局五部委9月14日聯合發出通知,自9月15日起將調整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率,同時增補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在這次調整中,水泥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目前,我國水泥和水泥熟料每年出口數量占全年的生產(chan) 總量比例雖然很小,但這次出口退稅率的調整,表明了國家對水泥這種產(chan) 品出口的政策導向。
這幾年,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主要集中在大型企業(ye) 集團,他們(men) 的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量占出口總量的80%~90%.一方麵,國內(nei) 市場由於(yu) 前幾年產(chan) 能相對集中釋放,一些地區的水泥產(chan) 品價(jia) 格在低價(jia) 徘徊,利潤空間減少,迫使部分大型企業(ye) 把目光轉向國際市場。另一方麵,由於(yu) 這些大型企業(ye) 集團生產(chan) 技術和管理水平較高,能夠按照進口國的水泥技術標準和用戶的具體(ti) 要求組織生產(chan) 。
針對國家調整和優(you) 化出口產(chan) 品的結構,我們(men) 的企業(ye) 要因勢利導,利用國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建設的契機,加大對國內(nei) 市場的開拓;要進一步做好節能降耗,開展精細管理工作,降低運行成本,爭(zheng) 取合理利潤空間;在開展水泥和水泥熟料出口貿易時,要密切關(guan) 注人民幣匯率的和人民幣存貸利率的變化,充分利用金融衍生產(chan) 品,把財務風險降低到最低水平。
來源:數字水泥網